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堂完整意义上的课,并不局限于40分钟

 江边微影 2022-06-02 发布于湖南
本文3800字 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文章图片1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是一个“渐”的过程,需要文火慢炖,微雨渐润。
作为育人主阵地的课堂,每节课只有40分钟,但关于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培养,却难以“一课毕功”。实际上,教育的许多契机藏在寻常又不起眼的细节里,假若教师有一颗敏感之心,且慧眼独具,能捕捉到这些契机作为育人素材,那么即便不在教室里,也不在铃声限定的40分钟内,学生和教师依然能够处于课堂之中。

文章图片2

这样的课堂,不再囿限于一个空间,不局限于一个时间,而是在辽阔的天地间,师生一起向着阳光明媚生长。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活是本教科书,社会是个大教室,教师用心创设且助益了学生成长的,都是课堂。总而言之,心里有学生,哪里都是课堂。
文章图片3
一堂完整意义上的课,并不局限于铃声所设定的40分钟,而是包括平时的储备、授课时的酝酿和实施、课后的跟进等一系列活动;不是只停留在讲台上的时刻,而是延伸到平日里与学生的各种交互活动。这种交互,是两个独立的个体间情谊和思想的循环往复互动,并在螺旋式的进程中不断叠加、相互增益。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不只平时处处留心,采撷和积累素材,作为备课之资,同时还会适时地将一些主题延伸到课下。

文章图片4
以《敬畏生命》一课为例,这一课,单看其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引导学生知道敬畏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并理解人对生命的敬畏心,这一目标通过课堂施教,大体可以达成。然而它的过程和方法层面的目标——“能谨慎处理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提高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和价值观层面的目标——“提高敬畏生命的意识,尽己所能追求生命的美好”却难以毕其功于一课。

对此,我将课题延伸到了课后,着意于平时,遇物则诲,择机而教,引导孩子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万物。
我努力引导孩子善待自己,以增强生命的弹性和韧劲。尤其当有孩子受伤、受挫而困顿彷徨时,我会告诉他:“人生的考验有很多,不要对所有的伤害都很敏感,试着学会忽视那些轻微的伤害,这是对抗挫伤的有力武器。”如此,便会生起一些从容,处顺境而不轻狂,陷逆境而不颓丧,即便路遇泥泞,也葆有一颗玩泥巴的心,让生命充满张力和韧劲。这样,孩子们就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甚至是伤害自己。
我努力引导孩子善待他人,以增强生命的温度和厚度。引导孩子学会主动关怀,因为主动关怀既提高了他人的幸福指数,也提升了自己的快乐指数;引导孩子参加公益活动,如做义工;引导孩子体验人生百态,如看小贩谋生、自己购买火车票体验城市务工者的返乡路等。渐渐地,孩子们越来越主动地表达关怀:一个孩子常常备着青草药膏,说是班里常有同学被蚊虫叮咬,这小小的青草药膏就可以派上用场;一个孩子常常会带点面包,说是万一有同学没来得及吃早餐,面包可以充饥······这些日常生活里微小的细节,很是暖人。更为重要的是,孩子们从中体会到了良好关系的建立不依赖技巧,而是要发乎内心的真诚和善意。
我努力引导孩子善待万物,以提升生命的宽度和高度。我曾花了相当一段时间,给孩子们看丰子恺先生绘制的《护生画集》,同时辅之以读到的、听到的、看到的当下有关生命的故事。这种细水长流的教而化之和涵而育之,能渐渐涵养起学生悲悯的性情和品质,帮助他们认识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一步一步拓展出一个更辽阔的世界,颇有种电影《一代宗师》里那句“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意味。
以上种种,都是40分钟外对生命课题的有益补充,是一个完整课堂的有机部分。
文章图片5

课堂不需要穷尽所有真理,也不可能穷尽所有真理,不过是借助“树木”来认识“森林”。反过来,能用以帮助认识“森林”的“树木”,就可开发为一个课题,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课题。
记得有一次给孩子们打饭,只见一孩子指着葫芦说:“老师,我不要丝瓜。”我纠正道:“是葫芦。”结果由于每位学生之间间隔一米,这样隔四五个后的学生就听不见我的纠正,于是不断有学生说:“我不要丝瓜。”
想起自己童年时种马铃薯、割稻谷、用麦秆吹豌豆的记忆,对于现在的孩子,有很遥远的距离。他们普遍迟钝于泥土的消息,极易患上“田园缺失症”。他们不了解食物的来源,更不知其初始的模样。
我们现在高度重视劳动教育,但从重视到落实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有赖于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共同努力,包括每一位教师的真实汗水。于是我决定将这个问题开发为课题,刚好第二天就是五一长假,我因时制宜地设计了以“餐桌上的故事”为课题的系列活动。

文章图片6

活动1:走访——去菜场看看蔬菜的“素颜”模样

菜场,永远是最有人间烟火气的地方,承载着餐桌上的春夏秋冬。我鼓励孩子们去菜场逛逛,辨认一下食物的原始模样。一天下来,班级群里热闹非凡,不断有新感言推出:王同学把大蒜说成韭菜、把葫芦说成倭瓜、把秋葵说成辣椒;孔同学在店主的疯狂暗示下终于分清了葫芦和丝瓜;朱同学见到小葱和蒜苗以为是“亲兄弟”······虽然过程很是尴尬,但收获也是肉眼可见的——苋菜、蒿菜、空心菜之间的区别,大白菜、娃娃菜、包心菜之间的差异,学生已基本能辨认,也不会再分不清葫芦和丝瓜了。

活动2:寻根——追寻一棵菜的前世今生

对于美食,不但要品其味,还要能识其源,我让学生们去查询各路蔬菜的“祖籍”,看看哪些是“土著”、哪些是“移民”,再看看它们是何时上了我们的餐桌。了解作物的来源,就是为它们“认祖追宗”,有种文化上的追寻之意。

经过一番探寻,同学们又是惊喜连连:石同学发现远在4500年前,白萝卜就已成为埃及的重要食品;赵同学则做了一番概括,农作物里名字带“胡”的,多是两汉和南北朝时传入,如“胡桃”,名字带“番”的,多是南宋至元明时经“番舶”传入,如“番茄”······经这番追寻和讨论,学生顿时与蔬菜有了一种情感上的关联,如同对人一般,越是了解,越是理解和珍惜。

文章图片7

活动3:考察——去田里看蔬菜们的“儿时模样”

蔬菜难以辨认,很大程度是因为孩子们看到的都是经过采摘和处理的,并未见过它们的全貌。于是我决定带他们去蔬菜的故乡——田地,看看它们儿时的模样。

走进田地,有人把芋艿叶认成荷叶,有人把玉米认成甘蔗,有人把荇菜认成睡莲,一路上笑声不断。不过,收获也是巨大的:当他们看到结籽的油菜、过膝的玉米、冒芽的芋艿、扦插的番薯、挺立的洋葱时,满是新奇;看到《康熙御制耕织图》展示墙,知道了“衣”和“食”的来源及过程;看到王祯的《授时图》,领略了中华文化隐藏在农作物中的“密码”······最后,我还略做小结:“人也是一棵植物,需要像植物一样脚下生根、出头自由,以自然、朴素、谦卑的姿势,向着天空尽情生长。”孩子们若有所悟地点头。

活动4:实践——烧一顿立夏饭、煮一次立夏蛋

前三个活动,都停留在观察和认识的层面,想真正助益生活,还得落实到实践上。在立夏这天,我们常有吃立夏饭、煮立夏蛋等习俗,带着节日和节气的仪式感,立夏饭烧起来,立夏蛋煮起来,过个货真价实的立夏节。
应者云集,大家都在自家的厨房里大展身手,手持铲勺,指点锅里的千军万马。那一方厨房,顿时成了各自的万里江山,美景无限。最后,各家都端出热腾腾的立夏饭和立夏蛋,得意地晒在班级群中,一番“云赏析”“云指点”和“云品尝”,引发了众多感叹。

带着仪式感的习俗,超越了仪式感本身。立夏的祈求丰收、元宵火树的驱秽求吉、清明祭祖的慎终追远,已经成了我们的文化记忆和精神感念。这次的实践活动,除了出于劳动教育的目的,更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寻和情感慰藉之意。
当然,不是所有遇见的问题都要开发成课题,否则会无谓地消耗太多时间和心力,既无必要,也无意义。只有能助益于学生成长的问题,才值得开发成课题。
文章图片8
我们教师身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理应“闻道”和“悟道”在先,应是首位学习者,敏感并自觉地将生活中的经历化为人生智慧,帮助自己获得成长,并提炼出适切的部分作为教育资源,帮助学生成长。须知,我们提升的哪怕只是一点点,都有可能帮孩子打开新的成长局面。
更为重要的是,因为“传道受业解惑”,所以我们怎么样,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精神长相。同时,我们还是孩子们眼前活生生的例子,我们的言行便是一种不言之教,孩子们会渐受濡染。可以说,我们是学生精神成长的模板。

尤其当十年前的一个学生,现在成了我的同事,“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故事真切地发生在自己身上,让我更坚信教育虽不是万能,但真的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我们不必夸大教师的作用,但也决不可忽视教师的作用。

文章图片9

教育的神奇之处在于,教师的点点细行会在孩子们的眼里、嘴里或是笔下得到“反射”。学生确乎是教师的精神后裔,不但会模仿教师的言谈举止,更会濡染教师的精气神和审美品味。教师的生动和浪漫犹如一道光,会在孩子们身上反射回来。

我们站立的地方,就是一个教育场。在这个场域内,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会对孩子们产生影响,甚至成为他们精神成长的原乡。

课堂,并不局限于40分钟,也不囿限于校园里。创设课堂的契机,存在于具体环境的每一个具体时刻,如朱光潜先生奉行的“此时、此身、此地”,倘若教师能随时随地敏感地捕捉、智慧地创设,那么时时处处都可以是课堂。

心里有学生,哪里都是课堂,如此才能全景式地关注孩子们的成长,这也是教师对这份职业的无上敬意和自觉担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