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帛乙)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天地广袤而恒久存在。 天地既广袤又恒久存在的原因,是因为它们自然无为地不为自己而运行,所以能够长久存在。 所以圣人:将自身利益放在百姓之后,反而受到百姓推崇而成为首领;将自身利益不予考虑,反而能够得到利益。不正是因为圣人不自私吗?因此反而能成就他自身。 ① 之所以……者:古文判断句式表示“……的原因”。④ 退其身:传世本为“后其身”,这里采用帛书乙本的“退其身”。身,私利。将自身利益放在百姓之后。 大哲学家的终极目标是为天下人设计幸福生活的最佳方案,老子无疑是这类大哲。看到天长地久的自然现象,不只停留在叹为观止,他给它把脉,解释它为什么是这样?是因为天地不为自己的私利而运行,自然无为发展,所以能够长久的运行。到底天地长久存在的原理,是不是如老子所说呢?科学家肯定不认同。哥白尼、布鲁诺、牛顿、爱因斯坦会给老子鼓掌吗?想当然了。老子自我欣赏,还有欣赏老子的人会拍案叫绝,妙不可言。老子给无生命的天地赋予了生命的逻辑“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正如《礼记·孔子闲居》中的子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效法这“三无私”去做人,必是圣人。法天则地,聚日月之精华的圣人,还会与民争利吗?当然不会,所以老子这里出了两句千古名言:“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主语是圣人,不要理解错了,不是每个普通人在这条规则中都有良好收效。老子《道德经》中的圣人,是专指享有人间尊荣而能够无为而治的君王,相当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哲人王”。只有圣人才能够在施行了“退其身”“外其身”的策略之后,会有“身先”“身存”的意外成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普通人试试,一定不管用。当然,有一定威权的其他领导者也能凑效。普通百姓张三李四,在正当利益面前不能“退其身”,退其身就什么也没有,馅饼会砸穿屋顶掉落到懒人床上吗?痴人说梦。普通人有普通人的规则是司马迁那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安守各自的规则,天下才能安宁;逾越他人的规则,天下才会大乱。圣人王者,掌握了天下最好的资源与便利,还要处处与百姓争利,能够得到百姓的爱戴吗?时时刻刻,将自己利益精打细算,凌驾在百姓利益之上,最终江山社稷会安稳吗?千百年来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不能。所以,老子指出,圣人在面对自身利益与公众利益时的正确人生观是让利是不争,惟其如此,反而会得到最多,最大,最好。这是一个反向逆推的命题,反面有阳光,舍弃人性的自私,会得到人心的公益。最后一句,不正是因为圣人的不自私,所以能够成就他们自身的伟大。铿锵而止!“成其私”的“私”,是自身的意思,不是私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