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尿这件事,想必大家都曾经历过。 尤其是那种憋了很久,突然一下子“释放”的一瞬间,这种美妙的感觉,就如同整个人仿佛升天。 而现实生活中,往往很多人为了节省时间,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又或者因特殊的场合而不得不憋尿。 不少人认为,这尿,只要憋住了就是一种胜利,只要没尿裤子就无伤大雅。 针对这个问题,医生可不怎么认为,对于憋尿这件事,往往属于“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总是憋尿,对身体的伤害可不是一点点啊! ![]() 有尿可别憋,小心引发不孕不育 ![]() 实际上,从生理角度来说,憋尿主要是因膀胱的生理性容量而有意识地忍而不排。 长期憋尿,就会容易导致膀胱功能出现变弱,最终会导致想尿的时候尿不出来,不想尿的时候却误认为要尿。 而长期憋尿,还会影响到尿路感染、膀胱破裂以及不孕不育等负面影响。 ![]() 经常憋尿,憋回去的尿都去哪了? ![]() 所谓尿潴留,就是膀胱的生理容量可以超标。膀胱的容量约为200毫升,如果超过这个容量,就会有明显的排尿。 超过500ml,膀胱会膨胀,肌肉会紧张。 此时,如果膀胱仍未得到解放,尿液中的细菌就会大量繁殖。尿液会沿着膀胱上方的输尿管回流,细菌会抓住输尿管和肾脏。 ![]() 憋尿的危害,会带来这些危险 ![]() ![]() 1、尿失禁 当支配膀胱的神经功能紊乱,肌肉变得松弛无力,尿液得不到支持时,就会出现尿失禁、尿频等问题。 ![]() 2、尿路感染 膀胱处于高压状态,膀胱黏膜变薄。另外,瓣膜失效,容易引起细菌感染。 ![]() 3、尿路结石 体内储存大量尿液,导致尿液中钙盐浓度升高,患尿路结石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成年人正常白天排尿不到8次。如果没有过度补水,而是尿频尿急,就需要尽快去看医生。 ![]() 喝水后尿多正常吗? ![]() 有些人喝水后会很快小便,但有些人喝一大杯,几个小时都没有上厕所的冲动。 水变成尿一般需要30-45分钟,但由于饮食和天气的影响,形成的速度会有所不同。 如果吃得太咸,或者天气太热出汗太多,尿液形成的时间会更长。 如果空腹喝咖啡或牛奶,或者天气寒冷,尿液形成的时间会缩短。最短只需6-8分钟,最长120分钟左右。 ![]() 憋尿多了,还可能会伤害大脑 ![]() 对于一些老年朋友,经常伴随着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往往会容易导致脑部小动脉弹性变差,进而能够承受压力比较小。 而憋尿往往又会刺激到血压升高,进而引发脑血管破裂,从而出现出血等危险。 另外,长时间憋尿还可能会导致心跳加速,从而诱发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问题。 ![]() 不得不憋,又该怎么办? ![]() 当然了,要想解决这个问题,第一准则永远都是-----能不憋就不憋! 为了健康,即使平时很忙,也要养成小便的习惯。尽可能腾出时间上厕所,避免因长期排尿而养成习惯。 如果身体有问题,那么将不得不在自己的身体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再恢复起来时也是非常困难的。 若真的情况特殊,预感自己得憋尿,那么事先就需要少喝水,或者上个厕所,即便不想去也得去一趟。 若不得已憋太久了,第一次释放后就得需要多喝点水,多小便几次,不断冲刷下膀胱尿道壁。 尤其是对于心脑血管患者,建议在排尿时建议蹲着或者坐着,以免防止晕倒。 若存在前列腺增生或者尿道狭窄等疾病,进而影响排尿,建议还得需要及时就诊,尽可能早点恢复一路通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