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30年前,状元王容奏请皇帝准修族谱,来看看皇帝怎么说

 泮溪别馆 2022-06-03 发布于江西

830年前,王容奏请皇帝准修族谱

李超平



 族谱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它是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产物,汉代时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开始频繁,使族谱文化也流传到全国各地。汉时期社会上出现有《周官》《世本》等谱学通书,继而又出现了《帝王年谱》《潜夫论·志氏姓》《风俗通·姓氏篇》等谱学著作。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族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魏晋时期,编撰谱牒的主要目的是维护门第,由于门第与选官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往往由官府组织编修谱牒。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更从官方流行于民间,以至遍及各个家族。因此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宋代的族谱是在一片废墟上重新建立起来的。唐末五代的战乱,使原来记载士族门第高下的谱牒都化为灰烬,而在战乱中崛起的新贵,往往因为自己原来的门第并不高,也不愿提及自己的先祖,重修谱牒。由于没有谱牒的记录,家族的世系开始变得模糊不清,因此又重新兴起,并逐步形成了分别由欧阳修、苏轼各自创立并命名的两种修谱范式。

 宋代修谱关注的重点在于“尊祖、敬宗、收族”,在于鼓吹“尊尊亲亲之道”的伦理道德教化功能。由于与选官没有关系,官府自然不再过问,因此宋代以后都是私人自行修谱。随着家谱政治功能的消退,家谱逐渐从官府、从世家大族走向了普通百姓。

 湘乡永乐王氏主要聚居于今金石镇,始祖王仝,五代时为楚王马殷指挥使,奉诏征梅山蛮,乘胜逐北,孤军无援,作《绝命词》殉节其地。诏授司徒,葬安化归化乡。第19世王容,字南强,又名南涧,号希颜。宋淳熙六年(1179)选拔,七年(1180)举人,十一年(1184)进士,十四年(1187)状元。官至议政大夫,礼部侍郎,追赠银青光禄大夫,从祀乡贤祠。著有《光宗日历》《光禄大夫集》,俱载邑志。隆兴元年十月初八日生(1163,11,5),开禧二年十二月十九日卒(1207,1,18),得年44岁。葬宁乡乌江天马山,乾山巽向,有图。配胡氏,诰封夫人,宋乾道元年八月十六日生(1165,9,22),嘉定五年九月十八日殁(1212,10,14),得年48岁。葬长田塅鹤形。副室马氏,丞相女,没葬未详。

 王容之子玠,宋庆元(1195-1201)举人,淳熙六年己亥八月初九日生(1179,9,11),宝庆二年十一月初六日殁(1226,11,26),年48。葬父墓下。配唐氏,子廷资;继配刘氏。

王玠之子廷资,宋绍定四年(1231)举人,绍熙四年八月十九日生(1193,9,16),宝祐二年十月初九日殁(1254,11,20),年62。配汤氏,子二:志韶、志涵。

 《永乐王氏七修族谱》(忠文堂1933年修)中保存的数篇文献表明,王容主修本族首修族谱前,曾专门上奏皇帝请求允准,这在新世纪的当下,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在当时,虽为数不多,但并非个例。

 王容与皇帝就修撰族谱的良好互动还表明,当时官方正在逐步放松对民间修谱的管制,而且因为王容的状元身份,皇帝还特意以他的名义赠序一篇予鼓励。现尽量按原貌予以整理,以飨读者。文献除个别注明出处外,均辑自该族谱。



图片

位于湘乡市金石镇的古银杏树,传说为王容手植。



表二篇

奏请敕修族谱表

 礼部侍郎臣王容诚惶诚恐稽首顿首谨奏:

 为请命勅辑家乘,上昭文化,下恤私情事

 窃维奉昭明之祀,义重尊亲;垂配享之文,礼隆报本。爱吾亲,推而天下各爱其亲。敬吾祖,率之伦类知敬其祖。故大化翔洽,势若鼓之随桴;圣治旁孚,情如风之偃草。虽下土故老,安望假不匮以推仁;但薄海承流,谁不念本源而思赴兹?盖伏遇陛下孝治天下,义正万方。读从来所未读,艺苑增辉;修前此所未修,名山启祕。睿鑑精明,照物类西秦之镜;纶音儆觉,导迷同南指之车。复颁圣谕,申饬彝伦。俯念贤愚贵贱之难,齐亲爱各异于厥性;修短多寡之异,致忠孝各笃于所生。佩九重达孝之心,神伤秋霜春露;推一体同仁之谊,志切木本水源。即邃谷荒郊,过化若出自天性;矧垂绅搢笏,炙光必倍为感兴。臣容俎豆虽闻,显扬未逮。幸际昇平之会,得邀登进之途。殊遇渥后昆,效凫趋虎拜者百世;余光波前代,洒龙章凤篆者一人。欲集家乘,仰期俞旨;琐陈世及,上渎宸聪。

臣发源周室,递衍星沙。鼻祖王仝,不惜捐躯殉国;嗣而周士,曾为荡寇宋廷。或染翰西林,荣分部署;或牧民南郡,绩载汗青。置义学以育秀良,为国家栽培元气;捐汗积以充军饷,激战士大建边功。世代相传,盛衰迭易。在盛世密下,珊瑚固不欲珠遗蚌隐;乃穷簷幾穿,铁石终难免玉刖龟投。臣容父书徙读,常勤子夜青灯;帝鉴在兹,窃幸甲名黄榜。但荣其身而不念其祖,何颜效趋跄于陛廷;请于国而始辑于家,益足验恩波之广被。虽人世不无编修,不过循为故事;即先人代为註录,尚得视若虚文。故敢冒罪陈言,伏望宠颁巽命,尚怜丹悃,曲赐矜全。行见露华浓处,前人神舞蹈于泉台;天语传时继起,争鼓吹于盛世。死当结草,生则衔环。臣容无任瞻天仰圣,激切屏营之至。谨拜表称请。以闻。

谢表

 伏以帝命辑家乘,必令前有征而后有信;王言弁谱首,卒俾死者感而生者荣。龙楼诏下,响传月窟仙韶;凤阁颁来,巧夺天孙绣口。荣分东壁,光映南離。礼部侍郎臣王容诚惶诚恐,稽首顿首上言:

 窃维赐谕褒美事,见天宝年间;召对殷勤人,集延英殿上。禄其贤官其能,不过一身之宠渥;用厥长弃厥短,徒充百尔之趋跄。窃思人有身,当思身之所自出;身有本,难忘本之所由来。倘不厘清既往,何以昭示来兹。然则家乘之攸关,实与国史而并重。第以一时之曲笔,掩千古之公心。在国不无是史,饰孤陋之狐疑,怂后人之蠡测。在家信有其人,于是持论持断见落偏私,传信传疑卒归影响。至曲河不实注历代,手携风电而飞;若汾阳之徒傍他门,身从日月以起。支流日析,则司其入者岂皆脉络分明;兼以事迹时湮,则主其出者难免一体异视。甚者假凿落以饰陶匏,卒见浮光掠影;至若逸邑乘而疑传述,忍令玉泣珠遗。或志其人而削其传,而湮灭依然;或溢其实而艳其名,而依违如故。不自日渺见寡闻,作述难凭臆见;即讬云时移势易,摭拾出自心裁。是由考核之不精,历数传而委诸陈迹;亦由钦定之无自,不旋踵而惑志新闻。未有阐微彰往,顿教泉扄觐天颜;征信阙疑,务令家乘同国史。兹盖伏遇陛下,因心作则,推己及人。频加异数,光来黼座之褒;波及前人,俞允容台之请。金章洒处,以光一氏之宗祊;玉玺颁时,命作千秋之信谱。群昭群穆,钦遵睿鑑之区分;作孝作忠,拱向宸章而思奋。仰观天藻,拟诸李大亮之赐书为已多矣;俯沐皇恩,较之唐明宗之頞闾幸更倍焉。统已往之衣冠,神切扬休于虎拜;举将来之嗣续,情驰有道之龙颜。臣容有怀踊跃,莫罄赞宣。捧一人之法制,维新家之珍,竟等国之宝;垂千载之章程,不替培其本,自足达其枝。伏愿宠颁一姓,协和万邦。池头染翰多士,定奉为楷模;编内文华奕懻,不虑乎追蠡。将见教化覃敷,世济雍熙之盛;人文蔚起,代承率育之方矣。臣无任瞻天仰圣,激切屏营之至。谨拜表称谢。以闻。



图片

位于湘乡市金石镇的状元塔



附二篇

宋光宗敕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敕尔礼部王容,窃念人生于天,身本乎祖。家而敬祖者,出必敬君。览尔请词恳切,无非仁孝之克宣;世系递传,足验渊源之有本。命阁臣弁诸文序,钦兹朕命;锡尔玺书,以光编帙,且旌后人。特谕。

宋光宗御赐谱序

朕抚兹九有,每默然告苍穹会生良弼,以佐理太平。谆谆于上天者,无非为吾民请命也。但良弼之生不偶,而国家之养育当先。故寿考作人,莫要于培士气。然思士气之培,又莫要于敦根本也。根本者,人身之所自出,即生人之祖若宗焉。使世际盛时而不急急于根本之地,将根本既拨,而欲其枝叶之茂也,顾不难哉。因念人无贵贱,大本皆同,世无古今,而尊亲则一人而有族,幹而枝,枝而幹,参差不齐,固不可以无谱书矣。谱也者,谱其造端斯土之祖也,谱其祖之子孙支派世也。且谱其祖所以尊尊,谱其祖之子孙支派世及,所以亲亲也。夫亲亲而仁民,仁民又由于尊君之积而流者,实本于根本之扩而推焉,然则根本地顾不重哉?有礼部侍郎容,请命修辑,朕甚嘉其能敦根本。迨按:厥世系源发于周灵王后,固先王之苗裔,派衍于王仝。忠于王室者若而人,显于仕版者若而人,且植世德者又若而人。夫谱不论其人之众寡与其代之显晦,皆不可无,况其众且显哉?盖容今日之通显,罔非祖脉之钟灵。容之修谱也,是即容之亲亲也。容之请而后修也,是即容之所以尊尊而亲亲也。而尊尊以之仁民也,何有将举朕之夙昔默告苍穹而生良弼者,虽不耑望于斯,而又未尝不厚期于斯矣。朕以言弁谱首,匪惟为一家劝,且欲为天下不知根本者劝也。是谕。

皇帝

大宋绍熙四年癸丑(1193),秋九月序



图片

族谱记载王容墓所在地宁乡坝塘镇金洲村19组状元山近景



外一篇

易氏族谱序①

 旷览前代誌藉,族谱一书甚多,间以质天下名士。新安朱子②谓:“唐以路氏为正,宋推吕氏最精。余同乡、太原山斋先生③退官故里,纂修家乘,自云本欧庐陵④、苏眉山⑤两君子而折衷之。”嘻!何两君子之谱学不概称于世,而独赏于山斋先生也?语云:“见泰山者,轻土壤;羡河海者,忘细流。”⑥两君子以文章冠世,著作汗牛,此学深精宜人之称尚不置,即于先生是编,不过著作万一之数,传家故物,余非忝乡好,讵易得而窥其胜哉。闻之苏云:“俾子孙知所自来也已”,足欧云“远者不可知法,在自近者叙之”之二说者,恐未免鉴前代牵附之失,而务从其简者也。

兹由易水迁太原,迁浏阳之太湖,太湖迁太和、庐陵、宜春,转迁宁乡、长沙,历历可据;其人自周受封锡姓,若恺,若晋别驾雄;若唐状元重、重之从弟亮;若刺史赟、纯孝延庆;若仁福、万年,进士若云从、友仪、友信、仲岳、仲荣,欢、邦、述、达以下,班班可考者,未尝不详。而其世远年湮,人往风微者,又未始不略,昭实纪信,中正无偏。从前之流弊一洗已空,后起之仁风方兴无量。彼二君子之学,将欲垂之久远,俾天下后世知所则俲,非有先生之折衷,遽尽善欤。至新安所称路、吕,未目击其手著,不知有合于斯否。后之学者,苟有尊祖敬宗之意,亲亲收族之心,法是编而行之,夫固尽伦尽制,无可遗议者矣,又何论出世之先后哉?

南宋嘉定四年(1211)辛未春,状元、累官侍郎、宁乡县王容序⑦

诗二首

王容:殿试谢恩诗

天上催班晓色清,五星伏尽极星明。奏章读彻三千字,胪唱传来第一声。质实两言虽朴语,始终大概悉真情。圣恩浓厚难图报,誓竭愚忠毕此生。

陈傅良:送南强先生赴绍兴签判

词章行天下,嘉赖二百年。甲科至公卿,谁敢谓不然。有人妄谋孽,一世所弃捐。我亦欲护短,讳不言幽燕。汗简在吾后,覆车在吾前。

人人尊孔孟,家家诵诗书。未省有宇宙,孰与今多儒。儒者道儒砥,岂其自崎岖。申以黄老废,贾以绛灌疏。汉家尝纷纷,故尔门户殊。

 历官如历阶,越尔多所伤。奈何坳塘水,持绠万丈长。谁无斯世方,乃此袖手旁。永夜泪不禁,仲尼故皇皇。又闻虽小鲁,乘田问牛羊。

 闻之浙河东,见之湘水南,未归却相送,既喜复不堪。行矣乞自便,帅幕或可参。君方乘日长,勉为朝停骖。我池有螃蟹,我园有黄柑。



图片

《永乐王氏七修族谱》所载王容墓图



 注释:

本文分别载国图藏《浏阳易氏族谱》(忠思堂)卷一,宁乡《瓦子田易氏续修族谱》卷一

 朱子,即朱熹。

 王容的表兄易祓,号山斋,宁乡人。【后段为误入】。生于明成化四年1468,卒于嘉靖十八年1539,年72岁。弘治六年(1493)进士,为户部主事。历迁江西左布政使,宸濠侵夺民田,民立砦自保,宸濠欲兵之,岳持不可。后为李梦阳所评,夺官。世宗初,起抚江西。寻召为大理卿,数有忠谏。迁兵部左侍郎,以议大礼乞休去。著有山斋集二十四卷,莆阳文献十三卷,列传七十五卷(均四库总目)并行于世。

 欧庐陵,即欧阳修。

 苏眉山,即苏轼。

 典出秦朝李斯所著《谏逐客书》: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王容此序,分别为两支同宗易氏族谱收录,其落款中记其籍贯为宁乡,应系后世修谱时失察所致。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