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年代糖产品特性分析:低热量顺应市场趋势 安全性满足市场需求

 观研天下 2022-06-01 发布于湖南

一、代糖产品简介

 甜味剂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添加剂,目前蔗糖是全球主要甜味剂来源,占比78%,但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饮食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蔗糖、果糖等高热量甜味剂摄入过量导致的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龋齿等问题逐渐被重视,用热量更低、升糖值更少或者几乎无热量的代糖产品代替高热量的蔗糖、果糖等高热量正在成为新潮流。

 根据GB/Z21922-2008《食品营养成分基本术语》,指所有的单糖和双糖,如葡萄糖、蔗糖、果糖、麦芽糖、乳糖等,因此代糖产品可指除单糖、双糖类高热量、快速提升血糖值的糖类甜味剂外,低热量、升糖值低的甜味剂,如糖醇、非营养性甜味剂等。

食糖及代糖产品的化学成分定义

分类

定义

常见食物

单糖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单糖可以被身体直接消化吸收,升血糖的速度特别快。

蜂蜜、牛奶、甜菜等

双糖

蔗糖、麦芽糖、乳糖等。双糖在人体需分解成单糖再被身体吸收,升血糖的速度比单糖略慢。

白糖、红糖、奶糖、糕点、小麦、糯米等

多糖

是由超过10个的单糖组成的聚合糖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如淀粉、纤维素等。

谷类、马铃薯、米、面等

代糖

糖醇,一种多元醇,含有两个以上的羟基,为营养型甜味剂,一般为天然甜味剂。食用后会产生热量,但其热量相比于蔗糖来说较低,包括山梨醇、木糖醇、甘露醇等。

作为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饮料、口香糖、乳制品、蜜饯、水果罐头、面包、糕点、冰淇淋、果酱、果冻及布丁等。

非营养性甜味剂,热量极低或几乎无热量,大多为甜度远高于蔗糖的高倍甜味剂。可人工合成,如:糖精、阿斯巴甜、安赛蜜等;也可天然提取,如:甜菊糖、罗汉果甜苷等。

作为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饮料、口香糖、乳制品、蜜饯、水果罐头、面包、糕点、冰淇淋、果酱、果冻及布丁等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中国代糖产品市场分析报告-产业竞争现状与发展机会预测(2022-2029)

 二、代糖产品相关国家政策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代糖产品市场分析报告-产业竞争现状与发展机会预测(2022-2029)》显示,国家对居民健康日益重视,我国在政策层面上不断鼓励低糖饮食。以2019年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为代表的等相关文件持续倡导国民减糖少糖,允许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安全标准允许使用的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即代糖产品)取代糖。到2022年和2030年,实现成人肥胖增长率持续减缓。相关健康战略、政策的推出将有利于代糖行业实现进一步发展。

2017-2021年我国代糖产品相关政策汇总

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主要内容

《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

20176

积极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广泛开展以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为重点的专项行动。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

20196

提出要实施合理膳食行动,鼓励全社会参与减盐、减油、减糖,完善盐、油、糖包装标准,提倡每日添加糖摄入低于总能量的10%,并鼓励控制到5%以下或不超过25g

提倡城市高糖摄入人群减少食用含蔗糖饮料和甜食,选择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替代蔗糖生产的饮料和食品。

倡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安全标准允许使用的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取代蔗糖,鼓励企业进行低糖或者无糖的声称。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201910

鼓励发展采用发酵法工艺生产多元糖醇及生物法化工多元醇、功能性发酵制品等的开发、生产、应用。

《深圳经济特区健康条例》

20211

三减(减盐、减油、减糖)相关知识纳入监管培训内容,鼓励生产三减产品并在包装显著标识,鼓励开设三减"专柜等。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中国代糖产品市场分析报告-产业竞争现状与发展机会预测(2022-2029)

 三、代糖产品分类

 代糖产品按化学性质分类,可分为

 1、糖类代糖

 糖类代糖主要可分为低聚糖和多元糖醇。

品类

细分品种

低聚糖

异麦芽酮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等

多元糖醇

赤藓糖醇、木糖醇、山梨糖醇、麦芽糖醇、甘露糖醇等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中国代糖产品市场分析报告-产业竞争现状与发展机会预测(2022-2029)

 1)低聚糖:又称功能性低聚糖低聚糖,又名寡糖(oligosaccharide)、少糖类,包括功能性低聚糖和普通低聚糖。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直链或支链的低度聚合糖,是一种新型功能性糖源。难以被胃肠吸收,甜度低,热量低,基本不增加血糖和血脂。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饮料、医药、饲料添加剂等领域。功能性低聚糖包括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异麦芽酮糖、低聚龙胆糖及低聚壳聚糖等。

 2)多元糖醇:又称功能性糖醇,和蔗糖、果糖都属于糖类,拥有类似的化学和物理特性,但热值较蔗糖低,对酸、热有较高的稳定性,且多数情况下不致龋齿,是良好的低热值食品甜味剂。目前市场主要开发的有木糖醇、山梨糖醇、麦芽糖醇、甘露糖醇、赤藓糖醇、乳糖醇等,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及保健、医药、化工等领域。

糖醇类代表产品与蔗糖物理特性对比

种类

甜度

热量(kcal/g

溶解热(kcal/kg

熔点(

蔗糖

100

3.89

-4.3

190

赤藓糖醇

60-70

0.2

-43

121

木糖醇

90-100

2.4

-36.5

94

山梨糖醇

60

2.6

-26

97

麦芽糖醇

80-95

3

-18.9

150

甘露醇

40-50

1.6

-28.5

165

乳糖醇

30-42

2

-13.9

122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中国代糖产品市场分析报告-产业竞争现状与发展机会预测(2022-2029)

 2、非糖类代糖

 非糖类代糖一般热量极低或没有热量,因此又称非营养性甜味剂,甜度较蔗糖高出不少,因此又称高倍甜味剂。按制作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目前在食品饮料、个人护理、医药制造等行业有广泛应用。

非糖类代糖产品

分类

细分品种

天然甜味剂

甜菊糖苷、罗汉果苷、索马甜、甘草甜素、奇异果等

人工合成甜味剂

二肽类

阿斯巴甜、阿力甜、纽甜

蔗糖衍生物

三氯蔗糖

磺胺类

糖精、甜蜜素、安赛蜜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中国代糖产品市场分析报告-产业竞争现状与发展机会预测(2022-2029)

 其中人工合成甜味剂的发展经历了六个代际,糖精及甜蜜素已经被使用超过70年,历史最为悠久,分别是第一代和第二代甜味剂;阿斯巴甜是第三代甜味剂,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甜味剂;安赛蜜和三氯蔗糖分别是第四和第五代甜味剂,目前增速最快,逐步替代前三种甜味剂;纽甜是第六代甜味剂,甜度为8000倍于蔗糖。

人工甜味剂产业发展历程

年份

产品

特征

第一代1879

糖精

历史最悠久的甜味剂,其安全性受质疑,西方国家已禁用,国内仅有4家生产商。

第二代1937

甜蜜素

具有价格优势,有致癌风险,世界40多个国家已禁用,我国目前仍允许使用。

第三代1965

阿斯巴甜

被认为是比较安全的甜味剂,被90多个国家和地区批准使用。

第四代1967

安赛蜜

不能被代谢,不产生热量,是公认的性价比高,安全性好的甜味剂产品,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使用。

第五代1976

三氯蔗糖

以蔗糖为原料的功能性甜味剂,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但是价格较高。

第六代1993

纽甜

分别于20022010年通过美国、欧盟的生产批准,国内于2003年批准。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中国代糖产品市场分析报告-产业竞争现状与发展机会预测(2022-2029)

 3、食糖与代糖产品对比

 口味和配方技术是影响下游消费者和厂商选择人工调味剂的重要因素。观研报告网发布的资料显示,在影响消费者选择甜味剂的因素中,排在前三位的是口味、健康、成本,分别占比87%73%67%,而预期的影响因素中,占比最多的是健康和成本,占比42%41%。下游厂商在选择甜味剂供应商时,首先考虑的是配方技术,其次分别是感官功能、成分创新、研究能力、复配能力。

 预计未来在下游厂商对甜味剂的需求结构中,天然甜味剂、三氯蔗糖和安赛蜜选择占比将上升,替代其他甜味剂,逐渐成为人工甜味剂中的主流选择。从2018年全球食品饮料新品中甜味剂来看,三氯蔗糖和安赛蜜排名在前两位,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食糖与代糖热门产品特征对比

分类

产品

名称

甜度

热量

甜价比

(甜度/)

风味特征

产品特性

建议日摄入量(g

食糖

蔗糖

1

4

0.19

口感清甜,为甜味剂参照指标

不适于肥胖人士和糖尿病患者

25

葡萄糖

0.8

4

0.17

清甜,微酸

食用产生大量热量,不适用糖尿病及肥胖人士

-

糖类代糖

赤藓糖醇

0.65

0.2

0.03

甜味纯正、协调性好、入口有清凉感

稳定性和安全性较高

不设限制

木糖醇

1.2

3

0.04

甜味清凉

具有抗龋齿功效,主要用作无糖口香糖

不设限制

非糖类代糖

甜菊糖

200

0

0.91

明显苦涩味,需复配使用

安全性尚未普遍承认

4

糖精

500

0

12.5

浓重苦味和金属味,需复配使用

过量服用会中毒,三级致癌物

2.5

甜蜜素

50

0

3.33

明显苦涩味,需复配使用

过量食入危害肝脏及神经系统,西方多国禁用,我国仍合法使用

7

阿斯巴甜

200

0

2.5

甜味纯正,近似蔗糖

稳定性差,,存在安全隐患美国FDA拒绝苯丙酮尿症患者食用,90多个国家批准使用

40

安赛蜜

200

0

3.33

高浓度明显后苦味,需复配使用

公认性价比高、使用安全的甜味剂,全球100多个国家批准使用

15

三氯蔗糖

650

0

3.25

甜味纯正接近蔗糖

安全性好,稳定性与溶解性较高,对苦味、涩味有遮盖效果

15

纽甜

6000

0

20

甜味纯正,高浓度下后甜长

热稳定性差,过高甜度导致调配技术要求高

15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中国代糖产品市场分析报告-产业竞争现状与发展机会预测(2022-202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