分享

河坝之一(河坝区域、沙滩童趣)

 新用户2939kDsc 2022-06-01 发布于四川


消失的乐园

河坝之一(河坝区域、沙滩童趣)

古镇南临长江,这条载入无数史册的江河到了这里蜿蜒数公里,像一个平躺的字母“Z”顺地形折转缓行在镇子一侧。上游漕溪盘、艾家河河段大致呈南北向,从龙家河、蔬菜社、码头中街到粮站、石板天,河段由一个弯道巧变成东西向,从西沱镇拐弯河段再变南北向。世人书面皆雅称其为江,但家乡人习惯称呼为河。多年来,这条河流起起落落,既哺育了两岸的人们、灌溉过无数农田菜园,也曾经淹没摧毁过人们的家园农田。但是无论如何,这条母亲河如同一位生命永恒的长者,被历代乡人们所敬畏、尊重和热爱。

江河与人们居住的中间区域在正常情况下可以达到几百米的距离,这里地质一般多为岩石、鹅暖石、沙子、泥土或者相互混合所在,地势整体南低北高落差有好几十米,其间有突兀的,也有平坦的,这片区域被统称为河坝。在小镇老街坊心目中,河坝一般多指靠街比较近,范围大约东起粮站沿碎石公路往码头石梯沿线南侧,西至酒厂、镇医院、龙家河、艾家河菜园地以南到江边的沙石区域。

从街道进入河坝的大小道路有多条。除了中街、东街临河坝的民居后院几乎家家都有自砌石梯小路通往坡底的公路,东边四垭口往粮站、供销社照相馆沿途的居民既可以顺着碎石公路到达河坝;也可以从东街进入穿过头甲、二甲、三甲巷子三条道,最终达到河沿的碎石公路进入河坝;中街的码头长梯更是可以直接到达;西街片区的居民一般行走至酒厂外蔬菜社菜园地中间的泥土坡道下河坝。

西片河坝的布局和地貌相比其他区域要格外特殊一些。长江从上游的漕溪盘河段进入小镇西端时,在艾家河和龙家河外沿有一道浅浅的转弯。也许正是因为这道温柔的转弯,来自遥远雪山之巅、途径无数山野平川的汹涌江水,携带夹裹着无数杂物泥石经过小镇,却唯独在这个小小弧度的弯道附近铺垫沉积下方圆近万平米银白细腻的沙滩。在这里,除了后溪河水流中间有部分岩石、砂砾,从河边到龙家河菜园地下面、蔬菜社的菜园地,后溪河两岸,东西南北向跨幅约一百多米的距离范围里,都是宽广厚实、平坦沟壑、层层叠叠、银白洁净的沙滩沙丘。

也许是因为河道西侧艾家河和北侧龙家河两个村社地势比较陡直,斜坡周围又是乡人们常年种植赖以生计的松软土壤菜园地,小镇的趸船和过往船只几乎不在这片弯道的河沿区域停泊驻留,这就避免了停靠船舶燃料、废料污染回旋弯道江面。而距离几百米开外的码头江面上,即使长期停泊趸船和临时停靠旅游客船和货轮会产生大量污染物,但因为在弯道下游,加上又有后溪河的冲击助力,污染物只会顺流而下。年复一年里,码头周围来往仓促游客们的关注度大多在古镇街道和古寨上,而永远匆忙于工作生计的当地人,一般都不愿把时间浪费在走一步退半步的沙地上,即使偶有需要穿过后溪河到东街办事的,他们也大多避开柔软的沙滩选择坚实的泥地或者岸边湿重的沙地快速行走,这样人迹少至也在无形中保持了沙滩沙丘的天然洁净。

西片河坝这块弯道腹地沙滩上的沙子质地,应当说是小镇河沿地段中最柔软、最纯净、最细腻的。所以,几乎一年四季的时光中唯有这里是镇上孩童们玩乐嬉戏的天堂,年轻恋人们溜达约会、散步谈心的好去处。大凡在小镇上土生土长如今已经中年的人们,有谁的童年记忆中会缺少西湾沙滩的片段?

早春时节,河湾两侧的蔬菜地里,豌豆、胡豆苗刚刚冒出嫩绿的新叶,在冬日长江与后溪河的枯水季节里,即便有寒风侵袭,河沿的沙丘壁岩难得以一副固定削立的坎坡形态,从几十厘米到十来米的高度参差矗立在后溪河入江口两侧。坎上是宽阔平整的沙滩,坎下是柔软松散的沙堆斜坡,沙坡连着坎顶斜斜探入溪水。而被严冬和厚重棉衣棉裤禁锢几个月的小伙伴们,早就按捺不住体内奔腾撺掇的元神,在气温略略温和的某个下午,相约着奔赴沙丘坎坡上面。在料峭的河风中,大家毫无惧意的快速脱掉鞋袜,甚至棉袄,让双脚踩在阴冷的沙子中首先适应一下,再选一处相对宽阔绵长的地段。随后伙伴们蹦跶着双脚热身,故意间隔着一小会时间和距离,轮流迎着风朝着沙滩坡坎尽头助力奔跑,然后纵身一跃向前腾空飞出几秒后稳稳落入坎下没膝深度松软的沙堆中。溪水在一两米远的沙坡下方缓缓流淌,整个过程惊险刺激却又毫发无损,凌空落入沙堆中的美妙感不能贪恋,必须快速离开沙坡地带,因为沙丘上面的伙伴们早就急不可耐的起跑随时会从头顶高处降落下来。为了第二次第三次第无数次的凌空飞腾,那就快点从沙堆里面站立起来,从边侧的沙丘地带爬上沙滩。沙堆中曾经被空降者们膝盖身体下坠撞击产生的深坑随着降落者的移动离开,坡道上端的沙子自动向下摊滑如同流水迅速填充掩埋好坑洞,等待着第二个第三个空降者们呼啸着降临。坎壁上端的沙子源源不绝的填充着下端因为运动震动不断下滑的沙体,就像一个天然安全的减震设备,尽责宽容的反复接纳着孩童们一次次的无恙撞击坠入。

这样极致的运动还是比较耗费体力的,几番来回在疲惫力消弹跳距离越来越短后,大家伙带着微汗终于累到坐下来或者干脆躺在沙滩上,悠闲地望着无垠的天空和宽阔的江面啥也不想,惬意的发发呆,直到河风和沙滩的寒意渐渐渗透衣物方才惊起。

随着一场场淋漓缠绵的春雨,后溪河悄无声息的侵蚀着两侧沙丘的底部,时不时的有高处的沙壁自动垮塌下来,白色的沙粒松软轻巧的飞扬着扑进边沿的溪水中,瞬间变成湿润褐色,打着圈顺着溪流沉淀在溪石之间。这个时候,另一种游戏又到了合适的时机。在后溪河与长江交接的沙丘地段,常常会出现一滩滩被溪水或是江水浸泡后刚刚从水中退去的半湿润的纯沙地带。这种地带,早几分踩踏上去脚腿会很快陷入水沙中,晚几分踩踏上去又会如同平地毫无趣味。要凭着些许经验观察沙滩的湿润度,选择最合适的时间,至少两三个孩童以上,大家需要同时赤脚进入这片特殊的沙地上,围成一圈转动起来朝着一个方向有节奏的用力踩踏沙地。原本呆滞平静的沙地在我们的转圈踩踏中,逐渐变得松软弹性,就像一张颠簸起伏的地毯。从我们的脚掌下脚趾头间不停的渗出清亮刺凉的水,水往人群中间的空白地带聚集并逐渐温热,周围脚掌所到之处的一圈沙地,越发如同一张带了弹簧的地毯随着重力略略倾斜起伏弹动着,似乎马上要撕裂开来,却又能足以撑起所有小孩的重量。

我们把这个游戏称为“踩铺盖”,棉花铺盖是多么柔软温暖略略弹性的物品,而赤脚踩在铺盖上面的脚掌所感受到的那份特殊回弹舒适的感觉,也只有孩童才能真正品味到。在不停转圈的过程中,我们口中所喊的号子就是“踩铺盖”。一般这个游戏只能持续十来分钟,因为这个时间以后,被我们围绕的沙地中间会积水愈多形成一个漏斗状坑洼,同时周围的沙子会随着水的漫延浸泡失去承重力并且开裂,一不留神就会双脚下陷,这个关口也是需要理智和一定经验的孩子来及时提醒终止带领大伙离开危险的“铺盖”。被踩踏过的沙地在孩子们撤离几分钟内塌软,然后积水逐渐渗入沙层深处表面又迅速板结,这块区域就不能再成为孩子们脚底的“铺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