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端午记忆

 Olivia畅想生活 2022-06-03 发布于北京


每年到端午节,我都能回想起小时候的某个端午节,奶奶给我系五彩线、挂荷包和小扫帚的情景。我忘记具体是哪一年了,只记得那时候我还在上小学,之所以总是回想起那一年,是因为那一年多了小扫帚。往年是只有五彩线和荷包的,但是那一年奶奶好像特别有闲情,专门给我和堂妹都做了一把小扫帚。

奶奶说小扫帚是可以扫除百病的,小孩子当然很信以为真,所以格外珍惜地戴着。扫帚是用麻绳做的,扫帚头是染成的红色,扫帚把用五彩线缠着,非常好看,奶奶做成了挂饰可以挂在脖子上,总之这个礼物让我觉得既新奇又充满了神秘的力量。

荷包照例是用香草塞满的,散发出淡淡的药香,其实我并不是很喜欢,但在我的小时候,即使是不算好闻的香味也是很稀有的,于是我总是忍不住隔一会儿就要闻一下,然后在心中感叹真不好闻,但过一会儿还是忍不住再去闻一下。奶奶说香草的味道可以驱虫,并不是要我不停地闻它,可我就像被按下了开关,根本管不住自己。

五彩线是再普通不过的了,每年都有,所以也无法引起我格外的热情,只是默默等待着第一场雨的来临,便把它取下来丢掉。虽然当时并不觉得有多珍贵,可是在奶奶去世后,再也没有人为我和堂妹准备这个了,多少让我有些失落。如今想起来,我还颇怀念那种有人为我们精心准备这种仪式的感觉,作为小孩子,我们很被重视着,在大人眼中,健康长大,是我们最重要的使命。

端午节之前的几天,家里就会提前包粽子。比起吃粽子,我更喜欢闻粽子叶那种清新的味道,尤其是煮粽子的时候,清香弥漫了整个家,很令人陶醉。在东北,粽子没有很多花样,就是白粽加几颗红枣,煮好后它们就会被泡在冷水里,吃的时候剥了叶子蘸白糖,那晶莹的糯米被挤压成一个三角锥型,对我来说美感大于口感。我对粽子并没有很深厚的感情,只是在过节时应景吃几个,大概是觉得只有甜味有些单调,并没有什么丰富的层次。倒是后来离开东北,尝到了咸的粽子,才发现原来粽子也可以这么好吃,我最喜欢肉粽和蛋黄粽,每次吃都停不下来。不过因为现在买现成的粽子很方便,家里人也不亲自包了,一家人围在桌前包粽子的情景大概也只能停留在儿时的某个午后了。

端午节是一定要怀念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小的时候总想不通他为什么要投江。奶奶说人最受不得的不是苦,而是委屈,想必他是受了很大的委屈吧。到了初中的时候,我也知道了他说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渐渐地也稍微理解了他的痛苦,虽然我们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到历史中的人物,不过我却始终认为好死不如赖活着,活着才有希望啊,死了就什么都没了,大概只能获得解脱。为什么坏人就那么顽强,无论自己活得如何不堪,都能继续苟活着,而这样清高的人却无法忍受世间的污浊呢?这一点顽强,还是值得学习的。就像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草,顽强到让敌人觉得摧毁你都是在做无用功,那不是很好吗?

现在传统节日的仪式感正在渐渐消失,不知道是我们太忙碌了还是觉得这些都没意思了,总是没有再精心准备过了。今天我给两个孩子的手腕都系了五彩线,我对他们说要等下雨那天才可以摘下来,哥哥和妹妹都觉得很好玩。明年我要给他们多准备点好玩儿的,比如香草荷包,至少这些小玩意儿能让他们在长大后还怀念起儿时的端午节。

端午安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