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天洋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昵称15221501 2022-06-01 发布于湖北

知网加急《比较教育研究》22年4月刊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兴仁市新龙场镇龙场中学   赵天洋  邮编:562300

摘要: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学生们将会打破原有的束缚,展开想象,发挥出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此外,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有效教学还有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以及基本法律意识及道德感的养成。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引起重视,努力实现道德与法治的有效教学,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道德  法治  教学  提升  创新思维能力

正文:

一.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大部分的道德与法治教学都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们只关注于自己的教学方案是否完善,教学进度是否合理,却忽略了学生是否能够吸收所教授的内容,学生是否对这样的教学模式感兴趣。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不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还会逐渐消灭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模式也同样是造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无法提高的重要原因。若是想要改变目前的状态,提高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效率,实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就应改变旧有的教学模式,从而促成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2.       没有发挥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作用

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作用,才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积极性。然而,目前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课堂当中,往往都是教师完全占据了课堂的主体地位。而学生在课堂当中几乎完全没有思考与讨论时间。这便使得学生们失去了道德与法治学习当中最为重要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升的机会。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当中多为学生们提供一些思考与讨论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们在思考和讨论当中加深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理解。

3.       教师与学生的不重视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生都将自己学习的重心放到了语数英等这些中考重点考试科目上。这便使得大部分学生认为道德与法治学习不重要,因此忽略了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而道德与法治教师也将教学重点放在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记忆上,从而使得道德与法治学科成为了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因而无法发挥出此学科的真实效用。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科不但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加强,还会影响到学生日后判断是非的能力,对学生日后的生活与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与学生们都应该对此学科的学习引起重视。教师在教授学生们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根本教学目标。

二.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

1.       发挥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是激起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学科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们应该改变旧有的教学模式,停止低效的灌输式教学,多为学生们提供一些思考与讨论时间。比如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就应该多设置一些与学生互动的环节,多对学生们进行一些提问,帮助学生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面。或许有些学生会出现不敢说,怕说错的情况。这时,教师就应该耐心地进行引导与鼓励,帮助学生们挑战自我,从而帮助学生们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想法与感受。这便能够使得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加强,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此外,教师进行提问后,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在交流与讨论后,再让学生们进行更为全面的回答。这样活跃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积极性,能够使得学生们集思广益,进行深入地思考与探究。

2.       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对于初中生来说,道德与法治的学习难免会使他们感到抽象难懂。为了加深学生们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理解,为了加强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便可以选择将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与学生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学生们便会感到亲切与熟悉,在帮助学生们深入理解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堂的前五分钟进行“一周观世界”。也就是说,学生在这五分钟要讲述近一周来自己觉得值得分享的新闻,并结合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内容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或是理解。在学生分享完之后,教师便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讨论,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这样一来,就可以做到将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这不但有利于提升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还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实用性,从而引起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

3.       组织道德与法治相关的趣味实践活动

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是不可以脱离实践的。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教师们才能够掌握学生们的学习情况,才能够知道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否得到了加强。因此,教师便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一些道德与法治方面的实践活动。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比如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模拟法庭”的趣味活动。通过具体的案例来拓宽学生们的视野,丰富学生们的知识,培养学生们的法律意识。此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们在班级内开展“辩论赛”。根据学生们的意愿选择一些道德与法治相关的话题或是具体案例,来让学生们进行自由的辩论。在辩论当中,学生们可以表达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表达出自己独特的观点。这样自由且激烈的辩论赛,在巩固学生们所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加强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得学生们摆脱以往的束缚,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想法与观点,发挥出自己的创新思维。教师也可以通过此活动,观察学生们内心的真实写照,据此来把握学生们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情况以及知识掌握程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有效教学有利于学生们形成正确的认知,具备基本的法律意识以及基本的道德观与是非观。因此,相关教师应该引起重视,改变旧有教学模式,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案,努力激起学生们的课堂学习兴趣与参与积极性,从而使得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加强。总而言之,教师团队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努力为国家培养一批又一批健康且具备正能量的创新型人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