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自己的最好方式:当个孩子

 z55j03b55 2022-06-01 发布于江西
图片
作者|和小畏
责编|陈沉沉


《小王子》里面有一句话:
 
每个大人都曾是个孩子,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
 
每当读到这句话时,我都会忍不住感叹:
 
是呀,太多大人都已经忘记自己身上 “小孩” 的部分。
 
心理学认为,每个人心里面都住着一个「内在小孩」
 
无论你是18岁、30岁,或是80岁,这个「内在小孩」都会陪伴着我们。
 
在这一生中,我们需要学会和 ta 如何共处。
 
成年人的心理困扰,大部分是源于,我们过多地以 “成人的方式” 要求自己——
 
情绪上要收敛;
做事情要有效率;
不允许自己任性;
做任何事情都考虑价值也意义......
 
如果,我们小时候曾有过长期不被爱的经历,

那么长大后就容易压抑自己的内在小孩,容易在成年后的生活中遇到以下情况:
害怕被抛弃
容易过度内疚
难以信任别人
社交缺乏边界
情绪容易失控

以上迹象,其实在提醒你:
 
或许你太久,没有关注过自己的内在小孩。
 
所以,ta在你内心里发脾气,渴望得到你的照顾。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
 
特意与你分享 9条 照顾内在小孩的方法,愿你能活得更轻松。
 
 
 01 
承认曾经的伤痛
 

承认自己的痛苦、悲伤、愤怒,或是怨恨……
 
允许自己表达这些感受,也允许这些感受会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这些痛苦的感觉,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也是我们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面对生活的变化莫测时,会出现的正常反应。
 
盲目地压抑这些感受,有时会让我们会误以为自己 “超脱” 了痛苦。
 
但这并不是真正的成长,只会让我们越来越远离那个真实的自己。
 
直面这些情绪,它们才能发生流动,慢慢实现转化。
 
同时,痛苦是一种信号——
 
它提醒我们,要关注自己的内在小孩,要去创造一种更加包容自己的成长环境。
 
图片

 
 02 
看到伤痛背后,那个了不起的自己
 

所有伤痛都包含这2个方面。
 
一面,是过去不堪或不被爱的经历。
 
但如果只聚焦在这个部分,我们会容易沉浸在悲伤与痛苦中难以自拔。
 
它的另一面,是我们的了不起。
 
一路以来,我们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一步步长大,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和你分享一句话:没有一个人的长大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你的过去过得比较坎坷,不妨问一下自己:
 
①小时候的自己是如何在逆境中长大的?
 
②你曾经遇到过哪些难关?
 
③你是如何一一应对的?
 
④在困难中,你觉得自己最不容易的地方是什么?
 
⑤你觉得自己最「难能可贵」的地方是什么?
 
⑥你打算如何感谢,那个在困境中活下来的自己?
 
跟随着这些提问,我们重新发现自己「顽强的生命力」。

图片

 
 03 
像孩子一样享受食物
 

曾经看过一个姚明拍的可口可乐广告,
 
里面有一句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台词:
 
“可口可乐并不会让我跳得更高,跑得更快,但我就是喜欢它。”
 
因为这句话背后,是一种如孩童般纯真的心态——
 
吃东西,最首要的原因,就是快乐。
 
对,就是这么简单。
 
你小时候是否因为大人说有些食物不健康、没有营养,然后就不准吃呢?
 
长大后,是否会因为身材焦虑而限制自己的饮食呢?
 
你有多久没有放下顾虑去享受美食了呢?
 
不妨试着偶尔抛开营养、健康的考虑,仅仅是像一个孩子为了快乐那样,纯粹开心地吃东西吧!
 
图片


 04 
在物质上重新 “养育” 自己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60多岁的阿姨,她穿着 Hello Kitty 的卫衣,戴着墨镜在拍照。
 
有人问她为什么穿这样的衣服。
 
她的回答也很简单:因为 Hello Kitty 很可爱呀,我很喜欢呀!
 
小时候你是否有特别想买东西,但是大人说 “没意义” 或者 “很幼稚” ,然后就没买。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热爱一些在别人眼中难以理解的东西,这是我们个性的一部分。
 
不必向他人证明、不必得到外界的同意或理解,试着仅出于尊重自己的喜爱,去买喜欢的东西。
 
图片

 
 05 
在迷茫中支持自己的选择
 

你试过在生活中,因为过分考虑别人的意见,而感到迷茫不知道该如何决定吗?
 
在咨询中,我曾遇到非常多的来访者。
 
从小生活在一个充满压力与苛责的环境中,长大后每次做决定,都特别害怕犯错。
 
害怕自己选择错了会遭到嫌弃、指责、贬低,
 
于是,他们害怕去相信自己的想法,不敢做决定。
 
他们会忘记,自己已经长大了。
 
在今天,我们可以用温柔和耐心去陪伴那个不知所措的小孩,试着告诉ta:
 
就按照你想的去试一下吧!
 
真的,就按照你想的去试一次。
 
图片

 
 06 
陪伴挫折中的自己
 
 
成长中,任何尝试都是有可能失败的。
 
你会很害怕失败吗?
 
或许有人曾经对你的内在小孩说:失败的人没有价值。
 
这样的话语会让孩童变得胆怯、自卑。
 
也会让人长大后依然害怕犯错不敢尝试。
 
这时候,可以对心里面的小朋友说:
 
没关系的,尝试的意义并不全在于结果。
 
重要的是,你敢去做决定,敢于在不确定之中去相信自己,
 
不必因此就贬低自己。
 
可以想想,在这次经历中可以学到些什么。
 
图片

 
 07 
允许自己让别人失望
 

成长,是需要空间的。
 
不止小孩,大人也是如此。
 
如果总把身边人的期待背在自己身上,会容易让自己喘不过气来。
 
小时候的你,需要背负起谁的期待吗?
 
要知道,那个人可能是你很爱的人,你不愿意让他们失望……
 
于是你总是努力去实现,哪怕你很辛苦,哪怕那个期待不是你想要的、也不是你能够实现的。
 
但在今天,你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更加具有包容性的成长空间。
 
允许自己适当辜负一些人的期待,允许放下过重的担子,在别人的失望里待一会。
 
图片

 
 08 
设立 “恕己日”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处于深深的自我谴责之中,觉得身上很多地方都忍受不了。
 
心理学告诉我,要懂得原谅自己。
 
但,应该怎么原谅呢?
 
原谅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呀!
 
后来我发现,结婚有结婚仪式,生日有生日仪式
 
于是我想——我们可以创造一个专门「原谅自己」的日子!
 
每个月、每一年原谅自己一次。
 
这个日子唯一的仪式就是:原谅自己。
 
原谅自己或许看起来很傻;
原谅自己的成长之路时有波折;
原谅自己和别人期待的不一样。
 
图片

 
 09 
活出你的 “内在小孩”
 

创造条件让你的内在小孩出来活动一下。
 
挑选一些生活中的时刻,让自己幼稚一下、任性一下。
 
比如穿 “幼稚” 但自己喜爱的衣服,吃小时候喜欢的雪糕或者泡泡糖;

或者去吹泡泡、去涂鸦、去做一切你的内在小孩想做的事情。
 
比如在和人相处时,可以不用那么理智、不用那么谦虚、不用那么显得自己成熟。

试着偶尔任性地去拒绝别人,试着夸张地吹嘘一下自己,试一下得意忘形,试着手舞足蹈......
 
因为,一个幸福的大人,就是能够在某些时刻,当一个孩子。
 
成长是一个很慢的过程,需要我们对自己的内在小孩多一些耐心,牵着 ta 的手,一步步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祝你的内在小孩儿童节快乐!

图片
图片作者:和小畏;后现代取向心理咨询师,专栏心理作者。责编:陈沉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