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问你是全职读书写作吗?

 韦海生 2022-06-04

这是「书邦人」的第 213 篇原创文章

有个书友私下问我:「我看你读了不少书,还写公众号,写知识星球,你为什么有那么多时间读书写作?请问是全职吗?

我当然不是全职读书写作,我也要工作,只是时间相对自由,在工作时间内还得努力工作。我的读书写作时间基本上是挤出来的。

比如我早上五点起来起来写作,写到七点半吃早餐,能写多少就写多少。如果白天零碎时间多读点书的话,晚上就用来写作。

我是把读书和写作连在一起的。读书是为了思考,积累写作素材;写作则反过来逼迫自己多读书,读得越多写得越顺,而写得越多,读得越快。

时间久了,我发现读书和写作不需要花费多大力气才能做的事,而是变成了日常习惯,像吃饭睡觉一样。

就说持续写作吧,我认为它不算多难的事,因为我的业余时间基本上都消耗在读和写上面了,日积月累,熟能生巧。相对于做其他的,我还是觉得这两样东西更重要。

可是写作在许多人看来并非紧要事,即使有写作兴趣的人也不一定做到持续写作。

比如我几年前一起结伴写作的群友,他们已经两三年不写了,更不用说连续不断地写作了。

若不是因为对写作产生了依赖,我也不会每天花两三个小时写东西,用这些时间做点别的更容易让人心生愉悦,比如看几集电视剧,一部电影或者刷刷小视频等。

毕竟一个人不能活得太苦逼,适当地娱乐无可厚非,否则就变得很无趣了。

可我还是选择读书和写作作为主要消遣方式,尤其写作。

它虽然暂时让人痛苦,尤其写不出来时的抓狂更难受,但是看到一个个空白文档被填满,自己最初模糊的想法通过写作渐渐变得清晰起来时,心里就有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它业让思考更加深入。

当然,写作带来的快感绝对少于刷抖音和看肥皂剧,不过用采铜的话说算是长半衰期事件,至少比后者更有利于积累。

话虽如此,许多人也知道写作带来种种好处,却难以动笔,他们害怕写不好被人嘲笑,有的人还没开始动笔就退缩了,担心写出来的文字见不得人。

其实除了关心自己的人外,没人闲得蛋疼去关注你写了什么,完全不必担心写得不好。

有人从一开始的每天一两百字写起,写了大半年之后进步很大,量变慢慢引起质变。

如果你害怕写不好,还觉得不写也没所谓,那么就容易养成不动笔的习惯,这可能让你错失了最佳的自我成长机会。

我曾有过这样的经历,自以为书读得不少,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可真要表达出来时却卡壳了,无法再深入说下去。

当时我以为是书读得不够多所致,后来经过了长时间写作才明白,原来我没有通过写作逼迫自己去读书和思考。

只读不写,往往容易让一个人陷入读过就懂的错觉之中,还因此洋洋自得,恨不得每看完一本书就当战利品一样拿出来炫耀,没多大意义。

后来我只推荐个别好书,至于我读了多少本书就不再晒出来,因为我还没有读懂,就算勉强读懂了没有写笔记,我也不敢乱说话,还是用读书笔记说话更好。

所以,读完了想深入理解一本书,我还得依赖写作,即使写不完整的读书笔记,把自己读书心得当长篇日记来写也好,将来稍作整理也是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不过话说回来,写作又不难。你只要学会了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内心想法,并把所思所想正确而完整地表达出来便是最好的写作。

当你在写第一个字之前就想到文章发布之后有多少人看,会不会被别人笑话等都是多余的想法,最关键还是先写成第一句,接下来写第二句……

据说某位儿童作家在拥挤的地铁上,她还能把手机举过头顶一个字一个字地按成 4000 字左右的文章。

我们倒不必如此苦逼,只要写完第一段就是成功的一半,在写的过程中无需迎合任何人,一句接一句写下去就写成一篇文章。

在《关于写作:一只鸟接着一只鸟》书里有一段话,它是我听过关于写作最好的建议:

写小说就像夜间开车。你的视线只达到车头灯照得到的范围,但你还是能走完整段路。你无须看见自己将去何方,也不用看见目的地或途经的一切。你只能看清前方两三英尺的范围即可。

开始写作不难,难在持续写作,这就要给写作赋予一定的意义了。

对我来说,写作可以梳理每天的生活,也对明天有更清晰地期待,它还是一个熵减的过程,帮我减少生活和工作上的混乱状态。

我相信每一个持续写作的人都很重视这个过程,它虽不算有趣,却很酷,酷到自己老去的那一天还能翻出几十年来的文章读一读。

哪怕患了健忘症不知谁写的,也一定有似曾相识之感,读到有趣之处还是会微微一笑。

我是韦海生,平时喜欢读书和写作,这是我20年的阅读历程,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一个人的阅读史(2022修订) ,也欢迎加我微信 53160813 交流或加入我的读书星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