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幸福”的定义,表面上看来是因人而异的,但当今社会绝大部分人都会认为,只要有钱了就会幸福,所以大家都在拼命地搞钱。其实我想说:“幸福和钱多、钱少,没有必然的联系。”我知道我的这番言论,很大可能无法让人们产生共鸣,反倒会有否定、甚至反感的人。但我想请大家认真地回忆一下:时至今日让我们最开心、最幸福的时刻,都是哪些瞬间?你把“它们”,按照幸福度高低的顺序一件一件写出来,只要你能想起来的、统统都写出来。当你真的如实地把它们写完之后,你会对自己写出来的内容惊讶不已!因为,那些幸福瞬间里,很少会有和钱有直接关系的事情,即使有那么几件看似和钱有关系的幸福时光,当你进一步剖析之后,也会发现,其实“钱”只充当媒介的作用,真实的幸福感并非来自金钱!我们又反过来思考一下,那些比我们有钱的富翁、首富们,难道他们只因为钱多的几辈子都花不完,每时每刻都处在极度幸福的状态吗?肯定不是的,他们也会和我们一样,有着自己的苦恼、忧愁,也会经历无法获得的失落、挫败、甚至接近崩溃的时候!所以事实上,财富的多寡和一个人的幸福与否,是没有必然的联系的!这三个准则,和孔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体意思相差无几。但这“三坚持”,有非常严肃的排列顺序,那就是你一定要把大部分精力和时间,用来做你喜欢做的事情上。最佳的状态就是,你成功地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自己的理想目标完美统一起来,达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完成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在现实社会中,绝大多数人整天忙碌工作、生活,一直感到不幸福的根本原因,就是把这“三准则”的顺序完全给颠倒了。大多数人一般先是为了自己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才去找工作、做事情,当他们的收入或事业,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再去考虑抽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所以 ,他们大部分的时间是用来完成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之上的,换一种说法就是,大部分的时间是处在“被迫”的状态下生活的。所以,这就需要时刻提醒和说服自己,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又或者安慰自己这是最好的选择。但我们没有办法真正去控制和说服“内心本真的自己”,因为这个“本我”很清楚,什么是自己真正喜欢的、正确的;什么是自己不得不去做的,是被逼的。责任和义务,如果是在自己非常幸福的生活状态下去实现,会得到充分的满足感、成就感,但如果是为了尽到责任与义务而去工作,它们只会成为你的负担。虽然大部分人平时不把这种内心的真实感受表露在外,但内心的痛苦和不甘还是会如影随形,成为那个无法让你开怀大笑、快乐生活的罪魁祸首。他们总觉得和别人一样,有一个体面的工作,不错的收入,家庭和睦就会让自己幸福。总误认为现在不够幸福,主要是因为钱赚得不够多,陪家人的时间太少所导致的。但事实上,这些人之所以不开心、不幸福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正在用极其宝贵的生命,也就是一去不复返的时间,来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才会导致他们的幸福感匮乏。而且,真正的幸福绝对不会是从外部,或从别人那里索取的。只有找到了那个能让你真正幸福的源泉,也就是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且能够投入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这件事情上时,才会让自己真正快乐、幸福起来。改变固然非常困难,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坚强的毅力。“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客观上任何行业都有挣钱和赔钱的。那我们为什么要连尝试都不敢尝试,就宣告自己只能从事和经营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和行业呢?是谁阻挠你、告诉你:“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能发展为自己的事业呢?”无论这个人是谁,哪怕是过去和现在的“你”,我都希望你能找一个机会清空这些谬论,重新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 既然理论上,任何行业都可以做成事业、获得成功,那我们为什么要偏偏选一个自己不喜欢、或非常讨厌的工作来“折磨”自己呢? 试着抛开一切所谓的责任及义务,非常“自私”地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真正喜欢做的事情、有生之年一定要完成的事情,到底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