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闪亮登场|梁蓉芝:李子树下(外一篇)

 视觉作家李承骏 2022-06-01 发布于广西

梁榕芝,天蝎座。一个温暖灵魂的文字工作者。写作和阅读是爱好,希望故事有人听,也希望分享他人的喜悦和幸福。

李子树下(外一篇)

●梁榕芝(百色)

五一长假,我回到老家,拿出钥匙开门的时候,屋后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青枝叶翠的李子树微微颤动。

“抓小偷!”我斥喝一声。

一道黑影从屋后掠过,我追上去,是一个穿红色条纹T恤的小女孩,她跑得快极了,我在后面紧追不舍。

两分钟后她跑进了村里废弃的小学,校园里一片荒芜,一排排破旧的教室,曾经的升旗台满是齐膝的杂草。我留意到几颗蒯草东倒西歪,深深浅浅的脚印延伸向教室后面,顺着脚印我发现小女孩躲在一张残破的乒乓球台下。

“出来吧!”

她面红耳赤,怯生生地从桌子底下钻出来。午后的阳光晒得她满头的汗珠,她不知所措地低着头,两个裤兜鼓鼓囊囊,塞满李果。她大概是害怕极了,两只光着的脚板使劲蹭着泥巴。

看她可怜兮兮的样子,记忆一下子回到从前。

90年代末,物质还很匮乏,没有辣条和奧利奥,学校的李子树自然就成为了孩子们期盼的零食,从春天第一朵李花绽放,我们盼啊盼啊,等啊等啊,一直熬到李子挂满枝头,尽管还没有成熟,每个孩子经过李子树下都伸长了脖子,满口生津。哪个孩子能够抵挡这样的诱惑?可偏偏只有我被班主任当场逮到,还在晨会上进行通报批评,奶奶领我回去的时候,我委屈得大哭,为此还装病了好几天不去上学。

后来,低年级的一个男生因为摘李果从树上摔下来,造成手腕关节骨折,这棵李子树仿佛成了夏娃的禁果,谁靠近谁就会触霉头。

那年暑假,班主任和校长从农业站借来了锯子和斧头,刺耳的拉锯声响了一整天,我和几个同学远远地站着,眼睁睁看着李子树倒地,我哭着跑回了家,奶奶不停地劝我,可无济于事。我和小伙伴们失去了唯一的零食,那又酸又爽刺激味蕾的独特味道,只能在回忆里一遍又一遍地念想。

第二年春天,奶奶在屋后种下一棵李子树。我和小伙伴们在李子树下尽情欢唱,在李子树下读书。夏天来的时候收获满满,小伙伴们争先恐后地往我家里串门,嘎嘣嘎嘣的响声此起彼伏,我们吃得满嘴香甜,肚子撑得滚圆滚圆。

后来,大部份同学都考上了城里的学校。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零食应有尽有。李子成熟,也没有人去采摘……

我看着眼前的小女孩,“你鞋子呢?”

“刚才跑丢了。”

我牵起她的小手往回走,在李子树下,找到了她的两只粉红色凉鞋。我和小女孩坐在李子树下,抬头看着落下的绿叶眷恋地飘向土地,我仿佛又看见了奶奶的身影和昔日的小伙伴。

城市很大,很繁华。然而,我最喜欢的还是李子树下。

一只乌鸫

       小雨家住二楼,窗外有一棵树龄超过20年的大榕树,绿阴如盖。啾啾的鸟叫声将小雨吸引到窗边,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扑楞着翅膀,试了几次都没能飞上枝头,最后还是坠落了。

      小雨叫起来,“妈,有只鸟受伤了!”

      母亲正在厨房忙碌,她煮好了西红柿鸡蛋面,端到餐桌前。

     “先吃早餐,一会儿我下去看看。”

     “不行,一楼养的金毛会咬死那只鸟的,你快去把它带回来。”

     母亲拗不过女儿,脱下围裙走了出去。还没走到一楼,就听到一楼小男孩的声音。

     “奶奶,这有一只受伤的鸟!”

     “别摸!这是乌鸦!不吉利!”小男孩的奶奶连恐带吓,“乌鸦落在谁家,谁家就会死人,快走!”

      母亲听着婆孙俩的脚步声走远,才从楼梯上走下来。

      榕树下落满了黄叶,石凳旁,一只全身黑色的鸟匍匐在地,毛色黑亮,长长的羽尾像一把半开的扇子,眼睛乌黑溜秋像两粒黑豆,好像真是乌鸦。

       ——乌鸦落在谁家,谁家就会死人。

       老人总是这么说。

       她犹豫了一会儿,转身走上楼梯。一进门就发现西红柿鸡蛋面没有动,小雨大失所望地看着两手空空的母亲。

      “鸟呢?”从她进屋起,她的眼睛就没离开过她。“妈,我想下去看看那只鸟。”

       “你先把面吃了。”没有她的帮助,小雨是出不了门的。

       三年前,女儿去酒吧和同学过生日,凌晨一点,外面下着倾盆大雨,女儿还没回来,她彻夜难眠,直到看到朋友圈都在转发百色0776酒吧钢结构屋顶坍塌……

       小雨沉默了一会儿,推着轮椅的推把来到餐桌旁,她拿起筷子,尽管面已经坨掉,她还是大口大口地吃光了。

       小雨放下碗筷时,母亲说,“明天妈去花鸟市场给你买一只鸽子怎么样?”

       “我不要鸽子,我就要那只鸟。”

      “它受伤了,估计活不成了。”

       小雨可怜兮兮道:“妈,我求你了,把它带回来,我就看一眼。”

       母亲耐着性子说:“乌鸦的细菌最多,谁知道从什么地方飞来的,身上会不会带有病毒?”

       “总不能看它死掉吧?救救它吧!”小雨苦苦哀求,眼里闪着光。

       小雨从小就喜欢小猫小狗,母亲相信,如果小雨没有失去双腿,她早就跑下楼把鸟带回来了。看着女儿期待的眼神,她有点动摇了。但她并不打算把乌鸦带回家。三年前,女儿出门之时把她拦下,就不会遭此横祸。

       她叹了一口气,用一次性杯盛了点清水和米饭,拿起手机走下楼。十分钟后她回来了,并录下一段视频。

       小雨看着视频上恹恹的黑鸟,“这不是乌鸦!是黑乌鸫,也叫百舌鸟。”

“什么?”

      小雨指着鸟嘴说:“它的嘴是黄色的,乌鸦的嘴是黑色的,而且乌鸦的嘴没那么长,还有黑乌鸫的眼圈是黄色的。”

       母亲听得一愣一愣,小雨索性打开手机百度,递到她面前。

       她拿着两张图片对比,果然不是乌鸦,她惊讶小雨居然懂得这些。

      “我去捉!”小雨爸爸从卧室出来了,没等她阻止,他已经蹬蹬蹬地跑下楼。

      不到五分钟,小雨爸爸回来了。

      “鸟捉到了?”小雨开口就问。

      “没有,跑了!”

       母亲暗暗松了一口气。

      小雨一句话没说,推着轮椅进了卧室。小雨坐在梳妆台前,拿起月牙檀木梳梳理头发。她发现小雨的头发长了,完全盖住了脖子。

     “下午,我带你去剪头发吧。”母亲站在小雨身后说。

      “不!我想留长发!”

      “长发不好打理,而且夏天来了……”

      “我就要留长发,短发像个男人,我讨厌短发。”她拿起一只珍珠发卡别在耳后,滔滔不绝地说,“你不让我养鸟,留长发总可以吧?”

       她温柔地看着女儿,哪个女孩子不爱美?女儿刚满20岁,她这个年纪不应该关在屋子里自哀自怨。

       “没说不让你养鸟,你想留长发就留。”

        女儿没有应声,对着镜子左照照右照照,又摆弄梳梳台上的头饰。

       一整天,女儿坐在窗前出神地看着窗外。一本《刑法》就放在她的膝盖,她打算报名参加今年的司法考试,可是那本书始终停留在第33页。

       吃过晚饭,小雨爸爸出门了,回来的时候,母女俩听到门外传来两声清脆的鸟叫。小雨兴奋地回头,小雨爸爸手里拿着一只鞋盒,一只黑乌鸫安安静静地趴在铺满棉絮的盒子里。

--------------------------------------------------------------

注:乌鸫(dong,第一声) 

乌鸫(作者提供)

【编稿人语】梁老师这两篇文章讲述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我们却能够在这些“小事”中,看见人性中美好的瞬间。这两篇文章文笔优美,叙事从容,字里行间,展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其对生活细节的刻划。文章不动声色地讲述那些微小的过往,却呈现给读者两幅美好的人生场景。【李承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