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蔡世远与清康熙府志

 金浦茶馆 2022-06-03 发布于福建

清康熙《漳州府志》,知府魏荔彤修,进士蔡世远纂。他们是重修府志的关键人物,携手共同完成了这项浩大工程。

   魏荔彤(1670-?),号念庭,直隶柏乡(今河北省邢台柏乡县)人。清代理学家、易学家、医学家。他12岁补诸生,后为内阁中书舍人,历任凤阳府同知、漳州府知府、江苏按察使等职。

蔡世远(1682—1733),字闻之,号梁村,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理学家,清代闽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福州鳌峰书院山长后成为乾隆在藩邸时的老师。官至礼部侍郎,乾隆追赠礼部尚书,晋太傅,诏令入祀贤良祠。

   近日拜读蔡世远作的《重修漳州府志序》(载四库全书《二希堂文集》)一文,获益良多,清楚了重修府志的来龙去脉。漳州有志,始于宋淳熙五年。宋嘉定六年、淳祐三年、明正德七年、嘉靖三十年、万历元年、万历四十一年,先后六次重修。这次重修府志,蔡世远是发起人和主要执笔者。以下引用他的原文,括号内的注释文字为笔者所加,以便于读者理解其背景。

    康熙庚寅康熙四十九年,1710春,柏乡念庭魏公奉命出守吾漳,时余在京邸蔡世远康熙四十八年中进士,选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公以治漳之政下询,余曰:“夫正己清操,抚民率属,公之本所学以措之治者,无待予言也。顾吾漳郡志,自万历至今,阙百年矣。此政事之大者,非公莫可。”公慨言曰:“是吾责也。”治漳三年,政洽民和,百废俱举。公已得其山川、户口、风土、人情、盛衰因革之大概。余时读礼家居康熙四十九年任鳌峰书院首任山长的父亲蔡璧,因病乞归回漳浦。蔡世远立即请假回乡省亲,半年后父亲病逝。父丧他在家守制,谓余曰:“京师所言者,今可以行矣。愿以相属。”予退而惨然不寐者久之……(虽困难重重,但仍奋然执笔)顾及今不修,后将益难,因与陈君石民、李君鳞苍、陈君少林、汪君嘉仲等,经始于癸巳康熙五十二年,1713四月公不惮搜罗,不惜縻费,凡九阅月,用就厥绪。甲午康熙五十三年,1714春,余以服阕入都,人物、赋役二卷,未及定稿,陈李诸君相与续成之。首末序论,以及义例传记,公又增损而润色之。是冬剞劂告成,公以书来属予序之。

蔡世远像

   蔡世远在序中还写道:维漳建郡,始于唐初,僻陋濒海,然山水峭冽,郁积雄奇,有宋朱文公(朱熹)莅郡以后,陈北溪(陈淳)、王东湖两先生亲承其统绪,道术既一,礼法大明;胜朝陈剩夫(陈真晟)、蔡鹤峰等,又起而赓续之;沿及明季,周忠愍(周玺)、黄石斋(黄道周)、何黄如诸公,气节文章尤岿然为天下望,流风余韵,至今犹存。吾漳人之不自菲薄也,得无望前修“前修,前代修德的贤士”而加励乎?且夫访古者考其山川,审时者识其风物,察变者详其沿革,官斯土者,虽千世百世之远,犹得按其宦迹姓氏而知其贤否。有所鉴于前,斯有所勉于后,而凡生斯地者,知科名爵位本不足重,要惟砥行修名者之得垂休光(休光,盛美的光华。韩愈:“士之能垂休光、照后世者”)于无既无既,无穷;不尽)也。是则公所以修辑是书之意也夫?

   魏荔彤于康熙五十二年春(1713)设局重修府志,康熙五十三年(1714)冬完成此书,书成后知府请蔡世远作序,府志于次年刻印刊行。蔡世远在序中不但写了重修府志的前因后果、艰辛过程,而且特别赞扬漳州建府以来众多杰出人物,“气节文章尤岿然为天下望,流风余韵,至今犹存。”表达吾漳人得望前代修德的贤士而更加自励。表示当官的要贤能,为百姓做好事,赢得好名声,青史留名。凡生斯地者,知科名爵位本不足重,要惟砥行修名者之得垂休光于无穷。士者应看淡科名爵位,要垂休光、照后世,这真是至理名言,值得士人及当官者践履笃行!

    重修《漳州府志》,当时的评价是:书成后朝野称佳。使官其地者有所借鉴、生其地者民风振奋。后漳州各县仿效府志,纷纷县志。

清初漳州府志版面(程艳斐供图)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府志详细记述了风行本地的功夫茶法。康熙《漳州府志》在卷二十六民风篇中写道:“近则移嗜武夷茶,……必以大彬之罐,必以若深之杯,必以大壮之炉,扇必以琯溪之箑,盛必以长竹之筐,凡烹茗以水为本,火候佐之……”。琯溪即平和县琯溪,亦称管溪。箑,扇子。炉、筐等用具也均在漳州府各地。功夫茶器具完备,十分讲究,很有漳州特色,茶喝得非常有功夫。

   茶必武夷,壶必大彬(后演化为壶必孟臣),杯必若深,这是明末清初功夫茶的三要素,在康熙《漳州府志》内已完美呈现。可以断定,这是全国最早的功夫茶文字表述!

      壬寅年端午于漳浦绥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