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患者死亡竟因灌肠所致!护士被处理!

 修皮接骨匠 2022-06-03 发布于山西

案例是最好的前车之鉴。

澎湃新闻曾报道了一起医务人员在给患者行灌肠过程中导致其死亡的案例,事情经过是:

2018年11月27日,69岁的向xx女士因突发腹痛、排便困难,被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区中医院收治入院,经医生诊断为急性肠梗阻、冠心病、慢性胃炎。

11月29日,医院曾对向xx进行肥皂水灌肠治疗一次。据患者女儿回忆,此后5天,其母亲在医院进行打点滴、艾灸等“保守治疗”,还打了止痛针。 

12月3日,向xx病情恶化,转至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实施紧急手术。手术记录显示,患者体内的直肠已经破裂,破口直径约0.4厘米;出现弥漫性腹膜炎。术后,向xx诊断出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症状。 

12月5日,老人抢救无效死亡。


澎湃新闻从医患双方了解到,2019年3月,洪江区中医院和向翠英家属达成协议,由院方赔偿医疗、丧葬等费用共48万元。

后经该院院长证实,医院4名医护人员已受行政处罚和内部处分,其中主治医生被停止医师执业一年,免去外科副主任职务,取消三年内高级职称参评资格,扣罚3万多元,取消人才津贴;护士停止执业一年;值班医生被予以警告,扣除一年绩效工资;外科主任亦被警告并扣绩效工资。

灌肠这样常用的诊疗手段,为什么会因为操作不当而引发致人死亡的事故呢?

灌肠这项操作是临床医务人员经常要用到的诊疗手段,无论是基层医务人员还是大医院医务工作者都应该驾轻就熟。但老年患者是特殊人群,对其实施灌肠术,如果忽视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关键时刻容易酿成大错。

笔者根据临床专家的指导意见,整理了灌肠最容易出现的几种并发症:

根据灌肠目的,我们将灌肠可为保留灌肠和不保留灌肠。临床上用的比较多的是大量不保留灌肠,主要用于解除便秘、肠胀气;清洁肠道;稀释并清除有害物质以及为高热患者降温。

在实行大量不保留灌肠时,操作不当或其他原因可能导致的并发症包括:肠道黏膜损伤、肠道出血、肠穿孔、肠破裂、水中毒、 电解质紊乱、虚脱、肠道感染、大便失禁、肛周皮肤擦伤等。


不同的并发症,有哪些临床表现,该如何处理?


1、肠道黏膜损伤

临床表现:
肛门疼痛,排便时加剧,伴局部压痛;损伤严重时可见肛门外出血或粪便带血丝;甚至排便困难。

处理措施:
(1)患者肛门疼痛时,暂停灌肠。
(2)疼痛轻者,嘱全身放松,帮助其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疼痛剧烈者,立即予以对症处理,一旦发生肠出血按肠出血处理。

2、肠道出血

临床表现:
肛门滴血或排便带有血丝、血凝块。

处理措施:
(1)患者一旦出现脉搏快、面色苍白、大汗、剧烈腹痛、心慌气促,可能发生了肠道剧烈痉挛或出血,应立即停止灌肠并嘱患者平卧。
 (2)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腹部情况,如发生肠穿孔、肠破裂、按肠穿孔、肠破裂处理。 
(3)建立静脉输液通道,根据病情遵医嘱应用相应的止血药物或局部治疗。

3、肠穿孔、肠破裂

临床表现:
灌肠过程中患者突然觉得腹胀、腹痛,查体腹部有压痛或反跳痛。腹部 B 超可发现腹腔积液。

处理措施:
(1)立即停止灌肠并使患者平卧,同时进行抢救。
(2)立即建立静脉通道,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尽早手术。 
(3)给予吸氧、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4、水中毒、电解质紊乱

临床表现:
(1)水中毒者早期表现为烦躁不安,继而嗜睡、抽出、昏迷,查体可见球结膜水肿。
(2)脱水患者诉口渴,查体皮肤干燥、心动过速、血压下降、小便减少、尿色加深。
(3)低钾血症者软弱无力、腹胀、肠鸣音减弱、腱反射迟钝或消失,可出现心律失常,心电图可见 ST-T 改变和出现 U 波。

处理措施:
(1)一旦发生水中毒、电解质紊乱,立即停止灌肠并时患者平卧,同时报告医生, 进行抢救。
(2)立即建立两路静脉通道,为患者输注林格液体及 4%氯化钠注射液,以补充电 解质,运用甘露醇、呋塞米(速尿)以减轻脑水中毒。 
(3)给予镇静剂,以减轻患者抽搐。 
(4)给予胃肠减压,以减轻患者腹胀。 
(5)给予吸氧、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6)密切观察尿量和尿比重。同时向患者解释和安慰患者家属,保持镇静。 

5、虚脱

临床表现:
患者突感恶心、头晕、面色苍白、全身出冷汗甚至晕厥。

处理措施:
立即停止灌肠并助患者平卧、保暖,一般休息片刻后可缓解恢复正常;如与饥饿有关,清醒后给予口服糖水等;如休息片刻后未缓解,给其吸氧,必要时静脉注射葡萄糖等,症状可逐渐缓解。

6、肠道感染

临床表现:
腹痛,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的量、颜色、形状有所改变。

处理措施:
(1)根据大便化验结果和导致病微生物情况,选择适合的抗菌药物。
(2)观察大便的量、颜色、性状等的变化并记录。
(3)根据医嘱应用抗菌药物。

7、大便失禁

临床表现:
大便不由自主地由肛门排出。

处理措施:
(1)已发生大便失禁者,床上铺橡胶(或塑料)单和中单或一次性尿布,每次便后用温水洗净肛门周围及臀部皮肤,保持皮肤干燥。
(2)必要时,肛门周围涂搽软膏以保护皮肤,避免破损感染。

8、肛周皮肤擦伤

临床表现:
肛周皮肤破溃,红肿。

处理措施:
(1)皮肤破溃时可用 TDP 灯照射治疗,每天2次,每次 15~30 分钟。
(2)以外科无菌换药法伤口。

根据开篇的案例,对于老年患者,因为器官机能衰退且多合并其他疾病,其肛门括约肌松弛、耐受力交叉,相关人员在操作时除了密切观察老年人病情外,还要根据个体差异调整肛管的插入方法,减少患者痛苦,避免不必要的并发症。

来源: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