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坨坨村纪事(之老秋)

 新用户4822sJuW 2022-06-03 发布于河北

李自岐摄影(与文章内容无关)

小说:

坨坨村纪事(之老秋)

(纯属虚构,不可对号)

沙彤

张胖子到死也没弄明白,当年舍生忘死救过他性命的坨坨村的老秋,几十年后咋变成了这样儿。

要说,张胖子对老秋还是满怀感激的。抗战时期,张胖子在抗日区政府当区长,人清瘦,和蔼,办事果断,乡亲们见面都亲切地唤他老张。每次为完成根据地交办的纺纱、织布、做军鞋或组织民兵抬担架等任务时,老张都会来坨坨村儿做动员工作。那时,庄稼人对共产党的概念还搞不大清楚,觉得老张就是共产党,因为他是乡亲们的贴心人。

一天,接到日伪军进山扫荡情报。老张指挥区干部带领群众往山沟转移。半道听人议论,老秋的女人在家产娃,两口子没能逃出村。老张果断下令,将转移群众任务托付给另一位区干部,掂着驳壳枪,扭头返回坨坨村。

破旧的石头房内,老秋守护着刚产娃的妻子,正忙得满头大汗。

“老秋,敌人要进村了,你咋还不跑?”老张气喘吁吁呵斥。

“哇——哇——”初生婴儿在炕上蹬着两只小脚丫嚎啕。

“老张,你看……”老秋眼神里流露着惊惶,指指炕上蜷曲成一团的女人和不停哭闹的婴儿。

老张来不及多想,从炕头拽块破布裹住婴儿,往怀中一抱,说:“老秋,你背你老婆,快逃!”边说边抱着婴儿跑出屋子。老秋背起产妇随后撵出来。

山路崎岖不平。老张怀抱婴儿,老秋背着女人,俩人谁也跑不快。刚出村口,瞅见日伪军从小路包抄过来。老张把婴儿塞给老秋,命令:“老秋,我去把鬼子引开,你抱着孩子和老婆快跑!”

老秋仰起下巴瞅瞅越走越近的日伪军,没有伸手接孩子,也没有答话,只把背上的女人往老张怀中一搡,拔腿朝另条山沟跑去。

撒网包抄村庄的日伪军瞧见老秋,“呯呯”开着枪追上去。

老张搀扶起老秋的女人,怀抱老秋的婴儿,钻进山沟……

李自岐摄(与本文内容无关)

解放了。

老张住进县城,在政府大院当了大官,老秋每次进城赶集或办事儿,都寻理由拐进县大院找老张拉呱家常,唠叨唠叨村子里的新鲜事儿。老张呢?沏茶、递烟,饶有兴致地听老秋东扯葫芦西扯瓢。

不知道从哪天起,县大院门前设了岗哨。

这天,老秋进城赶集,因惦记老张,兴冲冲来到县大院门口,被门卫拦住了。

“同志,你找谁?”门卫用公事公办的目光上下打量着老秋。

“俺找谁?找老张呀!”老秋有点纳闷儿,这院儿里住的是自己最信得过的老张,也是自己以前常进常出的地方,啥时候时兴了这个?不过,仔细一想,老张现在当大官了,找他办事儿的人肯定多得不得了,总不能谁想进就进去吧。再想想在村儿瞧过的老戏,哪朝哪代的衙门口没站着衙役呀。这样想着,心里也就坦然了,于是对门卫说“俺要找张副X长,俩是老朋友。”

门卫抬眼皮儿瞅瞅老秋,说:“同志哥哎,大院儿有两个副X长姓张,你找哪一位呀?”

这下把老秋问住了。抗战年代,共产党的干部做地下工作,村民只知道老张是共产党的区长,至于老张真名叫啥,那时候的共产党为了保密,不让老百姓打听,老秋也就从来不问老秋的名字,现在被门卫这么一问,老秋怎能说得明白。不过老秋自有老秋的聪明,马上回答:“也就三十郎当岁,个儿这么高,脸长这模样儿……”

门卫摇头笑了,说:“哎呀喂同志哥,你也没动脑筋想想,凡在太行山打过仗的八路军,现在哪个不是三十岁左右?你连叫啥名字都说不出,却说跟张副X长是老朋友,哄弄鬼吧?同志哥哎,咱可不是故意难为你,你要说不出要找的人名字,我还真不敢放你进去。”

这时,被门卫挡在县大院门口的老秋瞅见老张恰巧从办公室出来,急忙扬起手臂喊:“老张,老张——”

张副X长瞅见老秋,热情招呼:“哎呀喂,老伙计,快进来,快进来……”

见张副X长与老秋打招呼,门卫赶紧赔上笑脸说:“快进去吧,这是咱们县的常委 X 长。再来时,你只要说找常委 X 长就得了。”

听了门卫的话,老秋心里感觉不以为然,副X长就副X长呗,咋就去掉副字,叫成常委X长了呢?不,我就要叫他张副X长。

老秋撵着张副X长走进办公室,屁股还未坐稳,就对刚才被门卫拦阻的事儿发起牢骚。

张副X长为老秋沏茶、递烟,推心置腹说:“老蒋虽然被解放军赶到台湾了,但大陆这边还有不少敌特分子。为保证领导安全,不得不在门口设置门卫……”

听张副X长如此解释,老秋没再说啥。他往肚子里灌了几杯水,抽完一包烟,也没吃张副X长让伙房特意准备的午饭,一拍屁股走出县大院,踏上回坨坨村的路……

李自岐摄(与本文内容无关)

张副 X 长挂念老秋,每次下乡,都绕道坨坨村看望他。每次来,都忘不了带条好烟,或者为老秋的儿子买包糖果。老秋呢,对张副 X 长的到来也倍感高兴,每次都拿家里的鸡蛋到小卖部换两斤高粱酒,让老婆宰只活鸡,热情款待。此时此刻,老秋和张副X长俩人都能喝得耳红面白。有时,张副X长天晚回不了城了,就在老秋家过夜。每遇这事,老秋的女人就带着孩子到厦棚睡觉,把土炕让给丈夫陪着张副X长睡觉、聊天。

一晃十年。大办人民公社,村民称社员,劳动记工分,在地里干一天农活所挣工分不值三毛钱。而在工厂或机关工作的人,干一天挣的工资顶三四个种地的农民。这年,老秋的儿子初中毕了业,向爹提出想进城当工人。但老秋是普通社员,平时听不到上边招工消息,就算知道上边分下招工指标了,也不够大队干部子女占用,哪会轮到像老秋这样家庭的人!于是,老秋决定进城找好朋友张副X长。

进城路上,老秋听路人纷纷传说张副X长早已去掉了“副”字。人们还说张X长发福了,肚皮鼓得老高,人送绰号“张胖子”。

老秋擓一篮土豆走进X长张胖子的办公室。

“哎哟喂,老伙计,来就来呗,还带啥东西。”张胖子接过土豆,放在墙角,不住埋怨。

坐在张胖子对面,老秋憨笑着,侷促得只搓手。

“老伙计咋了?莫非遇上啥难办的事儿了?”张胖子瞅着老秋胡子拉碴的脸,笑眯眯地问。

老秋心里很是为难,他并不担心张x长不给办事,而是他在娘胎里就养成倔强不愿求人的秉性,尤其在老朋友面前,更愿意表现得像条汉子。但今天是为了儿子的未来,才不得不找 X 长朋友帮忙,这简直比用巴掌掴他脸还丢人。因此,“吭哧”了半天,老秋终究未能把肚子里的话讲出口。

“瞧你这怂样儿,死要面子活受罪。是为孩子的事儿来的吧?”X长毕竟是X长,果然厉害,一语中的。

老秋“嘿嘿”干笑说:“怪不得都说 X 长火眼金睛哩,俺还没吭声,你咋知道俺为孩子的事儿找你?

“咱俩打交道多少年了,?你这个人,要不是为了孩子的事儿,决然不会再进这个大门!”张胖子 X 长“哈哈”大笑,关切地问“小子初中毕业了?”

“嗯。”

“说吧,想干啥工作?”

“这……俺也不知道,你是他叔,看着办吧。”见张X长替他捅破了这层窗户纸,老秋的心一下子轻松了,实打实说。

“想当售货员,还是去工厂?”张胖子问。

老秋眨巴眨巴干涩的眼睛,放低声音说:“干啥好,俺也不懂,凡正不在村里受苦就中。”

张胖子X长想了想,说:“初中毕业,有文化,让他到商店当售货员吧。现在这年头商品紧俏,售货员工作不错。”

“也好,也好。”老秋连连点头憨笑。

张胖子 X 长随手抓起摇把电话,接通商业局办公室:“喂,找刘局长。哦,你就是。听声音咋不像?哟,刚喝了两杯?注意身体呀。对,我有个亲戚,你负责安排一下。好,明天上午让他到商业局找你。”撂下电话,张胖子X长对老秋说“我现在正好准备开会,今天不挽留你了。回家告诉孩子,明天直接到商业局找刘局长。”

事情办得如此顺利,是老秋未来县大院前就已胸有成竹预料到的。按照常理,老秋本该为今天的事儿高兴,但不知咋的,返回坨坨村的路上,竟然兴奋不起来。

不知不觉过去二十年。张胖子X长升任了行署专员,再不久,调省城当了更大的官儿。这段时间,老秋的老婆死了;老秋的儿子因工作出色被提拔为商店经理。

这年,在省城当大官儿的原任X长张胖子的儿子从外地调来当了X长。全县人都称他小张X长。

小张X上任不久,老秋的儿子升任县商业局局长。一切合乎组织手续,况且老秋的儿子干得的确不错。就在这段时间,县大院门卫改名成了“保安”,在商业局看大门的人也叫成了“保安”。老秋对在当官门口站岗的人称“保安”这件事很是不以为然,共产党向来讲为人民服务嘛,你站在这儿一天二十四小时的“保安、保安”叫着,是在“保”谁的“安呢”!

这天,一辆轿车停在坨坨村口,乡长领着位年轻干部和一帮电视台记者来到老秋家。乡长介绍说,年轻干部是刚调来的小张X长,今天特意为老秋送来慰问品。说话间,小张X从轿车后备箱搬出一袋大米、一壶食用油,亲手交给老秋。与此同时,记者端着录相机、照像机“戚哩咔叉”拍了个不亦乐乎。然后,小张X长让张乡长帮忙把大米和油抬进老秋屋子。忙完这些,小张X长这才告诉老秋,他的父亲就是老秋曾经的好朋友老张 X 长。

送走小张X长,老秋回屋看了看冷静静躺在地上的一袋大米和一壶食用油,不由回想起刚才记者们的一通录相、照像,心里突然涌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

为老秋送米、送油不久,小张 X 长又一次专程到坨坨村探望老秋。老秋像当年招待老张一样,特意买了两瓶好酒,宰只活鸡,让小张X长在家吃饭。小张X长说啥也不肯,执意拽着老秋上了轿车,劝老秋一定给晚辈一个尽孝心的机会。老秋拗不过,只好坐上了小张 X 长的轿车。

柏油路是小张 X 长上任后铺设的,中间涂着黄线,半幅能并排行驶三辆车。公路两侧栽着景观树,隔一段距离竖一块从河沟拉来的景观石。沿途风光无限,目不暇接。不屑一个小时,轿车驶到县大院门口,还有两米远,保安一摁摇控电钮,不锈钢栅门无声地缩向两边,轿车刚驶过门口,不锈钢闸门在车尾巴悄无声息锁严了。老秋这几年下山少,从没见过这玩意儿,觉得很新奇,不由说了句“他娘的,竟然能自动伸缩!”但他马上觉得县大院门口安装的这个自动闸门,就像一把锋利的钢刀,一伸一缩间将门里门外切割成了两个世界。

小张X长和老秋乘轿车驶到办公楼门口,冷不防冲出一位年约七旬的妇人,扑在轿车前大喊冤枉。司机吓了一跳,来个急刹车,怒吼:“不要命啦!找死呀?”

小张X长也哧了一惊,钻出轿车,上前搡了老妇人一把,压低声音怒吼:“干什么?你想干什么?”

“我要告状——”老妇人高喊。

大院的办公人员纷纷跑出来。

围观的人多了,小张X长的脸立马和蔼可亲,双手搀扶老妇人,亲切地说:“大娘,刚才没碰着硌着吧?”

老妇人连忙说:“没撞着、没撞着,俺要告乡长。”

小张X长抬高嗓门对工作人员说:“你们都愣在这儿干吗,为啥不热情接待群众?咹!快把大娘请进接待室!”

本想为X长解围的几位工作人员哧得面如土色,纷纷上前连哄带劝把妇人领走了。

小张X长转过身冲着老秋歉意一笑,说:“现在的官儿真不好当,天天发生这档子事儿。”

老秋怯怯地问:“老婆婆上访的事儿,啥时能解决?”

小张X长微笑着摇了摇头,说:“这事儿不好说定,一般情况下,会让信访局先问明情况,再交有关部门儿酌情处理。”说完,拽住老秋的胳膊,“大伯,您先到办公室坐会儿,我给你儿子商业局长打个电话。今天,我们俩晚辈陪您老人家到招待所吃招待餐。”

老秋突然双手捂住肚子,说:“哎哟哟,内急、内急,厕所在哪?”

“卫生间在那边,去吧,我到办公室等你。”小张X长指了指卫生间方向,回办公室去了。

走出卫生间,老秋没再跟小张X长打招呼,也没有去找已经当了商业局长的儿子,乘上公交车,径直返回坨坨村。

小张 X 长在办公室左等老秋不来,右等老秋不到,让通讯员到卫生间也没有找见,就打电话到商业局。老秋的儿子感到蹊跷,乘车回村询问。坨坨村的人说:“刚才还看见你爹来呢,背着铺盖卷,拎把镢头,往村外走了……”

老秋的儿子恳请村人帮他找爹。村人说俺们大家还紧着挣钱为儿子往县城买房呢,哪有闲功夫帮你找一个能扛着镢头下地干活的爹。

老秋的儿子很无奈,只好自己开着轿车四处找爹,找了半月,也没能找见;让电视台播放“寻人启事”,仍然没有爹的消息。

李自岐摄(与本文内容无关)

小张X长升任了 S 记。在 S 记位上干了不到几个月,因为贪腐问题被开除党籍,撸掉职务,关入大牢。老秋的儿子自感靠山不硬,胆儿小,平时处事谨慎,依然当着商业局长。

一天,省里一个电话打到商业局,电话中是位老年女人声音,她哽咽着对老秋的儿子说,张胖子快断气儿了,临终前想见老秋一面。商业局长压低嗓门说:“婶儿,俺爹到现在还没能找得见人影呢。”

电话那头女人的语气无比愤慨,说:“墙倒乱人推,墙倒乱人推呐。没想想你们的今天是谁给的。简直养了一群白眼狼。老秋过去跟老张关系那么好,那么铁,他啥时也变得忘恩负义了!”

听到这事儿,县民们纷纷议论:“世上还真有像老秋这般忘恩负义的人哩,啧啧!”

不久前,听人传说,老秋在山区找到当年老张曾将转移群众任务托付给的那位区干部。全国解放后那位区干部在部队当了将军。改革开放中期,从部队离休,用国家补发他的离休费买了树苗,捐献给曾经战斗过的老区,钻进深山搞植树。老秋找到这位将军,和将军吃住一起,共同搞起了植树造林。

对于社会上传说老秋到深山区搞绿化的事儿,老秋的儿子开始并不相信。后来,越传越神。有人还说,老秋在山上植树时曾看见过一位由医护人员陪护着到抗日革命根据地故地重游的老干部。老干部乘坐的轿车半道陷泥里了,司机和医护人员合力推不出轿车,司机到密林深处寻见了一位老人。老人答应得十分爽快,当走近轿车,瞅见车里坐的老干部后,突然喊叫肚子疼,说要拉屎。老干部透过车窗玻璃瞅见了,眼睛“唰”一亮,钻出轿车,上前紧紧攥住老人的手说:“老秋呀,总算见到你啦,真把我想死啦!”老人用眼角余光斜睨一下体态臃肿的老干部,毅然决然摇了摇头,说:“老领导,你认错人了吧,俺不叫老秋。”说完,扛起一捆树苗儿头也不回钻进了深山密林。当然,也有人传说,那位老干部不是张胖子,是另有其人。没有帮助推车的人也不是老秋,而是文革中曾被打断肋骨的另一位老人。此人见坐在车里的就是那年打过他的人,这才调头离开。更有邪乎的,说是有人见当官儿的坐轿车驶来,专门把山坡上一块石头磙落到路中间……

反正听到的都是传说,如果叫真,谁也不敢铁嘴钢牙出面做证到底有没有这回事。

真耶假耶,老秋的儿子着实搞不清楚。但总不能因为搞不清楚,就不去寻找失踪多年的爹了吧。更不能因为这件事而让大名鼎鼎的商业局局长在全县人民口中留下不肖骂名!为证明孝心,同时,也真心实意想找回失踪多年的爹,选个风清气爽的星期日,商业局局长亲自驾车开进太行深山区。

放眼四望,无边绿树遮住了山,盖满了岭,封严了沟,满目苍翠,郁郁葱葱,哪里能寻得见爹的影子。商业局局长登上山巅,双手捧着嘴巴,扯展喉咙撕裂嗓子呼唤:“爹——,你在哪里——”

四面群山传来“嗡嗡”的回音:“爹在哪里——爹在哪里——在——哪——里——”

李自岐摄(与本文内容无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