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沙彤解读《三字经》37

 新用户4822sJuW 2022-06-03 发布于河北

沙彤解读《三字经》37

沙彤编著

今天与大家共同探讨“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原句】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释字】国风,指《诗经》中的《国风》篇目,也就是各个地方的民间歌谣,今人俗称“民歌”。雅,分为大雅与小雅,大雅是诸侯朝见天子时的乐歌,小雅是天子宴飨宾客时的乐歌;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祖先时的乐歌。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四诗”。当,指应当、应该。讽,指背诵、诵读;咏,指吟咏。

【解读】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总共有300篇,《内容丰富又生活化,古代的读书人应该常吟咏,它反映了广大平民百姓的真实生活。古代文人创作的诗多为“格律诗”(简称律诗)和“词”。格律诗创作要求作者必须遵循固定的格律要求进行创作。大体上分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和绝句。

五言律诗:五言律诗:特点 每首八句;第三句和第四句、第五句和第六句必须对仗;平仄必须按照特定的格式安排,一联内讲对,两联间讲粘; 只能押平声韵,并且押韵有固定的位置,即偶数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其音韵格式:1、仄起仄收句:仄仄平平仄 2、平起仄收句:平平平仄仄 3、平起平收句:平平仄仄平 4、仄起平收句:仄仄仄平平。

例:唐王之涣《登鹳鹊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七言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七个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律,属于近体诗范畴。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至盛唐杜甫手中成熟。七言律诗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例,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绝句(四句诗,每句诗五个字或七个字)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四句一首,短小精萃。它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绝句一词最早在南朝的齐、梁时代就已出现。各家对其解释并不一致,有人以为“截取律之半”以便入乐传唱。绝句由四句组成,分为律绝和古绝,其中律绝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六言绝句较为少见。

词,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为宋代儒客文人智慧精华,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它始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国文学的阆苑里,它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它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后有同名书籍《宋词》。

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辛弃疾(豪放派代表词人)、柳永、李清照(婉约派代表词人)

例:陆游 〔宋代〕钗头凤·红酥手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因为“词”具有特定的字数和韵律要求,作者只能照规定的韵律或格式去创作,因此,“诗歌”可称为“写诗”“吟诗”,而创作“词”的过程则被称为“填词”。

许多人大概都觉得古人是十分严肃、古板的吧?但是在“国风”里可以找到许多情感动人的情歌

如:唐李峤国风一首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三尺浪,入竹万竿斜。

总之,“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是我国古代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也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雅(大雅、小雅),即正,指正乐之歌,分《大雅》《小雅》。其中的《大雅》是古代封建王朝时的诸侯朝觐天子时所作之诗。天上大雅是朝会(相当以现在各国的国家级会议)时所奏的乐,接授朝廷指定编写的“受俚陈戒”之词。因此要求为《大雅》编写的词,必须达到“欢欣和乐”鼓舞人心,激发志气的效果,或者达到“恭敬端庄颂扬前任帝王”功德之效果。因词气不同,所配音乐也各有别。据说这个规定是周公时即已定下来的。《小雅》是天子燕享宾客时作的诗,相对轻松舒缓,起来活跃气氛,增进友谊、联络感情的审美效果。

颂,主要用于宗庙祭祀之乐歌,多以赞美本朝帝王的德政与功绩,目的起到告慰神明,证明“我这个皇帝干得不赖”。类似于某时代的“颂歌”。

《风》《雅》《颂》被古代文人谓之“三诗”;赋、比、兴被古代文人谓之“三体”。赋,指“敷陈其事而直言”。比,即今人所说的“比喻”“比拟”,以彼物比此物。兴,即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凡写诗的人,都不能离开这三种“文体”。俗话讲,诗言志,使人得其性情之正。言之善者,可以发人之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

《诗经》相传为孔子时代所搜集整理的民歌,并由孔子作过删定。明间断限上至商代,下至春秋时代,共311篇。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弄丢了六篇。现在能寻到或看到的,共有305篇,共计39222字。据史实记载《诗经》初(最早)“孔子传授于子夏。子夏作了一篇《序》,然后传于鲁申,鲁申传于季克,季克传于孟仲子,孟仲子传于荀卿,荀卿传于一位汉代人(名字丢失了)。”期间,春秋时代的鲁国人毛亨曾著《诂训》诗,亨又传于赵国毛苌。以其出于二公(毛亨、毛苌)所传,所以后人称之为《毛诗》,也称其为《葩诗》。

我国自“五四”运动以来,新体诗逐渐走上“诗坛”的舞台。新体诗有的也要求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并有一定的思想性;有的虽然不一定要求押韵,但其内容中却有着一种看不见,却可体会到的诗情画意,让人读来,能够受到启发和感染,给够引起读者与作者的思想情的共鸣,这也不失为好诗。因此,现在讲授《三字经》必须贴近时代,跟上时代,让古老的传统文化再焕发青春,为社会服务。

附:当代诗人妤婷诗《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作诗可以兴,感发志气;可以观(读),考见得失;可以怨,怨而不怒。古人认为诗“近之事父,远之事君”。人伦之道,在《诗经》无不表现。读《诗经》,可以读者了解到许多鸟兽草木之名,也可以了解到多处地方的风俗习惯。所以古人说“为学之人,最宜讽之詠之,而玩其旨起焉”。

附:《诗经》(硕鼠)

【作者】先秦·佚名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文言文中女通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下次对“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句解读分享。本文纯属个人学习心得,议论部分仅属个人观点。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共同探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