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被古人在瓷上写意过的瓷器,竟然很珍贵,才知道!|佳士得|墨竹图|水墨|画珐琅|上海|山水图|瓷器...

 李平东方明珠 2022-06-03 发布于上海
康熙年间,一种叫“画珐琅”的艺术自欧洲传入中国,本身酷爱珐琅器的康熙帝对它一见倾心,此后,画珐琅成为康熙、雍正、乾隆的御用器。
大部分的画珐琅器都有着浓浓的西洋画风,但追求清新脱俗的雍正可看不惯,所以他将珐琅彩与中国的山水墨画进行结合,创作出了一种水墨珐琅彩,极其珍罕。
清雍正 赭墨彩山水图酒杯 (一对)
佳士得香港2015年拍 364万港币成交
水墨珐琅彩以淡墨彩在素胎上绘纹饰,经炉火烘烧后,白地上呈现淡墨色花纹,有水墨画的效果。其烧成于清雍正时,多在盘、碗、笔筒等器皿上画纹饰,以人物、山水题材居多,清雅怡人。
在雍正六年怡亲王上表的珐琅颜色清单上,已经包含黑色及酱色,表示珐琅工匠已经有能力制造水墨珐琅。但水墨珐琅彩第一次出现在清档中则是在雍正九年,造办处上呈的五十件珐琅彩瓷器中,包含了一对水墨珐琅墨竹碗。
清雍正 珐琅彩墨竹图碗
上海博物馆藏
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显示,来年的四月雍正皇帝表示了对这些墨彩珐琅的兴趣,进而谕示:“… 再水墨珐琅甚好,将画画人戴恒、汤振基伊二人画珐琅活计。其进之画持出。”就连本来在画作任职的画师,都被调去了珐琅作画珐琅。
清雍正 木纹墨彩山水图笔筒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在同年的八月,皇帝又重申他对这些赭墨珐琅器的偏好:“中秋节呈进活计之内,珐琅盘、碗、茶圆、酒圆具烧造得甚好,嗣后将画水墨的多烧造一些。”由此可以看出雍正皇帝非常喜爱这些水墨珐琅彩。
2015年12月,一件清雍正珐琅彩赭墨梅竹图碗以成交价为8524万港币,据行内人披露,最早得到这只碗的英国资深古董商和收藏家吉拉德,在1970年购藏时,仅仅花了3块英镑,因为当时他们把此碗看做了民国时的仿品。
清雍正 珐琅彩赭墨梅竹图碗
佳士得香港2015年拍 8524万港币成交
此类水墨珐琅彩其实是属于中国墨彩的一种,墨彩笔触纤细,色泽淡雅,始见于清朝康熙中期,流行于于雍正、乾隆及光绪时期。常有人将墨彩与黑彩混为一谈,但事实上,两者是有所区别的。
自宋代磁州窑开始就有用黑彩在瓷器上绘黑竹,但是当时磁州窑画竹纹瓷器属于釉下彩,是高温成彩;而雍正一朝瓷上绘画属于釉上彩,是低温成彩。就广义上来说,凡是用黑色彩料在瓷器上绘画的都可以称之为黑彩,但狭义来说墨彩之名士受中国水墨画启发而产生的,只有自雍正后那种具有水墨画效果,幽静典雅的黑彩才能称为墨彩。
清康熙墨彩竹节式臂搁
清宫旧藏
墨彩绘画如同中国山水画,最讲究笔墨功力,瓷绘技法非同一般。乾隆墨彩继承了雍正时期的优良传统,采用宫廷画家的画稿,以线描技法描绘山水人物,以扎实的绘画功底,一丝不苟地进行细部勾画,以表现淡墨工笔绘画的幽深意境。
清雍正 木纹釉墨彩山水粉彩高士图书卷式菱形笔筒
北京保利2015年拍卖会 143.75万人民币成交
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套乾隆墨彩书折式耕织图诗瓷板,里面共镶嵌墨彩瓷板92张,展开折页每张图幅右侧配墨彩耕织瓷画,左侧配康熙七言御题诗,完美的将绘画、书法、装帧、瓷器墨彩艺术集于一体,精致典雅,诗情画意,代表了乾隆墨彩瓷绘细腻清新的艺术风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