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是诗人回家的日子。 他站在汨罗江畔,遥望郢都。 被江风吹拂的身姿, 清瘦憔悴,却遗世独立。 他叫屈原,又名屈平, “屈平其名,铮铮傲骨却不平。” 带着眷恋的目光,望向江水浩浩。 “蓝墨水的尽头,是汨罗江” 他叫余光中, 父亲唤他“光耀中华,不忘家邦。”
△吴为山 青铜雕塑《屈原》 一位是以身殉国、心系故土的“楚辞之祖”, 他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五月初五,怀石自投汨罗江, 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在惦念着故土。 一位是半生颠沛流离、思念故乡的“乡愁诗人”。 他说:“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与家国之思, 是他笔下化不开的思愁。 多少个端午,余光中回到屈原故里秭归 只为祭奠这位不朽的诗人。 “蒲剑抖擞,犹似你的气节; 角黍峥嵘,岂非你的傲骨。”
△余光中手稿 2010年,82岁高龄的余光中 在秭归朗诵长诗《秭归祭屈原》, 跨越2000余年岁月长河, 汨罗江畔,秭归岸边, 绵延不绝的是那曲名为 “归乡”的旋律, 和矢志不渝的 那颗对家国的赤诚之心。 假如时空的界限真的能被打破, 悠悠的汨罗江畔, 屈原与余光中 两位犹如灵魂知己的诗人, 又将展开怎样的一番“对话”? 敬请期待明晚(6月3日) CCTV-1 晚20:00档 《古韵新声》端午特别节目 ![]() |
|
来自: cxag > 《花鸟动植物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