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Kindle要走了

 百年张裕88 2022-06-03 发布于湖北

Kindle要退出中国了。

Image

Kindle是电纸书阅读器,硬件上小赚一笔钱。后续可以继续售卖电子书产品,内容上大赚第二笔钱。

现在要退出,我猜主要是商业原因,跟政治啥的没太大关系。

毕竟,愿意读书的人很少,愿意花钱读书的人更少,愿意花钱读电子书的人少之又少,其中很大一部分还主要看网络小说,跟切屏缓慢的墨水屏不搭调。

这市场本身就没多大。

然后在这狭小的领域里,还趴着一堆来抢食的豺狼虎豹——国产的电纸书如何,我不了解,但自从买了个华为平板,我就再也没用过kindle。

以我个人的体验看,kindle已没有任何吸引我的亮点:

一,护眼。按理说是优势,但我玩起游戏来十几个小时都不怕眼瞎,看书几个小时又有什么好护的,不重要。

二,书籍内容多。这个么,我觉得就那样。不只kindle,微信读书之类的所有提供电子书的产品,我都觉得内容不足——不是说他们做得不够好,而是我总能在些稀奇古怪的书上产生阅读欲望。比如三十年前只出版过一次的书,常规渠道搜不着是正常的,我又很想要。结果真想看书还得自己找,没差。说起来,kindle电子书的价格往往跟实体书一个量级,对中国消费者来讲也没那么好接受。

三,耗电少。当年要坐二十个小时火车回老家时算得上大优势,后来舍得乘飞机了,平板的电量就已足够。

四,耐摔。Kindle看起来就很硬,可以随便丢。平板没舍得,确实扣分。不过我是个随意的人不是个粗暴的人,基本不会乱丢东西,没影响。

五,阳光下不影响显示。大学期间在各个教学楼间移动时很有用,现在基本不出门了、出门在阳光下的时间也很少,价值就变小了。

六,功能少,让你专心看书。这个对我没啥用,反正想专心看时用手机也专心看,不专心时用kindle也照样干别的去。

另外,电纸书没法提供纸质书的阅读体验。文字显示上基本可以,但厚度、触感和气味不行。你还别笑,这些感受确实能帮读者提供特殊体验甚至增强记忆。

可见,即使对我这种愿意看书、愿意看电子书还愿意付费的人,kindle的吸引力都没多大。

其他人里,我猜还会有愿意使用但不怎么懂电子设备的人,想看书却不知道怎么找怎么放进设备。一般不难解决,但是很多人确实解决不了,那也就难以享受电纸书的乐趣。

这东西是门槛低、竞品多的小众产品,纯粹商业上的理由也足够它放弃中国市场。听说早些年曾有一段时期销量惊人,显然只是一时风气,并不代表长期需求真有这么旺盛。对大多数人来讲,用手机看书看视频就够了,都用不着买平板,何况并不便宜的电纸书?

====

主观幸福感,按理说很重要,但对我这类人却没什么意义。反正不管过得有多好,我们都会立刻习惯并要求更多,幸福感只会是微弱且短暂的,没啥用。

所以只要少点痛苦就好,幸不幸福无所谓。

对我这类人来说是性格问题,但其它性格的人也完全可能处于相同的境地——国外的朝鲜人,国内的西藏人,其主观幸福度很可能比一般的都市白领高得多,难道大家伙儿就能采取相同的策略去追求幸福么?

很难,毕竟从小生活的环境有巨大差异。

你没法真正接受让他们幸福的那些重要元素,而你在乎的那些幸福元素又不能通过模仿他们来获得。比如我奶奶不识字,我外婆是知青。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看,我外婆都享受了更多的供应,然而我奶奶显然比我外婆快乐得多。作为纯粹的乡下人,她的各方面需求都非常低,十分容易满足。可就算有了这么个榜样,我也还是没办法向她学习。生活方式的背后是一整套匹配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旦定型就万难改变。不来点“死里逃生”级的传奇际遇,那就一开始什么样,一辈子什么样,根本改不了。

认清了自己不可能幸福的事实后——应该不少人都跟我一样,做不到知足常乐,我的侧重点就变成了“回想起来不后悔”。以我的人生经历来说,最不后悔的事从来不在于享受了什、很快就习以为常理所应当,而在于让我取得了实质性收获的那些过程。我喜欢打游戏,回想起来往往自责,当时要是多花点功夫在正事上可能会更好。要是想起那些让我迈步前进的过往,则会感到无比的庆幸,多亏当初迈出了这一步。

那么,要做什么就变得很清楚了——前进,不断前进!管你幸福不幸福,继续前进!不断前进的人生,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