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省最想并入湖北的一个城市

 取经的兵 2022-06-01 发布于湖北

在中国地图上,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位置的信阳市,距离武汉207公里,距离广水68.5公里,尤其是信阳以南的部分地区跟湖北黄冈的桐柏山大别山接壤,那山山水水长得太像,能叫你傻傻分不清哪是信阳的?哪是黄冈的?反而距离自己的省会城市郑州却长达327.0公里

以至于,信阳人不论是在购物、就医、入学、逛街、吃喝旅游等方面首选都是去湖北的武汉,还是找工作、嫁娶也会首先考虑湖北,而郑州这个省会似乎遥远得让人不愿意想起来。

特别是信阳的街头的早餐,清一色的都是湖北风味,比如热干面、鸡蛋饼、煎饺、汤包、糯米卷油条、各种粥、豆腐脑、蒸鸡蛋羹等等。

如果要是能将信阳并入湖北,对于信阳来说好处还是蛮多的。比如,武汉的教育水平比郑州高,医疗条件比郑州好,就业机会比郑州多,这是信阳人最看重的地方。目前在湖北定居的信阳人非常多了,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武汉定居信阳人就高达10万人左右,要是信阳能成为湖北的一份子,就能名正言顺地跟着武汉一起发展。

听老一辈人说,很多年前湖北省差一点就把信阳收入囊中了主要是河南不放手,原因是信阳在河南经济产能占据着一席之地。另外,有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河南省其他城市的火车站都归郑州铁路局管辖,唯独信阳火车站归武汉铁路局管辖。但是,就目前而言信阳加入湖北的可能性大不大,除非国家对各省的地盘进行重新划分。

历史上,老一辈的信阳人做生意,或者只要有大规模的商贸活动,就会徒步去武汉进货,中途必经之地有麻城、黄冈等地,一路上跟当地的居民打交道,自然而然,风土人情方面受到很大影响。据说,当时的潢川县就号称“小汉口”,后来信阳段铁路划给武汉铁路局,两地的交流更加频繁。

不过,真实的历史上信阳是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从春秋战国时期就隶属于楚地,和湖北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文交流为密切,特别是信阳城阳城还有个名字叫“楚王城”,是中国现存6座楚王城中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一座,1957年出土了我国第一套完整的青铜编钟。

尤其是,明清时期因战乱人口减少,又有大批湖广人民搬迁至信阳填补人口,导致信阳人对湖北的感情就更加深厚了,有资料统计显示现如今的信阳实际上都是来自移民,且百分六十的移民来自黄冈地区,少部分来自周边六安孝感等地。

事实上,因为湖北的影响在河南省一些城市的变强信阳人出门在外都以湖北人自居,光是信阳街上的鄂字开头的车牌数量早就盖过了豫字开头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