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从封闭走向开放

 zilixy 2022-06-04 发布于陕西

生命,从封闭走向开放

(一):从物种到生态

原创 Truman 野生思想实验室 2022-04-11 00:01

收录于合集

#生物学4
#进化论2
#生态系统1

图片

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先谈到“生命在于分离”,需要建立起一层屏障将自身与外界隔离起来。

然后,我们又谈到“生命需要开放”,说生命不能完全封闭,需要引入外部的负熵才能运转。

两者看似矛盾,其实道法自然。

因为,生命,就是封闭与开放结合的艺术。

具体而言,生命,以封闭为前提,以开放为彼岸。生命的初阶,需要封闭;生命的高阶,在于开放。

生命,就像上图的“破茧成蝶”一样,是一个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旅程。

进化的四因素

生物学家王立铭说,进化论的公理体系包括:可遗传的变异、生存竞争、自然选择、生殖隔离四个基本因素。

图片

进化的四因素

“可遗传的变异”源源不断的制造不同的生物个体,“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则从中挑选一小部分能够适应环境、生存繁衍的胜利者。

但是,地球上之所以形成如此形形色色的丰富物种,还需要最后的一步——“生殖隔离”

因为,是否形成生殖隔离,是区分同一物种的重要标志。

同一物种间,通过生殖交配可以生育健康的后代,保证物种的延续。

如果是不同物种,就算让它们彼此交配,也不能产生可繁衍的后代。

比如,马和驴就是不同的物种,因为它们虽然交配后能够生出骡这个后代,但是骡没有生育能力。这说明马和驴之间已经形成了生殖隔离。

狮子和老虎也是这样,虽然他们能够交配生出狮虎兽,但是狮虎兽也没有生育能力,狮子和老虎也是不同物种。

图片

骡子和狮虎兽

人类却不是这样。虽然不同人种肤色、个体差异很大,但是生育出的后代拥有正常的生殖能力,人种之间并没有产生生殖隔离。

所以,不论是白种人、黄种人还是黑人,整个现代人类都是一个物种。

图片

现代人类都是一个物种

就这样,生殖隔离完成了进化论四要素的最后一环,王立铭对此说:

“四要素环环相扣、首尾相连,就像坦克的履带一样持续传动,解释了生物如何从一致中产生差异,差异又如何被固定下来,最终形成地球上千变万化的生物特性。”

地理隔离,生殖隔离的前提

生殖隔离如此重要,它是怎么形成的呢?

进化论告诉我们,一个物种要实现生殖隔离,往往先要经历地理隔离。

地理空间的物理隔离,成为了阻止基因变异自由扩散的天然屏障,将此物种的基因库与其他物种隔开。

在距离南美大陆超过1000公里的南太平洋加拉帕格斯群岛上,有很多特别的鸟类,有鼎鼎大名的达尔文雀,也有大家不那么熟悉的嘲鸫,也叫“反舌鸟”(mockingbird)

图片

图片

加拉帕格斯群岛上不同的达尔文雀

达尔文发现,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嘲鸫,不仅与大陆的不一样,而且群岛上三个独立小岛上的嘲鸫,也各不相同。

原因就在于“地理隔离”

几万年前,一阵狂风把大陆的一群嘲鸫刮到了远离陆地的加拉帕戈斯群岛。这时,大陆和小岛上的嘲鸫没什么区别。

但群岛和大陆环境毕竟不同。

对此,王立铭说道,这两群鸟从此被放到了两个不同的自然选择漏斗中反复筛选。慢慢的,两个群体就会分别积累出一些适应当地环境的基因变异,这些变异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更重要的是,上千公里的海洋构成了一个天然的地理屏障,让群岛的嘲鸫和大陆的嘲鸫再也没有机会交配繁殖。这样一来,两群鸟产生的基因变异就进入了一个单向的“漏斗”,无法扩散,只能各自独立积累。

足够长的时间后,积累的基因变异多到一定的程度,两群鸟就会呈现出显著的生物学特征差异,比如体型大小、嘴巴形状、行为习惯等。

当这些差异大到一定程度,即便两群鸟再有机会相遇,也没有能力交配和繁殖后代了。到这个时候,新的嘲鸫物种就正式形成了。

图片

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不同嘲鸫

不多说,群岛内部几个岛屿之间的嘲鸫,也遵循同样的进化规律。

生殖隔离,新物种的诞生

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嘲鸫的案例表明,地理障碍的存在,阻止了基因变异的自由扩散,两个生物群体分别仿佛进入了不同方向的“漏斗”,只能独立进化。

而独立进化的时间足够长,彼此间的差异大到无法再交配和繁殖,新物种就形成了。

再看全球其他地方:

  • 远离非洲大陆的马达加斯加岛上有冕狐猴、马岛獴、七彩变色龙等特有物种;

  • 远离其他大洲的澳大利亚有袋鼠、考拉等特有有袋类哺乳动物;

  • 远离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上有袋獾等特有动物。

这些都是地理隔离最后变成生殖隔离的案例。

图片

从地理隔离,到独立演化,最后完成生殖隔离。

看着生殖隔离的演进路径,我的右脑出现一幅感性的画面:

“本来亲密无间的两个人,结伴走在同一条道路上。后面到了一个分叉口,意外将两人打散,各自只能走向了不同的方向,两人越走越远

这样过了好几万年,经过无数个轮回,两人在各自路上升级打怪,变化巨大。

最后,分叉的两条路又重新汇合,但是经历万千的两人重新碰面时,已经辨认不出对方曾是同类,彼此已经成为陌生人。”

图片

这听来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但是悲伤却不是这个故事的结局。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恰恰是生殖的绝对隔离,才标志着新物种的完全诞生。

生殖隔离完成后,即使再将这些物种的物理距离打开,他们自然交配也不会产生新的可繁衍后代,这就是骡子、狮虎兽不能生育的原因。他们已经完全形成了自己的物种,不用再用外部的封闭把他们物种之间的屏障隔开。

图片

生殖隔离,让物种与物种之间真正区别开来,生物多样性就此爆发。

就这样,分离的形式从有形到无形,从初阶到高级,最后形成了我们五彩斑斓、物种丰富的地球生态。

开放协作的生态系统

物种形成需要封闭隔离,但是不同物种构成的生态系统却呼唤开放协作。

下面这个图片是一颗生态球。

图片

生态球

一个盛满水的玻璃球,直径大概20厘米左右,里面有绿藻、浮游植物、小虾米,还有一些碎石子儿铺在底部。

一盆绿萝没有人照顾,最多几个星期就会枯死。而生态球没人照顾,它的寿命却可以维持两到三年之久

不可思议吧!这就是生态系统的力量。

  • 在阳光照射下,绿藻和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形成碳水化合物。

  • 而虾米呼入氧气、摄入碳水化合物,排出二氧化碳和粪便。

  • 二氧化碳可以直接被植物吸收,而虾米产生的粪便被水里看不见的微生物消耗转化,又变成植物需要的养分。

就这样,在这小小的空间里,绿藻、浮游植物、虾米、微生物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它们相互开放、彼此协作,成为彼此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这个生态球,就是一个微缩版的生态系统。

亚马逊雨林,自然界的清明上河图

看完小生态,我们再来看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

亚马逊河是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达南美洲的1/3,蓄水量是排在其后的10条河流的总和。而亚马逊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具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具有最多的生物多样性。

图片

据《BBC自然探索系列》介绍:

“在最新统计出的地球上大约870万种植物和动物物种中,有一半以上生活在热带雨林;25000平方米的亚马逊雨林就包含了1000多种树木,而整个不列颠群岛还不到100种。

热带雨林是地球的肺,它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这对维持几乎所有生命的生存都至关重要。

亚马逊地区拥有200多万种昆虫、40000种植物、400多种哺乳动物和1300种鸟类——这儿的鸟类比整个北美洲和欧洲的还多。”

图片

亚马逊热带雨林的各种动物

这里有巨大的丛林迷宫、有铺天盖地的王莲、有“五肢”摇摆的蜘蛛猴、有飞翔的蜥蜴、以花为生的蜂鸟、有翩翩起舞的极乐鸟、结对而行的河豚、有顶级的捕食者美洲豹……

如此多样的物种,它们共生于一个地方,水里、地上、树上、空中,物种之间上演着无言残酷的丛林法则,彼此却又相互依赖、开放协作,形成看不见的生态系统链条。

图片

图片

生态系统链条

像亚马逊雨林这种物种丰富、盘根错节的生态系统具备相当的抗打击能力,哪怕是历经一把大火,过几年又是生机勃勃。

看着这野蛮生长的热带雨林,我不由感叹:这不就是一幅自然界熙熙攘攘的清明上河图吗?

图片

 小结

封闭孕育了单一物种,众多的单一物种彼此开放协作,带来了多样复杂、循环稳定的生态系统。

自然世界,就这样从封闭走向开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