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三虎医案——皮肤黑变病验案

 火帝养生_WSH 2022-06-03 发布于云南
患者女教师,33 岁,2015 年3 月21 日就诊。皮肤瘙痒1 月余,诉已多处就诊未效,突然想起2012 年曾因皮肤问题,就余诊治效果不错,乃前来求治。皮肤瘙痒事小,皮肤黑变事大。复习病案:2012年初,因全身瘙痒,皮肤黑斑,面部尤甚,已经十年余而就诊。2011年11 月病理检查显示: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基底层色素颗粒细胞增生,真皮层可见浆细胞浸润,诊断:皮肤黑变病。刻诊:全身发黑瘙痒,热时痒甚;皮肤干燥,面部散在黑斑;月经量少,腹痛,大便次数多;纳可、寐差,小便调;舌红,苔白,脉细。既往有慢性咽炎史。辨证:内有干血,瘀血内阻,肺胃有热。处方:大黄蛰虫丸加减。方药:大黄3克,甘草6克,杏仁12克,桔梗10克,赤芍30克,生地20克,虻虫3克,水蛭12克,防风15克,生石膏30克,红花12克,知母12克,白芷12克,牡丹皮12克,桃仁12克,蒺藜30克。随后就诊中曾加减变化:凌霄花12克,桔梗12克,牛蒡子12克,玄参15克,麦冬18克。
患者从2012年3月服用此方治疗至9月,皮肤色黑、身痒问题均解决,随后未复诊,直至今次来诊。现皮肤瘙痒再发,详询病情,考虑舌脉表现与前相同,乃再开前方七剂。    
按语:本案抓住瘀血内阻和肺胃有热、血热生风的关键病机,以经方大黄蛰虫丸为汤剂,加清肺胃、凉血息风之药,主次相宜,和缓以取效。    
袁炳胜按:地之五味入口,传于胃肠;天之五气入鼻,通于心肺;故人者,禀受天地之气,外与天地之气相应;内而脏腑阴阳之变,亦可因经络气血,而动见于皮肤毛窍爪甲。今此案患者皮肤黑斑,遍布全身,干燥瘙痒,是瘀血阻内,不荣于外,皮肤失于煦泽矣。热则痒甚,是瘀久生热,热而兼风,风在血分,流于肌表故。月经量少、腹痛,舌红、脉细,皆为内有瘀血之征。病理检查亦提示: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基底层色素颗粒细胞增生,真皮层可见浆细胞浸润等表现(即此病理结果,可从瘀、从热、从皮部失养之虚看)。故以大黄蛰虫丸以下瘀血、破癥积,清肝热,宣肺闭,益营阴,润血燥,并甘草和诸药,通十二经,内调脏腑阴阳,外和营卫气血,以下瘀血与通经络同施,以通为补,标本兼治,服药半年而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