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高糖食物能预防低血糖?盘点低血糖诊治的4个误区!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22-06-03 发布于黑龙江

低血糖糖尿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危害并不亚于糖尿病,对脑细胞带来不可逆转的改变,甚至会导致脑水肿痴呆症或昏迷,严重时可威胁生命。在防治低血糖方面不少人走进误区,不妨来具体看一看。

关于低血糖诊治的误区有哪些?

1、低血糖就是低血糖反应

低血糖≠低血糖反应,前者只是一种生化指标,并不涉及到相关症状。血糖水平达到低血糖诊断标准,这被判断为低血糖。如果符合低血糖诊断标准,还出现相关症状,如明显的饥饿感、手不由自主的发抖、心慌以及出汗等,则被判断为低血糖症。低血糖反应是指血糖结果并没有达到低血糖标准,不过出现手抖和心慌等症状。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易出现低血糖反应,由于短时间内血糖快速下降,使得大量升糖激素释放,从而产生一系列反应。

2、血糖小于3.9毫摩尔说明是低血糖

不同的人群,低血糖诊断标准也有很大差异。对普通人来说,血糖小于2.8毫摩尔,则被判断为低血糖症;用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血糖小于3.9毫摩尔,则被判断为低血糖。

3、吃高糖食物能预防低血糖

不可否认,低血糖以预防为主。但血糖正常时不能随意吃高糖食物,以免导致血糖急剧升高。正确的方法是随身携带糖果或高糖食物,只要出现低血糖应立即补充;也可以睡觉前加餐,能防止夜间和早晨低血糖。一旦出现低血糖,还需寻求专业医生指导,优化用药方案。

4、有症状时才怀疑低血糖

血糖水平、下降速度决定低血糖症状,常见的症状有心慌、不停的出汗、手抖、明显的饥饿感和焦虑,严重时可出现抽搐和昏迷。然而,并不是每一个低血糖患者都会出现以上症状,尤其是病程超过5年的一型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因为神经受到损害,再加上感觉迟钝,无法及时感知低血糖,同时也易发生在夜间,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所以应勤监测血糖,不能忽略凌晨2-3点的血糖。

温馨提示

低血糖的危害远超于人们所想象的,所以需引起重视。发生低血糖时应立即监测血糖,口服15克糖类食物,必要时还需就医静脉注射葡萄糖液。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除了监测血糖外,还需做心电图检查,与此同时补充碳水化合物,避免引发心脑血管意外。

快速找到人体的各个穴位 <wbr>365篇

快速找到人体的各个穴位 <wbr>365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