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夏1杯茶,喝出清爽的肝!

 woainijingzhi 2022-06-02 发布于广东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的体检报告中会查出一种不痛不痒的病,很容易被忽视,那就是脂肪肝。明明不胖,怎么还有脂肪肝?这脂肪从何而来?”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讲。

图片

脂肪肝看似小病,但不容忽视

脂肪肝就是肝脏的脂肪含量超过5%,慢性脂肪肝较为常见许多疾病都可以引起脂肪肝,比如过量饮酒、肥胖、各种病毒性肝炎、糖尿病、少见的遗传性疾病等。

最常见的就是非酒精性脂肪肝,也可以理解为代谢相关的脂肪肝。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肝病。

轻度脂肪肝多数表现“静悄悄”,早期可能仅仅表现为疲倦乏力,逐渐可出现低热、出虚汗、口苦、腹泻等症状,很多人是在体检时才无意中发现。所以不少人以为脂肪肝是小病,不用在意,其实脂肪肝的病情是会进展的,会经历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的不同阶段。

到了中、重度脂肪肝,便可有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如食欲下降、厌油、疲倦、恶心呕吐、上腹隐痛等,少数病人还会感觉上腹饱胀。如病情进一步严重,到了脂肪肝发展为肝硬化后期,可出现蜘蛛痣、腹水。

此外,脂肪肝患者还容易患代谢综合征,如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

图片

瘦子也会得脂肪肝

我们印象中患脂肪肝的多是吃得多、营养好的大胖子,由于营养过剩造成脂肪在体内过多堆积而发生超重和肥胖,使得脂肪在肝脏大量堆积则造成脂肪肝。

其实瘦人也会得脂肪肝,而且比例还不小,我在临床上就遇见不少这样的患者。这一类人由于营养不良,长期饥饿或胃肠道消化吸收障碍,机体蛋白质摄入不足,糖类摄入过量,造成肝脏蛋白质合成障碍,这也会导致脂肪肝,即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所以说,不要遇上脂肪肝就盲目节食,对于营养不良的人来说不但不能改善脂肪肝,反而容易加重病情。

图片

健脾祛湿是防治脂肪肝的关键手段

脂肪肝在中医学中并无此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应归属于中医学的“胁痛”、“肥气”、“肝着”、“痰浊”、“积聚”等范畴。

中医认为,脂肪肝的病因多嗜食肥甘厚味,过度肥胖,少劳安逸,或饮酒过度,或情志失调,或感受湿热疫毒,或久病体虚,以及食积、气滞、疫气等因素而引发本病。

根据我多年的临床经验,无论胖的人还是瘦的人都会得脂肪肝,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脾胃虚弱,运化功能不好,水湿痰浊积聚体内

饮食中的“饮”属于人体中的正常津液,它主要在人体之内化生、转运、输布,而这全凭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行来实现,如果本身脾胃虚弱,或摄入过多,脾胃不能正常运行,其精微物质输布异常,反化变为水湿、痰饮,日久为浊邪,逐渐就会在体内成瘀生热。

此外,饮食中的“食”为精微物质,如果不能很好地通过脾胃运化,同样会成为浊邪,日久生热生瘀。因此由于脾胃虚弱导致体内产生的痰、湿、浊、瘀、热蕴结肝体,就会导致本病的发生。

所以说健运脾胃、祛除痰湿是防治脂肪肝的关键。

‖ 食疗方推荐

图片
图片

陈皮薏苡仁荷叶茶

材料:陈皮5克,薏苡仁10克,荷叶3克。(1人份)

做法:开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健脾理气,化痰消脂。

适合人群:脾虚湿困的脂肪肝患者,常见右胁不适或脘腹胀满、周身困重、倦怠无力、食欲不振、大便黏滞不爽、舌质淡、舌苔腻、脉弱。

陈皮性温,味苦、辛,归肺、脾经,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薏苡仁性凉,味甘、淡,归脾、胃、肺经,能利水渗湿,健脾止泻;荷叶性平,味苦,归肝、脾、胃经,能升发清阳、化湿祛痰;三者搭配一起泡茶,健脾理气,化痰消脂,适合脾虚湿困的脂肪肝患者饮用。

最后提醒一点:防治脂肪肝,除了药物、药膳治疗外,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加强运动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肝功能异常的脂肪肝患者及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的脂肪肝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推荐课程】

小满过后暑多挟湿,这个时候,湿邪往往已经打入人体内部潜伏起来。所谓“湿气不除,后患无穷”,等到暑热正盛时,暑、湿内外呼应,就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如风湿、脚气、水肿等。

但很多人不懂辨证湿气的不同类型,盲目用药,追求立竿见影,反而越祛越湿,身体越调越差。

黄穗平教授总结自己临床38年经验方,针对不同人群的养生需求,凝结出26节精华祛湿课《少走弯路 快速祛湿》,用深入浅出的方式为大家讲解日常就能使用的祛湿法,通过正确辨证、食疗、中成药、外治法等更为温和的方式,帮助身体慢慢排出湿气, 从根源上扭转湿气体质!


目前,黄穗平教授的《祛湿课》已帮助10000 人正确祛湿,摆脱小病小痛困扰。未病先防小满始,健脾祛湿到金秋。小满是祛湿的黄金季,现在购课低至8.5折,快抓住时机学习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