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 王维《辋川集·鹿柴》

 古典读书治学 2022-06-03

让我们的生活多一点点诗意
这是秋山解诗·365日诗生活
第 35篇文章

辋川集·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是《辋川集》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诗。鹿柴,通“鹿寨”,是一处山寨,现在荒废了,复归于自然。这里曾经有人迹,现在少有人来。

在这样的一个荒山野林,人迹罕至处,如果有一个无人机视角的话,整座山空无一人。空山,是人的空,而恰恰是人的空,那肯定是树林茂密,花草丛生,鸟兽昆虫生于其间。

整座山林并非是安安静静的,只是没有人的嘈杂之声。但细细听下来,隐约间有人的声音,只是不知道人在何处。

一个“空”字,把真实的自然,一下凝练为意象的自然,整座山是一体的了,花草树木鸟兽成了山之性灵,是山本身的生命力。

这一座空山之中,看不到人,隐隐约约又有着人的声音。那是谁?在做什么?

太阳从东到西,树之影,山之影,是从西向东,太阳的来,正是影子的返回,这里既有整体的观照,又有细微的觉照。

这里,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一切有情,都在光影里,生动,鲜活,自在。

甚至,这里已经没有了白天、黑夜的界限。既可能是太阳,也可能是月光。既可能是光暗的来复,也可能是白天与黑夜的来复。

“复照”,着这种往返来复中,有照,有光,有觉。也在这种,往返来复中,自然万象生生不已。

这首诗,空而不寂,有人语而不喧闹,动而能静,光暗相间,在不断地往返来复中,周流不息。

千年后的今日,我们读起来,依然是通透、空灵、鲜活之感氤氲而来。

钢筋水泥,诗意栖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