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患者,这7个吃粽子的小tips可得收好了!

 江海博览 2022-06-01 发布于浙江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端午节快到了,你们的粽子都准备好了吗~


“五月五,是端阳”又是一年端午时。
 
吃粽子虽然是端午节的“标配”,但界小泌在这里还是想提醒广大的糖尿病患者,粽子虽然美味,但也要注意哦!

图片

动图来自SOOGIF

粽子也有“三高”

每到端午节前,各种口味的粽子就开始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原味粽、蛋黄粽、肉粽、红豆粽、海鲜粽……即便它们口味都不相同,但基本上粽子还是免不了的有这“三高”:
 
  • 热量高:由糯米+各种馅料制成的粽子,市面上平均一个的重量约为150g,而其所包含的热量差不多相当于2碗米饭(约300g)

  • 升糖指数高:糯米的支链淀粉含量高,煮制过程中断链速度加快、淀粉充分糊化,吸收速度大大提高,因此在食用粽子之后的餐后血糖也会升得比较快;

  • 脂肪高:有些地区的人们喜欢吃咸粽,里面的夹心就会采用用五花肉、咸蛋黄、肥肉等来代替,这类食物含有丰富的油脂,在食用过后易导致血脂升高。

面对这么不“友好”的粽子,而你又恰好秉承着“不吃粽子的端午节是不圆满的”思想,那下面这些食用粽子的小tips你可得收好了!
 
记住这7点,开心过端午

 01.  吃粽子前,评估近期血糖情况

看看你近期的血糖还好吗?

  • 空腹血糖<7.8mmol/L;

  • 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

  • 糖化血红蛋白<7.0%;

  • 近期血糖较为平稳,未出现过忽高忽低的现象。


 02.  少量吃或直接选择迷你粽,并替换部分主食

糖尿病患者若想吃粽子,可以选择食用少量的粽子或自制一些迷你粽子来代替主食,千万不要将其当成点心或者零食来吃。在吃粽子时,尽量细嚼慢咽,这样有利于延缓血糖的升高。
 
 03.  优先选择杂粮粽
尽管粽子的馅料五花八门,但还是建议糖尿病患者尽可能的食用添加杂粮制作而成的粽子,比如燕麦、黑米、藜麦等。这些添加了粗粮的粽子,不仅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会更高,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升糖指数,使餐后血糖更为平稳。

 04.  先吃蔬菜后吃粽,两者混合搭配

既往有多项研究表明,吃饭时首先进食蔬菜,不仅能瘦,还能有效地控制餐后血糖。因此在吃粽子的时候,最好搭配一些膳食纤维含量较高或升糖指数较低的蔬菜,如菠菜、芹菜、木耳等等。同时搭配蔬菜一起进食,还能增加饱腹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吃粽子的量。
 
 05.  趁热吃才更好

既往有研究发现,米饭放凉了之后会产生抗性淀粉,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三高”等慢病的防治,但短粒的糯米可就没这个“功能”了。它的淀粉结构就决定了它无法像大米一样生成抗性淀粉,放凉了吃不仅不利于消化,对于血糖、血脂、血压等也并没有什么益处。

 06.  合适的时间也很重要
 
粽子最适合在早餐或午餐时当做主食来食用,一般不建议晚上吃。因为晚上胃肠蠕动较慢,消化液分泌较少,晚上食用粽子后易给胃肠道增加负担,从而引起消化不良,甚至影响睡眠。
 
 07.  吃完后要运动

享用完粽子了可不能坐着或是躺着,这时候需要适当的进行体育功能锻炼,以增加自身的能量消耗。这样有助于减缓血糖的上升,降低对餐后血糖波动的不良影响。比如散散步、拖拖地等这类舒缓的锻炼都是可以的。
 
总体而言,对于粽子,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可以适量的食用切不可多食。吃完粽子之后要记得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若出现餐后2小时血糖≥14 mmol/L,请及时就医;而血糖波动较大、且有并发症的患者最好不要食用,以免得不偿失。
 
最后,界小泌在这里提前祝大家节日快乐,端午安康~所有的美好接“粽”而至!
 

图片

动图来自SOOGIF
 

本文首发丨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本文作者丨博文

本文审核 | 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 王建华

责任编辑丨曹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