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的燕云十六州有什么重要的战略意义?

 长弓有心 2022-06-04 发布于广东
文章图片1

燕云十六州,对于这个地名,听起来还是比较耳熟的,毕竟是中国古代的战略要地,燕云十六州放到今天的主要范围是指现在的山西和河北省北部、北京和天津市的全部,而在当时是指燕、蓟、瀛、莫、涿、檀、顺、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等十六州。

这个燕云十六州是在公元936年,当时五代十国之一的后晋为了向辽国皇帝表忠心,希望获得辽国的支持,所以后晋太祖石敬瑭向辽太宗耶律德光称自己为“儿皇帝”,同时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国,从此燕云十六州成为辽国的势力范围!

从此处看,貌似跟宋朝没有任何关系,那燕云十六州怎么就成了北宋王朝的遗憾之地?

文章图片2

燕云十六州的战略地位

1,隋唐时期对此地的定位

众所周知,隋炀帝花了六年的时间开通一条运河,在当时叫做“隋唐大运河”,而这条大运河在北方的终点便是涿州,乃燕云十六州之一。

而杨广在完全开通此运河之后,便集结113万大军向高句丽发起进攻,其中隋朝大军集结的位置也是涿州,而这个军事行为让很多人无法理解。

因为隋朝当时还跟突厥打仗且落在下风,而这边又跟高句丽干上了,这个迷之操作根据史书记载,隋炀帝之所以讨伐高句丽,是源于高句丽侵略辽西并且勾结契丹和靺鞨,所以隋炀帝此场战争的主要军事目的是要稳固燕云地区,然后伺机进占辽东辽西等地。

文章图片3

而唐朝武周时期,燕云地区周边兴起了突厥和契丹等少数民族势力,当时的契丹以李尽忠为首等人就在营州发起叛乱,这场战争先是契丹赢了,后又因为契丹的附属势力奚人行背叛之举,导致契丹的军事行动在一年之后告败而忠。

这个营州属于燕云十六州的外围地带,这次叛乱进一步告诉唐朝和武周政权,需要加倍重视燕云地区的战略地位。

但是即便很重视也是会有变数,所以到唐玄宗时期,就在此地发生了安史之乱,安禄山就是驻守此地的节度使,手下拥有15万大军,虽然安禄山作为唐朝的驻军发生了叛乱,但是也侧面反映出唐朝对此地的重视。

由此可见,燕云十六州在隋唐时期就随着战争局势的变幻而越来越被中原政权的重视,最后成为一块兵家必争之地。

文章图片4

2,燕云地区在宋朝的战略作用

其实燕云十六州早在后周柴荣率领军队夺回过两州之地,但很快就因为实力问题丢失了。

等到北宋太祖皇帝赵匡胤从后周手中夺取政权之后,也一直在想尽办法把燕云十六州给夺回,就连花钱买回的想法都有过,接着后来的赵匡义也发动北伐战争希望夺回燕云地区,但是最终结果还是失败。

直到宋真宗时期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就此为了本国的国力发展而轻动干戈,加上从这时起宋朝的军事实力已呈下降趋势,所以后来没有在此地发生大的军事行动。

文章图片5

因为如此状况,北宋的叶隆礼在《契丹国志》书中说:“幽、燕诸州, 盖天造地设以分藩、汉之限, 诚一夫当关, 万夫莫前也。”

与此同时,契丹(即辽国政权)以燕云地区为“长城”,死死地盯着北宋,想伺机拿下北宋;女真族的金国政权更是准备以燕云地区为跳板入主中原。

因此,燕云地区在北宋的军事战略地位已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以燕云十六州游离在宋朝政权之外,是北宋王朝永远的遗憾!

文章图片6

3,金、蒙古两国对燕云地区的战略利用

金国乃游牧民族之一女真族建立的政权,也是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之一,更是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代表性政权,北宋和南宋称呼的来源就是因为金国。

金朝对于燕云地区的战略利用是非常之到位,先是联合北宋逐步蚕食掉契丹族所建的辽国,接着找借口从燕云地区南下中原,于1125年发动灭宋之战,最后是兵临北宋首都开封城下,因为北宋将领李纲死守导致金国久攻不下,所以金宋两国议和。

但是在公元1126年,金国太宗皇帝又找借口发兵,最后是俘虏北宋徽宗、钦宗二帝和北宋诸多皇室成员和要员大臣,史称靖康之变,至此宣告北宋灭亡。

文章图片7

但是金朝也许早已注定,逃不过被更强的存在灭掉的命运,在短短几十年之后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国所灭。

但是蒙古帝国灭掉金国之后,他本人没有想着入主中原享受以往皇帝的生活,反而把中原地区交给手下的大将-木华黎管理,成吉思汗继续带兵往亚欧大陆更远处征伐。

这位木黎华被成吉思汗视为自己的“手臂”,被认为是蒙古帝国自成吉思汗之下的四杰之一,他在中原地区的经略之后,最看重燕云十六州,因为燕云地区是连接江淮、蒙古高原的战略要地且地理形势险要;

同时又居天下之中可受四方朝见,木华黎认为燕云地区是一个非常适合经营天下的建立国都的场所。因此在后来的元朝,忽必烈就是在烟云地区建立元朝大都,以此为核心经营1000多万平方公里的宏大帝国。

文章图片8

4,明清两朝为何也重视燕云地区

公元1368年9月14日,由朱元璋的头号战将徐达带领明军攻入元朝的大都,元顺帝闻讯而逃,至此宣告元朝灭亡。

但是元顺帝自己并没有死亡,反而逃脱了,跑到漠北草原上继续称帝,史称北元政权,从此开始,北元一直不曾忘记继续针对明朝,希望伺机重新夺回中原的政权。

从1368年逃亡开始,一直到1389年,北元与明朝连续发生战争,朱元璋皆是以燕云地区为跳板与北元周旋,终于在1388年蓝玉在捕鱼儿海(现在的贝尔加湖)彻底击垮北元军队,从而让北元皇族失去了在草原各部落的统一大权,从而宣告北元政权告终。

文章图片9

而且后来的明成祖朱棣继续以燕云地区为基点,多次御驾亲征北伐大漠草原各部落,从而让明朝的疆域更为广阔,加上朱棣把首都从南京迁至北京,明朝彻底把燕云之地作为自家王朝首要重地。

甚至可以说在这一刻的明朝,把燕云地区的战略地位上升到前所未有之高度,可视为明朝的国门,若是明朝真的失去此地,就会宣告明朝的灭亡。

清朝的首都依然在北京,虽然清朝把草原各部落都笼络跟随着自己,但是依然有反心的存在,所以清朝对于燕云地区的重视一样不会弱于明朝。

文章图片10

燕云地区为什么有如此重要的战略意义

1,易守难攻的天然地势

因为燕云地区拥有太行山和燕山为主的连绵山脉,这些山脉如同一道天然屏障,正因为这个保障。

所以早在秦始皇时期就已经在此修建长城,让北方草原上和东北关外的游牧民族难以进犯,特别是这些游牧民族的主要兵力是骑兵,骑兵对于平原地带肯定是强大无比,但是面对绵延的山脉只能是望洋兴叹。

燕云地区除了山脉的屏障,在山脉之下,更是有着桑干河和巨马河,这两条河流又可以作为抵御游牧民族铁骑的第二道天然防线。

文章图片11

尤其是古代的冷兵器作战方式,利用江河作为战略屏障,其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比山脉还要重要,因此北宋在失去燕云十六州之后,即使前期军事实力很强的情况下依然输多赢少。

加上还有金坡关,居庸关,古北口,松亭关及渝关,这五个关口又是另一种保障。

所以,游牧民族进犯中原本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因为后晋皇帝的这一举措,让燕云十六州轻松地给了游牧民族的政权,这样给之后的中原政权带来无穷的伤害。

文章图片12

2,经济和补给要地

首先,用现在的知识来分析,燕云地区主要处在北纬 39°~ 41°之间,又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还位于中国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交界处,拥有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所以让燕云地区非常适合发展农牧业。

因此造就此地农牧业在当时非常发达,所以燕云地区号称良田万顷,其中幽州地域更是有着“天府之国”的美誉,同时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燕云地区一直是古代中国农业最发达、经济最繁荣、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属于经济发展要地。

其次,燕云十六州地区的另一个重要作用,乃中原地区重要的战马培育基地。游牧民族敢于虎视中原,就是因为自己的骑兵战斗力强大,所以中原地区的政权要想与游牧民族一较高下,组建一支强大的骑兵是至关重要的。

燕云十六州之所以是养马要地,主要是因为肥沃的草地和崎岖山路,既能好好养马,还能好好地驯马,所以失去燕云十六州就是丢失一块养育强军利器的要地。

文章图片13

3,军事和政治双重意义

首先,元朝之所以把自己的首都建立在燕云地区的了,就是因为元朝大都所在地比起以前的长安或者其他地区更方便作为运送物资的终点。

这样既能把集中的物资供养元朝大都,又能在战时通过大都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调配。

其次,既然中原地区的政权知道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性,作为游牧政权的领导者也不傻,所以燕云十六州是兵家必争之地,哪一国拥有此地,哪一国就能更好地实行自己的政治意图。

因此燕云十六州的军事地位和政治地位是同等的,而且军事和政治从来都是并行的。

文章图片14

可以看尽华夏千年兴亡

纵观华夏历史进入封建社会开始,华夏民族的王朝一直是在与周边的少数民族进行战斗,特别是发展到隋唐时期,强大的少数民族的政权不再是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而是几个独立统一的国家,所以燕云十六州在那一刻成为至关重要的所在。

经历隋唐盛世、五代十国乱世,再到两宋和辽金蒙古的多政权并列时期,然后再到元朝,都是因为失去燕云十六州这个战略要地,导致中原华夏政权如同失去“国门”。

游牧民族的政权想进攻就进攻,想撤退就撤退,本来是中原华夏政权的屏障变成游牧民族的军事依仗,所以才会让中原华夏政权陷入长久的困境而难以自拔。

当然,如今已是21世纪,华夏代表着中华民族所有人,不分彼此!

文章图片15

总而言之,燕云十六州是宋朝的遗憾,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宋朝以此为借口,掩盖自己军事实力的遮羞布。

这个燕云十六州的丢失,直接关系古代中原华夏的兴亡,让当时的华夏政权只能为之拼命地守卫,但是终究会有乏力的一天,一旦如此,中原的华夏政权只能听天由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