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手术,胆结石没了,奇怪不奇怪丨寻宝国医

 阳光雨露253 2022-06-04 发布于浙江

第2615次推送

作者:张宝国   

编辑:菩提心

男,42岁,右上腹部疼痛3天,口苦,咽干,心烦易怒,时有脘腹胀满伴呃逆、 嗳气,大小便正常,舌红苔薄白,脉弦 。

腹部B超示:胆囊腔内1.5cm × 1.0cm 强回声团,提示胆囊结石 。

2年前,因胆囊结石发病,经输液治疗1周后症状好转,对于胆囊结石,临床医生曾经建议手术治疗,患者恐惧手术,保守治疗。

轻点上方图片,再长按二维码,通过喜马拉雅FM,听文章完整版

西医诊断: 胆囊结石。

中医诊断: 胁痛。

治法:疏肝理气,排石止痛。

小柴胡汤加减: 柴胡10g、姜半夏10 g、茵陈15g、郁金10g、炒苍术15g、防风10g、鸡内金25 g、炒白芍15g、泽泻10g、山楂20g、金银花20g、连翘15g 、炙甘草10g,10剂,水煎服,早晚温服 。

图片

胆囊,储存和浓缩胆汁,当人体吃饭的时候可引起胆囊收缩,排出胆汁参与食物的消化作用。

胆囊管,长约2.5-4cm,管径约2-3mm,是连接胆囊与胆总管之间的管道。

胆总管,长约4-8cm、直径约6-8mm。

胆囊疾患可引起腹胀、腹痛、右肩背部放射痛、恶心、干呕等不适症状。

胆结石主要发生于胆囊内,主要为胆固醇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

胆囊结石有时会表现为胆绞痛,疼痛比较剧烈,一般不会引起黄疸。

胆囊结石,与中医的“胁痛”、“腹痛”、“黄疸”相关。

胆为中清之腑,有泻而不藏、实而不满的特点,胆附于肝,胆与肝互为阴阳表里。

当情志失调、寒温不适、饮食不节或有虫积时,就会导致肝失疏泄,胆汁中清不降,湿热郁结、久蕴不化,进而胆汁淤结不畅、淤久化热、胆汁聚而成石。

小柴胡汤为《伤寒论》中的和解剂名方。

本方以小柴胡汤为基础,加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茵陈清利肝胆湿热;胆为湿气所困,配苍术、防风、泽泻等祛风除湿;鸡内金、山楂顾护脾胃而消滞;白芍缓急止痛;全方起到疏肝利胆,散结消石的效用

图片

点击“”点击“在看”将文章分享给好友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