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化干戈为玉帛

 m175 2022-06-04 发布于黑龙江

2021-02-15 10:06:46

石器时代打仗,大家挥舞着玉器。

玉比石硬,玉兵是石器时代的特色。当然普通士兵一般还是用石兵,使用玉兵者估计得是“百夫长”之类。

玉钺、玉璋主要是部落首领、巫师的威权象征。牙钺、牙璋的扉牙设计,是为了方便将玉钺、玉璋绑定在举柄上,或是作“军旗”使用。

在上古军事冲突中,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厌(读“压”)胜术”很重要,萨满时代,人们可能更重视精神压制、精神战。考古发现,很可能是黄帝部族都城的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城墙、台基上遍布用来作“厌胜术”的玉兵和石雕。

这个砌于石峁皇城台大台基护墙上的神像之脸被断开了。

“厌胜”之术,往往是取敌方重要之象征器物来用于压制,一般被压于城墙、台基底部或嵌于墙壁内。有的还被错置倒置。石峁遗址中错置的石雕不可能是粗心疏忽,用于祭台的工程不可能出这种错误,而是刻意为之,用敌方之物暗作手脚来“厌胜”。方向也有讲究。

石峁城整体以皇城台为中心朝东南方向布阵,即对着陶寺,东夷是主敌。

这块牛虎石雕应来自敌方东夷部族,被砌在皇城台大台基南护墙上,用于压制东南方向的“牛魔王” 蚩尤。而埋于东北方向护墙上的器物,当为用来压制夏家店。考古发掘时,或可以根据这些“厌胜”原则解读“厌胜物”的来源。

石峁皇城台应即史籍所记“有熊国”之“轩辕之丘”,是上古“天极崇拜”世界观下的观天祭天之所。也是后来从纣王鹿台直至北京天坛的祭坛原型。

密宗曼荼罗原型应是上古祭坛。

桀、纣的祭坛又称“琼台”,应该和“轩辕之丘”一样,也是遍埋玉兵作“厌胜之物”。上古的“琼台”并非仅仅是为“豪华”,主要还是为了将敌方宝器埋于台下作“屈人之兵”的萨满法术。纣王最后登上鹿台“玉石俱焚”,是跳最后一次大神。

西汉初的《淮南子·原道训》中有个“化干戈为玉帛”的典故:“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何尊铬文。

周初何尊铭文中现存最早的“中國”二字,國字并无囗。天命诰令执中而出,以身作则使天下归心,或即“隐亞扬善”原义。舜、禹、武王、老子看来皆知“大国无疆”之理。

二里头遗址出土牙璋。

不过,涂山会盟大家献完哈达之后不久,禹之子启便在东夷势力支持下另立了夏朝,以东夷之兵器(军旗)牙璋为权器,宣示立威:“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金沙遗址出土牙璋。

夏后族被东夷部族夺政后,返回西蜀延其王命,继续以牙璋示权。

三星堆遗址出土牙璋。

欲令天下归心,化干戈为玉帛,似乎永远只是儒家的政治理想。上善若水。儒者需人,法者去水。白云在天,丘陵自出,历朝历代“有为天子”无不“外儒内法”,以为治者之道。

君子如玉。

“玉出昆冈”原义可能是指玉兵出于“昆仑之丘”(祭坛),后演变成“昆仑山脉”。

浩浩昆仑未有涯,这昆仑山有得陪大家玩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