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端午|人到中年,才真正读懂了端午

 夏天微语789 2022-06-03 发布于江苏

文/洞见·安娜贝苏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当棕香味再次传来,我们又已经置身端午。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与春节、清明、中秋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端午的由来,一说是为了纪念屈原,也有说是纪念伍子胥、曹娥、介子推等人。据《吕氏春秋·仲夏纪五》记载,五月五日,人们沐浴、采集菖蒲艾草,用以驱邪避瘴。千年流传的文化内涵和仪式不断变更,便有了如今端午的模样。

吃粽子、挂艾叶、看龙舟、饮雄黄酒,端午佳节,也成了祈福和团圆的日子。岁月长河中,每一年的端午,也是我们的一小段人生。

年少时钟意端午的热闹,离家后怀念家乡的味道,直至中年,才真正读懂了端午的意义。

少时的端午,藏着童年的乐趣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每到五月,粽叶飘香,家家户户泡上粽叶和糯米。家中的老人,手脚麻利地包出一串串饱满的绿色小粽,上锅、大火煮开。一阵雾气氤氲过后,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面而来,小孩子馋得伸手去抓。

童年的端午,是享受美食的日子。

梁实秋的《雅舍谈吃》里,谈的就是端午的粽子:“包得又小又俏,有加枣的,不加枣的,摆在盘子里齐整可爱”;汪曾祺笔下的端午,吃食则是“十二红”,意即十二道红颜色的菜: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

童年的端午,是热闹的日子。

彩绘的龙舟、整齐的着装,如潮的人群,激烈地角逐。姑娘们着艳装如同参加盛会,老人们搬出靠椅,端坐着静静等待,不知疲倦的孩子来回穿梭,上蹿下跳。

很多时候我们期待过端午,或许是怀念当初那个纯粹快乐的自己。那些单纯和美好,留存在童年初夏的阳光里,每当回想起来,依旧鲜活。

青年的端午,牵着游子的离愁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与吃食有关,比如中秋的月饼,端午的粽子。

西晋文士周处曾在《风土记》中记载:“仲夏端午,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自那以后,端午就与粽子有了深深的羁绊,一直到发展成为端午节必备的仪式。

随着一年一度的端午过去,我们也长大、离家、读书、工作。这些年,我们吃过很多口味的粽子,却唯独怀念家乡的那一口味道。历经了独自生活后才逐渐懂得,我们怀念的记忆里的滋味,原来是挥之不去的思乡情。

食物,其实是一种寄托和慰藉。年少时不明白为什么人要背着井离开家乡,长大后才知道,这个背,不是背负,而是背对。我们在故乡出生、长大,却又在异乡漂泊、扎根。故乡,就成了回不去的远方。

青年的我们,努力着,也彷徨着,思念着,也奋斗着。

“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故乡”,原来这句话,早已写尽了我们的挣扎和离愁。

中年的端午,读懂了父母

古语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晋代《风士志》中记载:“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载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五月初五,家家都需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用以驱邪避害。除却插艾,还要系百索子,用五色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要做香角子,挂在蚊帐钩上;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槛上。

年少时,对于这些繁文缛节嗤之以鼻,对父辈对仪式的虔诚也不以为然。可转头也来到了为人父母的人生节点,才明白那些不厌其烦的繁琐操作中,藏着对家人的祝福和深情。

人到中年,开始关注每一个传统节日,每每都要打电话回去,问父母要做哪些准备,有些什么禁忌。忽然理解了父母细碎的絮叨,也开始注重给孩子的文化传承,这是中年的成熟,也是中年的责任。

走过半生,经历了遗憾和无常,才恍然明白,节日是用来表达他们对子女深切的爱。他们盼的原来根本不是节日,而是每年固定的那一天,必定能等到你的归来。

中年的端午,一手牵起稚子,一边读懂了父母。只求岁月变缓,留住父母的青丝,让孩子慢慢长大。

年年端午,又到端午。

时光流转中,我们从稚嫩的孩童,来到成人世界。一年一度的节日,是必备的仪式,也是成长的标签。

看过一段话说:“你少时离家,父母尚是壮年,你一路狂奔不问归期。毕业、工作、成家,人世间酸甜苦辣都已尝遍。少年已老,父母迟暮,城已不是那个城,人也不再是那个身轻如燕的少年了。”

年少时天地初开,一切尚且懵懂。青年忙于事业,中年汲汲于家庭。然而,无论时光如何飞速流逝,无论世事如何流转,节日最为朴素的内核,永远是健康和团圆。

主播:丁谦

媒体人

作者:洞见·安娜贝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