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约700—765),唐渤海蓨人,字达夫,一字仲武。少贫寒,游长安,失意归,客居梁、宋间。后游河西,入哥舒翰幕为书记。历淮南、西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曾三度出塞,以边塞诗著称,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卒谥忠,有集。 别董大(二首其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评注】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黄景色。落日黄云,大野苍茫,唯北方冬日有此景象。前半不加雕琢,气势雄浑,如此方见下文转折之妙,言辞婉转,友情深挚。 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评注】同用落梅事,太白“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是直说硬说,此二句是婉说巧说,彼老此趣。 听张立本女吟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评注】景色全由人物情态写出,而人物意趣又借极简炼的几笔景物点缀得到深化。“楚宫妆”是窄腰女装。以钗击节是唐宋人歌吟的习惯,晏几道《浣溪纱》有“曲终敲损燕钗梁”句。诗末点出“月如霜”,为开扩诗境添上精彩一笔,也渲染了吟诗的音乐效果。 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悽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评注】“转”者,比常尤甚,唤起后半。末句醒出“除夜”。婉转在数虚字。音律稍似中唐,意态圆足自别。 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评注】白描直抒,笔墨粗放。“虏酒”、“胡儿”,倒装作对,益见奇绝。 九曲词(三首其三)铁骑横行铁岭头,西看逻逤取封侯。 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 【评注】哥舒翰破吐蕃,收九曲黄河,置洮阳郡,适为作《九曲词》。以纵横为纪律,雄壮不让嘉州。 送李少府时在客舍作相逢旅馆意多违,暮雪初晴候雁飞。 主人酒尽君未醉,薄暮途遥归不归。 闺情三首(为落殊蕃陈上相知人)其一 相随万里泣胡风,疋偶将期一世终。 早知中路生离别,悔不深怜沙碛中。 其二 不须推道委人猜,只是君心自不开。 今夜闺门凭莫闭,孤魂拟向梦中来。 其三 祗今桃李正堪攀,所恨枝高引手难。 原君垂下方便叶,袖卷将归看复看。 【评注】疋(yǎ):同“匹”。 |
|
来自: 泮溪别馆 > 《古诗词荟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