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成语故事:鱼目混珠

 书鸿生 2022-06-02 发布于吉林

古时候有个叫满愿的人,十分擅长辨别珠宝。

一天,他到偏远的南方某地去办事,闲暇之余,在当地街巷溜达,偶然在一家不起眼的当铺发现一颗罕见的珍珠。

满愿仔细观察,见这颗珍珠又大又圆,还泛着柔和的青光,凭经验断定,这必是一件无价之宝。

于是,满愿找到掌柜,掏出身上所有钱,还当了几件佩物,总算买下这颗大珍珠。

回家以后,满愿越看越爱,便用上好的香木做了一个盒子,把珍珠装入盒内,仔细收藏起来,只有逢年过节,才拿出给几位亲朋好友观摩一番。

满愿有个邻居叫寿量,他听说满愿在南方买到一颗大珍珠,见别人羡慕不已,纷纷议论,心中不由暗想:“这有什么了不起呢?俺家祖上传下一颗珍珠,那才真正够大,要不是碍于祖训'不可轻易示人’,非要与他比比大小不可!”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

没过不久,满愿与寿量同时得了一种怪病,全都卧床不起。

家人急得四处求医,钱花了不少,药也吃了好几斤,可就是不见好,眼看二人生命垂危,不久于人世。

一天,有位游方郎中路过,满愿和寿量的家人听见郎中的摇铃声,不约而同跑出探问,那位郎中自称专治疑难杂症,保证药到病除。

家人闻言,恰是有病乱投医,便请郎中替两家主人给看看,郎中满口应承,先给满愿看过病,随后给寿量也看了。

诊完脉后,郎中起身对两家人说:“这病不算什么,我给你两家开个同样药方,按上面去抓药煎服,几天就能好,不过此药方需要好一点的珍珠粉做药引,才能药到病除。”

听了郎中的话,两家都有些犯愁,为啥?那珍珠可是主人的命根子,但最后为了治病,也只好忍痛割爱,各自从家中珍珠上磨下一些粉,掺入熬好的中药给病人吃了下去。

七天后,满愿果然康复,可寿量却病情依旧,不见一丝好转,家人便去庙里找那位游方郎中。

郎中听了觉得奇怪,先到满愿家,见他面色红润,体态康健,只是对残损的珍珠有点心疼。

郎中看过那颗珍珠,对满愿说:“你病好的这么快,多亏这珍珠的效力,你应该用它去帮助更多的人。”

满愿顿悟,是啊!能帮人治病的珍珠,才是真正可贵的宝物。否则就算收藏一辈子,又有何用呢?当下,满愿再三向郎中致谢。

郎中接着来到寿量家,发现他的病情果然没见好,就让家人把用药引的珍珠取过来,家人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盒子,里面放着一颗硕大的珍珠。

郎中接过一看,珍珠上面果然有家人磨粉的痕迹,用手掂量掂量,再闻闻味,郎中不由扑哧笑了,他对寿量的家人说:“问题就出在这,你家主人所藏的并非是珍珠,而是大海里一种大鱼的眼睛,用鱼目去充当珍珠,他的病怎么会好呢?

当晚,满愿得知消息,便带着自己的珍珠来帮忙,寿量再服药后,果然没几天他也好了。

从此,“鱼目混珠”的成语流传民间,比喻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意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