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年人最好的养生: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

 小桥流水1i79ra 2022-06-03 发布于河北

生命最好的状态,就是一个乐字。

《活着》里,家珍说:“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反之,活得不开心,富贵也没用。

人到中年,本来就是负重前行,身不由己。修炼好心态,给自己找快乐,让心灵简单,自在,积极,才是最好的养生。

文章图片1

知足常乐

《聪训斋语》说:“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

懂得知足,感恩上天的馈赠,过好当下的日子,就是对待身外之物最好的心态。

孔子评价他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布衣粗食,物质清贫,却能让内心保持快乐,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啊。

人生一世,我们需要的不多,而想要的太多,这正是痛苦的根源。戒除贪欲,放下对外界的过度索取,生活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负重和纠纷,自然也就减少了对生命的消耗。

内心丰盈,对外物的要求就简单。内心贫瘠,就需要外物的堆垒,来显示自己的强大。正如越厉害的人,越低调。越自卑的人,越逞强。饱满的稻穗低头向下,空虚的稗草傲视苍天。

修炼自己的内心,当精神家园充裕而美好的时候,外物的点缀也就微不足道了。杨绛在清华大学任教的一段时期内,教职工每月都要打报告,申请自己的物质待遇。杨绛从不与人争,她申请和得到了都是最少的,每月的全部待遇就是一袋60斤的小米,再无其他。

杨绛认为,物质,饱暖而已,实在不必太多。名利,浮华而已,实在不必在意。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

懂得知足,给生命减负,给心灵赋能。快乐,和拥有的物质与名利无关,只和内心有关。修一颗富足而简单的心,让快乐如影相随。

文章图片2

自得其乐

有句话说:“人生实苦,唯有自渡。”自渡的最好方法,就是给自己找乐子。即使阴霾满天,只要有阳光破隙而来,就能看到希望。即使苦难横行。只要自得其乐,苦难也就失去了力量。

苏轼在事业的高峰,突然遭人诬陷,被流放到偏远的黄州。人生理想就此夭折,亲戚朋友不敢往来,地方官员时时监视,经济情况捉襟见肘。在黑暗弥漫的低谷里,苏轼很快平静下来,他决定在命运给予的区间内,尽可能地让自己过得充实,快乐,自在。

生活清贫,他就把仅有的银子兑换成铜钱,串起来挂在房梁上,精打细算着花。吃不起牛羊肉,就买相对廉价的猪肉,变着花样做来吃。他创制的“东坡肘子”“东坡肉”,鲜美可口,闻名遐迩。

每有闲暇,苏轼就游山玩水,访僧问道,饕餮美食,吟诗作赋,把原本艰苦而琐碎的日子,过得活色生香,悠然自足。

一次,苏轼和朋友外出办事,忽逢暴雨。朋友们被淋个湿透,叫苦不迭。而苏轼从容地走在风雨中,享受了风雨氤氲的诗意。他吟道: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个人不论处在何种境遇,只要能够心怀乐观,自得其乐,人生也就山明水秀,坦荡无碍。

文章图片3

助人为乐

荀子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帮助别人,把一点点善行积攒起来,就会变成明亮的德行,拥有圣贤的心怀。

一个助人为乐的人,心怀善念,利益他人,内心有温度,灵魂有香气,走到哪里都受人欢迎,上天也会给予源源不断的福报。

清代的温汝适,在考中进士后,曾向一位相师卜问前程。相师说,以你的面相推算,可以做到四品官。后来温汝适回老家,见家乡父老饱受洪灾之苦,于是召集当地富绅募捐,修堤筑坝。同时捐资兴办义学,福泽百姓。

回京后,他再次遇到那位相师。相师说,你一定种了许多福田,不然你的面相和骨格怎么改变这么大,你可以再升二品了。

温汝适把自己回乡的经历告诉了相师,相师感叹道,相由心生,境随心转。你心有善念,助人于难,一定会结善果,得福报。他日前程不可限量。

最后温汝适不仅做了高官,还成为嘉庆皇帝的老师。他的儿子也功成名就,满门荣耀。

古话说:“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能够助人的人,最终也能得到别人的回馈和善意。这样的人生,就是一个传递爱,收获爱的过程,怎么能不幸福呢。

文章图片4

结语

中年人压力如影随形,身体每况愈下,必须修炼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才能应对人生路上的种种不如意,不顺遂。

懂得知足常乐,不跟命运死磕,不与自己较劲。简简单单地生活,踏踏实实地努力。

学会自得其乐,不管处在高光还是低谷,壮阔还是逼仄,都是找到生活的乐趣,因为它是生命裂缝里的一束光。

能够助人为乐,善良的人终究不会被辜负。因为天道好还,因果不虚。善行终将结善果,耕耘福田的人,终将收获累累硕果。

中年人要让自己快乐起来,积极潇洒面对每一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