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光一医案(二)

 一个大树 2022-06-02 发布于山东

二、清热解毒兼益气阴治愈尿中长期有红细胞一例

韩某,男,13岁。

初诊199194日。

主诉及病史从小学三年级起尿中常有红白细胞,经治疗近两年,白细胞基本消失,但红细胞仍然出现。平时常感冒,感冒之后尿液混浊,红细胞出现。为此很少参加体育活动。患者冬、夏皆很少出汗,经常咽痛。

诊查身体瘦小,面色不华。舌质红赤,脉细。尿中红细胞34/高倍镜。

辨证上焦火热灼津,阴虚气弱。

治法清咽导热解毒,益气养阴。

处方连翘10g元参10g丹皮6g茅芦根各15g山药15g白术10g制首乌10g黄柏5g神曲15g砂仁6g(后下)忍冬藤15g

二诊1991923日。服上方药6剂后,尿液变清,停药一周,未发现红白细胞。咽红,颈淋巴结肿大。

处方薄荷8g麦冬20g僵蚕10g桔梗10g牛莠子10g半夏10g元参15g神曲20g白术10g茅芦根各15g瞿麦10g仙鹤草20g炒山栀8g

三诊19911013日。一周前感冒,咽痛音哑,微咳。查尿中红细胞01/高倍镜。脉浮弦,舌红赤,咽红充血。

处方荆芥穗6g薄荷8g(后下)前胡10g桔梗10g元参15g忍冬藤15g茅芦根各15g小蓟10g仙鹤草20g瞿麦10g神曲15g黄柏5g炒山栀6g僵蚕10g连翘10g石韦10g

四诊19911120日。感冒愈,小便正常。舌红,脉细弦。肺经郁热,,内迫营分,顺经下移,阴络受伤。清上及下,所谓源清而流自洁。

处方桔梗10g元参15g射干5g连翘10g银花10g僵蚕10g萹蓄15g仙鹤草20g旱莲草10g女贞子10g山药15g神曲15g茅芦根各10g黄柏10g

服药半月余,自觉体力渐增,尿液亦正常。

【按语】尿液不清,尿中有红细胞,而又经常伴有咽红、咽痛症者,为上焦心肺之热下移之征象,治疗当注重清咽解毒,导热外出。本例儿童体瘦,面色不华,舌红赤而干,又当顾及身体之阴虚气弱,故清热解毒之中又兼益气养阴,体现了上下同治、解毒与益气阴结合的原则。

三、疏风泄热、凉营解毒治愈心悸一例

徐某,男,9岁。

初诊1991916日。

主诉及病史2月份患感冒发烧,烧退后至今心悸胸闷不减,西医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近半年来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咽炎经常发作,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差,腹胀泄泻反复发作。今夏游泳,心悸胸闷症状加重。

诊查发热汗出,面色暗滞,咽红痰阻。苔薄腻微黄,脉细时有结象。心电图示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早搏,心肌酶学检查值升高。

辨证风热上扰,心肺失调。

治法疏风泄热解毒,利肺和营。

处方前胡8g桔梗8g荆芥穗6g甘草5g僵蚕8g连翘10g神曲10g芦根15g黄柏3g远志4g麦冬15g半夏8g菊花8g

二诊1991922日。服前方药5剂,热退食增,仍有心悸汗出,稍活动则更甚。咽红小便黄,两颌下淋巴结肿大触痛。利咽解毒,养心调中。

处方忍冬藤30g麦冬20g半夏10g桔梗10g浙贝母10g陈皮6g黄柏5g神曲15g甘草5g生牡蛎20g僵蚕10g冬桑叶10g元参10g

三诊19911011日。前方药服10剂,精神好转,心悸汗出皆减,脉律齐。舌红苔薄黄而腻。化结解毒,以泄肺胃之热。

处方银花10g麦冬20g半夏10g夏枯草10g柴胡10g赤芍10g浙贝母10g元参15g僵蚕10g射干6g神曲15g黄柏5g桔梗10g

四诊19911020日。前天开始,胸闷心悸有加重之势,脉结而细。检查面部和前胸部皮肤有红疹出现,色泽红活。舌红苔薄微黄。此为风热逼营,肺胃失调征象,但红疹外现又说明热毒有外达之机,继以疏风凉营解毒。

处方荆芥穗6g薄荷6g(后下)桔梗10g连翘10g忍冬藤30g赤芍10g丹皮6g神曲15g僵蚕10g蝉衣5g茅芦根各15g防风8g

五诊19911029日。服上方药5剂,疹退,胸闷心悸大减。咽微红,脉细略数,律齐。继以下方和营解毒以撤余邪。

处方忍冬藤30g丹参10g赤芍10g元参10g茅芦根各15g僵蚕10g连翘10g牛蒡子8g麦冬15g桔梗10g神曲15g甘草4g

一个月后家长告之,心肌炎基本痊愈,心电图恢复正常,在家调养。

【按语】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史。外感时邪,化热蕴毒,由表及里损伤心肌,治疗应及时祛邪解毒。本例治疗始终以疏风泄热凉营为主,第四诊时,面、胸部出现红疹,一方面说明营分血络热毒之盛;另一方面也说明邪气有外达之机。其色泽红活,说明胃气不衰,故当抓住时机,因势利导,祛邪外出。本案治疗在疹出后加重了凉营通络解毒之品,疹退之后加入元参、麦冬益心营等调理之品。此外,神曲一味自始至终使用,护胃气又有助于祛邪,是脾胃素弱之人外感的常用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