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伯承邓小平开会,30岁旅长说“你们得听我指挥”,8年后成少将

 美诗美文的世界 2022-06-04 发布于四川

“论兵新孙吴,守土古范韩。”

这是当年,陈毅形容刘伯承的一句话。

作为我军“军神”,刘伯承的军事指挥艺术及理论造诣,在国内外都屈指可数。同时,因为知人善用,解放军很多猛将都是由他一手“带”出来的。

举一个大家很熟悉的例子:人称“王疯子”的王近山将军。

早在1936年,21岁的王近山到红军大学学习。他年轻、调皮、爱开玩笑,上课时总爱坐在最后一排,方便和旁边的同学们开玩笑。当时,红军大学的校长是刘伯承。虽然公务很多,但只要得了空,他就会抽出一点时间来给大伙儿上上课。

而每次当刘伯承亲自来讲课时,王近山都会跑到最前面去坐,还认认认真真做笔记。同学们问他:“近山,为什么刘校长讲课的时候,你坐得那么端正!”王近山很坦率地表示:

“刘校长是中外闻名的军事家……常言道,强将手下无弱兵。我们在他的教育下,也许能成为常胜将军,也许还能成为一个军事家呢!”

多年后,王近山的话果然应验了。事实上,在刘伯承担任红军校长期间,我军涌现出了一大批像王近山这样的悍将。因此,不管是建国前还是建国后,也不管这些人后来的军衔有多高,他们对“刘校长”永远是敬重的。

但本期,笔者要跟大家说的,却是刘伯承的一次“被指挥”,这件事发生在1947年。

当时,刘伯承担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与老搭档邓小平配合。有一次,他们二人下去开会,见到了一名30岁的旅长。此人曾当着刘伯承和邓小平的面,直接表示:“你们的行动得听我指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切,都要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开始说起。

一:毛主席的一份3“A”密电

1947年7月29日,一份标着3个“A”的电报,被送到了刘伯承和邓小平面前。

电报是毛主席发来的,3个“A”意味着紧急、机密,这一点刘邓都很清楚。

打开电报,内容果然如他们所料,仍然是要求刘邓大军迅速挺进大别山。在电报中,毛主席强调:“现陕北情况甚为困难!”

让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决策,并非毛主席一时想出来的,其决策前后共费时7个月。早在内战之初,毛主席就觉察到国军会将战争引向解放区,当时他就曾指示过刘邓大军可以向大别山、安庆之线前进。但此后战局一变再变,直到数月后,刘邓进大别山的策略又被提上日程。

1947年7月23日,已下定决心的毛主席正式致电刘邓,要求他们:“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

这一决定,让刘伯承和邓小平陷入了思考:

一方面,此时部队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续作战,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需要长时间的休整;

另一方面,部队刚刚打了大胜仗,战士们的士气正旺。在这个时候要让他们“不要后方”,南进大别山,显然是需要进行思想动员的。

于是,针对毛主席7月23日的电报,刘邓在7月28日回电,详细陈述了目前部队的状态,并提出在内线继续作战一个月,然后再找时间动身。谁知,电报发出去仅一天,7月29日,他们就收到了前文所说的3“A”急电。

这封急电的到来,让刘伯承和邓小平深深地明白中央的决心,以及毛主席对刘邓大军寄予的厚望。于是,二人迅速复电,坚决服从中央指示。

随后,刘伯承和邓小平召集司令部各处、科的有关干部会议,在会上刘伯承强调:

“南下大别山,是党中央、中央军委赋予的战略任务,这是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考虑都必须服从这一战略全局!

当天,刘伯承就下达了命令,指示第二天晚上开始行动。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由此开始。

二:30岁的年轻旅长说“你们的行动得听我指挥”

命令已下,各纵队纷纷出动,像数支飞箭一般,向南插去。而在这一路上,最关键、最艰难、最重要的一仗,就是强渡汝河之战。

汝河,俗称南汝河,是淮河支流洪河的重要支流。8月份的汝河,宽约五六十公尺,水流虽不算太急,但水深丈余,河槽深陷,根本无法徒涉。同时,其两岸地势又较为平坦,视野开阔。这也就意味着,谁占领了制高点,谁就可以居高临下,控制敌人。

先遣队的指战员们站在汝河边,看着滔滔河水,兴奋地喊着:“大别山!大别山!再过两条河(汝河和淮河),你就会让我们踏在脚下了!”

一切准备就绪后,诸将都在等待刘邓首长下最后的命令。而就在这关键时候,一个深夜,在前线18旅的临时指挥部,警卫员喊了一句:“刘邓首长来了!”

18旅的这个指挥部,距离汝河河岸仅100多米,其实就是当地农民用树枝用杂草搭建的一个小窝棚。刘伯承和邓小平的到来,让这个小窝棚顿时热闹起来。

很多战士早前从未见过刘邓首长,都好奇地朝他们看过来。只见,刘司令员穿着一件再普通不过的军装、邓政委则站在他身旁,一边还站着拿着地图的李达参谋长。

大伙儿刚刚坐定,邓小平就对李达说:“打开地图,给大家介绍一下情况”。于是,李达便在油灯下,展开地图跟大伙儿说了几个要点:

其一,国军已经发现了我军挺进大别山的战略意图;

其二,我们身后有十几个师在追击,按时间来算,他们明天上午就能赶到,而河对面也有大概4个旅的敌人。

早前,大伙儿都知道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却不曾想到情况已是如此危急。也就是说,到此时,刘邓大军已无路可退。

听完这样的介绍,刘伯承一手拄着木棍,一手撑着桌面,眼睛死死地盯着18旅的前线指挥人员们。刘伯承在阵前有个习惯:每当危机关头,他都极为严肃,很少开口讲话。但他一旦开口说话,则会让将士们一辈子都忘不了!

这一天的刘伯承也是这样,他说的那句话后来成为前线的口号,这句话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同时,在谈完具体渡河计划后,刘伯承和邓小平还做了一个重要决定:他们要和18旅一起渡河。

这一决定一出,马上有人站出来反对了。一些参会同志马上提出:

“我们大家请刘司令和邓政委,从友邻李德生旅那里的渡口渡河!”

刘邓问:“为什么?” 同志们回答:“因为那里比较安全!”事实上,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李德生旅确实是要安全一些的。刘邓首长对此的回复是:“不要管我们,你们只管打你们的就是!”

两位首长如此坚定地要同行,同志们想劝又劝不动,一时间这个小窝棚里的气氛变得很紧张。正在这时候,年轻的18旅旅长肖永银站了出来,对着两位首长说了句:

“这样吧!为了你们的安危!你们的行动得听我指挥!”

当时有包括李达这个参谋长在内的那么多司令部领导,谁能没料到一个才30岁的年轻旅长,竟然“敢”把两位首长都给“安排”了。

但听完肖永银这个话,刘伯承和邓小平却似乎并不意外。事实上,敢把自己的安全交到18旅手上,从某种程度上,他们就是冲着肖永银来的。

毕竟,这个肖永银,很不简单。

三:刘伯承一手带出来的

肖永银是河南新县人,1917年出生,5岁时母亲就去世了。13岁那年,在老家过不下去的他,自己跑去参军了。

在此后的几年里,小小年纪的肖永银可谓是九死一生。18岁那年,身为排长的他身受重伤。此时部队马上就要过草地了,按规定凡是重伤员一律要被留在老乡家里休整。团长张昌厚看着担架上的肖永银,心中万分不舍。

正巧红四军军长许世友路过,见爱将张昌厚眼睛一直盯着那副担架看,便问什么情况。张昌厚表示:“这个小鬼,让人舍不得呀!”许世友爱才,当即表示:“舍不得,你就抬上走!”就是因为这么一句话,18岁的肖永银才能继续跟着队伍前进,过草地、翻雪山。

初见许世友时是个重伤员也就罢了,更让人没想到的是,肖永银第一次见刘伯承时,竟是个“乞丐”模样。

1937年,肖永银所在部遭遇马家军,他与战友陈明义侥幸逃了出来。于是,此后他们二人步行了两千多里,一路风餐露宿,走出了祁连山,终于在镇原见到了刘伯承司令。

当时,刘伯承初见二人时,他们是这样的形象:脸黑的像块焦炭、蓬乱的头发盖住了半张脸,身上的衣服也成了一条条的破絮。刘伯承眼睛受过重伤,本不该流泪,见到这一幕硬是没忍住。

后来,刘伯承马上叫来管理处长,安排给他们二人理发、洗澡、换上干净衣服。不一会儿,当他们再次出现在刘伯承面前时,又是两个精神十足的小伙子。刘伯承拍了拍他们的肩膀,告诉他们:“你们养精蓄锐,准备迎接新的任务!”

就这样,两人都被编入了刘伯承部,跟着他开赴太行山区。这一年,肖永银和陈明义都刚满20岁。多年后,这二位都成了赫赫有名的战将。

肖永银常常跟人说:“我打仗,那都是从刘伯承那里学来的!”这句话,说的是事实。自从入了刘伯承麾下,他就跟尤太忠、王近山等人一样,得到了刘伯承的“真传”。

肖永银文化水平不高,从小放牛,只上过一年小学。刘伯承是正规军校毕业,曾在苏联系统学习过,但讲起战略战术来,他永远都是形象生动的。他有很多经典作战“语录”,比如:

雷公打豆腐,专捡软的欺;

饭要一口一口吃,不要想一口吃成大胖子;

五个指头按五个跳蚤,结果一个都抓不到;

狗戴沙锅,乱撞乱碰;

五行(任务、敌情、我情、地点和时间)不定,输得干干净净!

这些话里,其实都藏着高深的战术理论,经刘伯承这么一比喻,肖永银等人马上就能明白过来。因此,在后来的大杨庄战斗、陇海路战役、杞县战斗中,肖永银都表现得极为神勇,战友们都叫他“现代猛张飞”,刘伯承和邓小平也曾通令嘉奖。

了解了肖永银的成长经历,咱们自然就能明白:刘伯承和邓小平为何会在生死存亡之际,把保护司令部的重任压在肖永银身上。

事实上,当时旅里的战士们听说刘邓首长就在自己所在的队伍内,一个个都深受鼓舞。“刘司令员亲自指挥我们作战”、“邓政委就在我们身边”,这样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着。

与此同时,其它各纵队,也都不甘示弱。就这样,刘邓大军在敌人眼皮子底下,浩浩荡荡渡河。

不久,已经安全到达彭店的刘伯承和邓小平,站在街上等着各部归队。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早前他们和战士们约好了:“我们彭店见”。

每一支部队来报道,刘邓便关切地问:“你们的人到齐了吗?”指战员们立正、敬礼,大声回答:“报告首长,到了!”刘邓回答:“快到宿营地吃饭,早点休息!”

就这样,刘邓一直守到天黑,守到最后一支部队过江。期间两人都是30多个小时,颗粒未进。

待一切稳定,“惊魂未定”的肖永银被叫到了临时司令部。他进去时,刘伯承和邓小平正从容地谈着白天的汝河之战。

一见他进来,两人都高兴地招呼他坐下。但在狠狠地把他夸了一顿后,刘伯承又走到了军用地图前,淡淡地说了一句:“明天拂晓前攻下息县!”而后,刘邓又讨论了起来。

多年后,肖永银回忆起这次汝河之战时,曾说过这样的话:

“那天晚上领到新任务回营地的路上,我就在想这是我最紧张、最严重的一次作战。但从始至终,我怎么就没发现两位首长有过一丝害怕呢?真的不怕吗?”

对于这个问题,多数军史学家持这样的观点:生死一线,谁能不怕?只不过,他们都相信自己带出来的兵!

四:刘伯承病逝,邓小平审定治丧名单时急了

新中国成立后,刘邓大军麾下的悍将们都受到了重用,肖永银也担任第12军副军长。

虽然跟老首长们离得远了,但只要一有事,肖永银总爱来跟两位老领导汇报。比如抗美援朝时期,眼见着各兄弟部队、老战友们都能上阵场,却怎么也没轮到他,他便跑到刘伯承家里。

一见到刘伯承,肖永银眼泪都急出来了,他说:“刘院长(当时刘伯承是军事学院院长),我们12军要去抗美援朝,请你批准我去!” 刘伯承见他这么着急,当即提笔送他两个字:“同意!”此后,肖永银在上甘岭战役上的表现,没让刘伯承失望。

1955年,也就是强渡汝河的8年后,新中国授将,年仅38岁的肖永银被授予开国少将军衔。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刘邓麾下的王近山授开国中将,尤太忠授开国少将(1988年再被授予上将军衔),王宏坤授开国上将,杨勇授开国上将,陈锡联授开国上将,陈赓授开国大将……

晚年的刘伯承在北京的一间四合院里生活,这些将军们每每到北京来办事,总爱来看看老领导。让肖永银永远忘不了的,是刘帅病重时的那次见面。

那天,肖永银从外地赶来,来到特别病房。当时,刘帅已双目失明,躺在一张白色的床上。肖永银走到刘帅跟着,握住他的手,大声地说:“是我,肖永银,看您来了!”

刘帅虽然看不到,但显然是听到了的。他张着嘴,无法说话,重重地呼吸着。此后,肖永银就坐在旁边,静静地守着这位戎马半生的老领导。直到半个小时以后,刘帅的情绪静静平复了,他才起身,端端正正地对着刘帅敬了一个军礼。

1986年10月7日,94岁的刘伯承病逝。

当时,各大军区要派人赴京参加吊唁。邓小平以及刘帅的夫人汪荣华,在审定工作人员递上来的治丧名单时,都很快就发现:怎么把肖永银给忘记了。邓小平直接就急了:“怎么能没有肖永银?”

做了那么多年搭档,邓小平了解刘伯承,知道他有多欣赏肖永银,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于是,汪荣华亲自打电话到军区,找到在军区任副司令员的肖永银。一收到消息,肖永银马上登上了飞机,直奔刘帅家里。站在老帅面前,肖永银扑到在灵床前,嚎啕大哭,口中念着:“刘帅,我肖永银来晚了,没有给你送行!”

尾声:

“我从抗日战争开始跟着刘帅,是他教会我打仗,把我培养成一个高级指挥员。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肖永银!”这是晚年的肖永银,经常跟战友们说的话。

2002年4月29日,肖永银将军在南京逝世,享年85岁。

岁月匆匆。当年在汝河岸边那间小窝棚里,一起商量过河大计的那群人,都已经不在了。但我们,仍在怀念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