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钺:这世上并不只有伟大作品带给我的深层的快乐 | 未来书单

 置身于宁静 2022-06-03 发布于浙江
图片

我最近在读一本中国当代诗选的时候

就有这种感觉:

在某一页看到沉思者,

在某一页看到一本正经讲笑话的人,

他们都带给我快乐,

不同的快乐。

——徐钺

图片


● ● ●

影响最大的作家应该是鲁迅

Q1:还记得第一次接触书的情形吗?我指的是心灵接触或者说心灵震撼的那种。

徐钺我完全不记得,可能缺少某个特别震撼的时间点。似乎认知心理学有过相关研究,证明童年的记忆更容易在成年后丢失。

Q2:你花钱买的第一本书是哪一本?它给过你怎样的好感或恶感?

徐钺:如果是自己花钱,我猜应该是一本日本漫画书,但也只能是猜测。我猜这本漫画书给我带来了好感。

Q3:迄今为止,对你影响最大的作家是谁?谁曾经充当过你的文学“先父”或“教父”?

徐钺:影响最大的作家应该是鲁迅。我在诗人的名单中犹豫了很久,但还是放弃了——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没有选一位诗人。至于“先父”或“教父”,我以为这个说法过重了。

Q4:你的童年缺乏书籍吗?如果缺乏,你想过怎样的法子,将它们弄到手?

徐钺:不缺乏。

Q5:你反复重读的书是哪几本?最多重读过几次?

徐钺:实话实说,我反复读的最多的是《GRE红宝书》,至少“读”过上百遍。如果专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那大概是《三国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约有十遍吧,小学到初中那一段时间我经常读,有时晚上无聊就拿起来翻一翻;当时还喜欢玩三国游戏,没有网络的时代,读书也算是提供参考攻略。说起来,我现在经常会重新翻阅几本诗集,但只是“翻阅”,不是系统阅读,所以很难统计“重读过几次”,就不算了吧。

Q6:你阅读最多的阶段是在哪个时期?有人说失意、失恋或工作上的受挫会使人想到求助于书。

徐钺:从读中文系本科一年级到硕士二年级,此后就懈怠了。当时疯狂地读书,一是因为很多书本身就在吸引我、诱惑我,特别是在失眠的时候,二是因为那几年我有点强迫症,时常会强迫自己阅读,不管是否感兴趣,是否疲倦(特别是在读理论书籍的时候)。

Q7: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那它就是图书馆的模样。你熟悉你所在地区图书馆的位置吗?它们与你的距离分别有多远?你还常去图书馆吗?

徐钺:不熟悉地区图书馆。我可能只对北大图书馆有些感情,但现在借书也只能请人帮忙了。

Q8:请描述一下你的书房。有些人的卧室里也堆满了书,如果你愿意同时描述一下你的卧室,那么我们也很欢迎……

徐钺:我的书房并不大,有四个书柜(其他的书柜在客厅里),一个酒柜,两张桌子挨在一起。我在其中一张桌上阅读和写作,书则时常在两个桌面上铺散开来,忘记收回到书柜里。我不能在地上摆放书籍,因为我养狗,书会被啃烂。我的卧室非常单调,没有书,只有一张床。

Q9:在接受访谈的这一周里,你的枕边书是什么?假如你正在出差的路上,你带上旅程的是哪一本?

徐钺:没有枕边书,我已经很久不在床头摆放书籍了。我从小习惯开着床头灯,躺在床上看书,读到上研究生之后,发现有一只眼睛视力下降了……我怀疑是这种读书习惯造成的,后来就不在床头放书了。

Q10:据说,每个人都有自己最舒坦的阅读姿势,你是窝在沙发里还是躺在床上?是边喝茶还是边抽烟?

徐钺:我现在习惯坐在书桌前读书,或在客厅的沙发上——后者一般是在读一些“无关紧要”的书。抽烟,我不喝茶。

● ● ●

对梦的揭示也许会伤害现实

Q11:假如地球就要灭亡了,有十本书可以“幸存”,你希望是哪十本?

徐钺:我希望是历史著作和自然科学理论著作,而不是文学作品。很遗憾,我无法列举出那十本书的名字,毕竟,那不是我的专业。

Q12:假如未来有一种记忆芯片,能够将书籍植入你的脑袋,你愿意接受吗?如果愿意,你打算接受什么样的书?

徐钺:接受,我接受一个正式的图书馆所能接受的所有书籍。

Q13:你觉得未来的文学创作会不会被微软小冰那样的机器人取代或部分取代?你会看这些机器人的作品吗?

徐钺:部分会,例如套路化的小说和剧本。事实上,我觉得不用多久,机器人就可以写网络连载小说了,但大部分的文学创作它们都很难替代。我看过一点“机器诗”,但没有兴趣看太多。

Q14:如果有一台机器可以“翻译”或记录你昨晚的梦境,你愿意尝试吗?因为你很可能在梦里正遇见一个奇妙的故事,或一长串漂亮的文字。

徐钺:这似乎有点可怕,像麦克白遇到的女巫……我认为,那预言就是隐藏的欲望,是梦的一种变体。对梦的揭示也许会伤害现实。不是所有梦境都像《红辣椒》中那样瑰丽惊人,我们都会做噩梦,并且期望尽快甩掉它。是的,我可能不愿意“记录”自己的梦境,但也像所有自私、残忍且有窥视欲的人一样:我愿意看别人的梦。

Q15:你每年花多少钱买书,多少时间看书,譬如一天平均两小时……

徐钺:我现在每年花不了多少钱买书,去年可能只有两三千吧。买书的时候总是很痛快,但后来则发现:书柜里的很多书我还没有读,甚至不记得何时买来的……这总让我有负罪感。我看书的时间很难说,有集中阅读的时候,也会有长时间不认真阅读的情况(偶尔翻翻闲书不算)。譬如,我在过去的一周时间里只读了一本中国当代的诗选,其中有些诗还跳过去了。

Q16:你希望从阅读中获得哪些东西,社会生存术?待人处事的智慧?知识上的满足?情感的感知?抑或生死终极问题的解答?

徐钺:使我不断成为我的东西。

Q17:阅读会为你带来快乐吗?如果有,这种快乐是浅层的还是深层的?

徐钺:会。阅读带来的快乐有时很诡异,它会在某个难以预期的时刻显现出来,尽管当初进行阅读时可能是难耐的。深层和浅层的快乐都很重要,就像沉思和讲笑话都很重要。我最近在读一本中国当代诗选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在某一页看到沉思者,在某一页看到一本正经讲笑话的人,他们都带给我快乐,不同的快乐。突然想起另一个例子:有一天晚上我在家中喝酒,电视开着(用HDMI连着电脑),我的妻子准备去遛狗的时候,屏幕上是小津安二郎的某部影片,快看完了,待她回来时屏幕上变成了《爱情公寓》……我妻子很震惊,她觉得我的这种审美切换很难理解。但我觉得很正常,就像阅读,我期待在某个时刻认出伟大作品带给我的深层的快乐,然而这世上并不只有伟大作品带给我的深层的快乐,我也喜欢看笑话。

Q18:你会在与友人聊天时互相推荐书目吗?你信赖友人这方面的推荐吗?

徐钺:偶尔会。我信赖。

Q19:听说,你为乡村孩子买了一些书寄去,你为什么会选择这些书?

徐钺:我实在不知道孩子们会对哪些书感兴趣。我没有孩子,自己小时候的阅读经验又似乎并不适合,所以在为乡村孩子们挑书的时候,我很犹豫。最终的选择是一些我以为大部分孩子可能会读的,且有些知识性(或文学性)的书籍,例如简明的历史书籍和文字较平易的作品集;我说“大部分孩子可能会读”是指对那些书有去阅读的“可能性”,而不是期望大部分孩子都将这“可能性”兑换,毕竟每个人的趣味都是不同的。我曾想选进一本围棋启蒙书,一本世界地理地图集和一本曼德尔施塔姆,但考虑到上述的“可能性”,还是放弃了。

Q20:如果你想让你的某个友人也来回答上述问题,你想@谁?你最想他来回答哪一个问题?

徐钺:我想请设计问卷的友人来回答。我很好奇,这位友人在设计时有怎样的预期,自己又会有怎样的回答——那一定很有趣。

图片

徐钺是阅读公益活动“名家捐书”的参与者,他为阅读资源匮乏的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落坪九校的学生购买了以下图书(向下滑动即显示完整书单)

-  徐钺的未来书单  -

《顾城的诗》

《海子的诗》

《海底两万里》

《百年孤独》

《苏菲的世界》

《小小的死亡之歌:洛尔迦诗选》

《世说新语》

《给青年诗人的信》

《布里格手记》

《老人与海》

《小王子》

《给孩子的古诗词》

《给孩子的散文》

《给孩子的诗》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伊索寓言》

《一千零一夜》

《中华上下五千年》

《孩子们的诗》

《浮生六记》

《意大利童话》

落坪九校的孩子

阅读徐钺为他们挑选的书籍

图片

图片

图片

落坪九校的学生写给徐钺的信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文中出现的其他书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