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治疗胃病的方法是从清代名医叶天士《临床指南医案》学习的,效果真好。

 朱永林548cr9af 2022-06-02 发布于湖南
 周某,女,49岁,因胃疼痛反复6年多了,经常胃痛,胃胀气,饭后明显,有时候嗳气,2018年胃镜诊断为胃体浅表性胃炎,胃窦糜烂性胃炎,胆汁反流,经常服西药,但症状时好时坏,近日来胃疼痛加重,有灼热感,口干。近日胃镜与病理活检检查,诊断为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舌质红少津、舌苔少、脉细。中医诊断辨证属气滞血瘀郁热,胃阴不足。治宜行气祛瘀,养阴清热,沙参,太子参,白芍,蒲公英,麦冬,山楂,郁金,佛手,延胡索,丹参,三七末(另冲),,连服15剂,胃痛减轻,无灼热感,饮食增进。此后用原方加减化裁调治3个月,症状消失,饮食正常,继续以药茶巩固3个月后,复查胃镜与病理活检诊断为“浅表性胃炎,没有了胃腺萎缩与肠上皮化生。”
 
慢性浅表性胃炎久治不愈易发展成萎缩性胃炎,因气滞日久,累及血分,气血壅塞导致胃络瘀阻。根据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临床指南医案》云:“凡气既久阻,血亦应病,循行之脉络自痹,而辛香理气,辛柔和血之法,实为必然之理”,通过消散胃络瘀血,使营血流畅,瘀结消散,络通痛止。中药活血化瘀药可以调节血液循环,抑制病原体与炎症反应,抑制组织异常增生,逆转胃膜萎缩,防治肠上皮化生与异型增生的作用,同时慢性胃病多为虚实挟杂,故治疗在“通”的同时,必施补法,寓补于通,通补兼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