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6条人际交往原则尽早教孩子,他会受益一生

 你在我在观自在 2022-06-04 发布于江苏

社交是贯穿人一生的社会性行为,在孩子3岁左右,会有一个社交敏感期,在这个敏感期内,父母可以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孩子理解和掌握一些常用的社交原则,能帮助孩子快速适应新环境,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 原则一:学会礼貌,互相尊重

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幼儿园,学会礼貌,互相尊重是帮助孩子进行人际交往的第一原则。

孩子需要学会一些互相尊重的场景,比如小朋友一起玩玩具的先来后到、轮流等待、交换玩具等方法,用有礼貌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

“xxx,你好,是我先在这里排队的,你稍等我一下,很快就会轮到你的。”

“xxx,我想和你一起做游戏,我们一起玩,可以吗?”

在放学回家的时候,可以和班里的小伙伴打招呼:“xxx,明天我们再一起玩,再见。”

我们在家里为孩子创造礼貌有爱的环境,再进行恰当的引导,当孩子感受到主动与人有礼貌打招呼时小伙伴的欢迎态度,就能激发他的乐趣,逐渐掌握这种人际交往的原则。

  • 原则二:遵守公共规则

幼儿园里,老师带领小朋友做大组游戏,要求小朋友们分成3个小队,分别站在跑道的两边接力传球,看哪个队的小朋友在传递过程中配合的最好。

小朋友们都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了大组活动,但有一位小朋友在活动结束后却大哭起来,老师询问原因:原来是他们队的小胖跑的慢,让他们队成为了最后一名。

老师多番引导,这位小朋友还是耿耿于怀,自己呆在角落里生闷气。

这种场景在幼儿园非常常见,老师设置好规则,大部分孩子都可以按照老师的设置来完成游戏,但是个别孩子会不能接受团体游戏中的“胜负”,哪怕老师在游戏结束时并没有提到游戏的输赢。

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和家里不同,孩子要学会接受公共规则的设置,否则很容易受到其他幼儿的疏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发展。

  • 原则三:勇敢拒绝他人

先天性格安静、内向的孩子,进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当其他孩子提出不太合理的要求时,他们心里明明不愿意这么做,却不敢直接拒绝对方。

举个例子,幼儿园常常有一些分组游戏,要求孩子自己找伙伴组队,有的孩子明明有自己心仪的伙伴,却被另一个孩子拉走,没有及时拒绝,心里很长时间都不开心,游戏参与感也不好。

孩子能够学会遵从自己的内心,敢于表达拒绝是非常重要的社交原则,同时当自己被拒绝时也能学会不放在心上。

人际交往一定是以相互平等为基础的,家长需要提醒孩子,不愿意时要敢于拒绝,敢于说“不”。

  • 原则四:不讨好追随他人

幼儿在集体生活后,每个人的特点和风格都会表现出来,有的孩子会成为受欢迎的孩子王,有的孩子为了获得群体安全感,会有一些讨好追随的行为。

比如,在集体活动坐座位时,会把自己占到的好位子让出来,平时还偷偷带家里的零食给固定的某个同学。

当然,孩子有时候这样做是因为跟某个孩子关系好,但有时候,是为了讨好某个人,让某个人陪自己玩,所以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建立社交自信,多认可孩子的优点,当孩子认可自己的优势后,就能大大避免讨好和追随的行为。

  • 原则五:有恰当的自我边界

在班里,有的孩子在游戏过程中会表现的比较强势,和同组孩子做游戏时会要求其他孩子必须按照他的意思来,否则就拒绝和这些孩子一起玩。其实这就是孩子缺乏边界意识的表现。当然,孩子这个时候还小,我们不需要一上来就给孩子定性。

不过,家长如果发现孩子经常性的有这种行为,可以进行有意识的引导,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在群体中既要守护自己的底线,但也不能损害他人的权利。

  • 原则六:远离总是打击你的人

有的人需要找自我存在感,就特别喜欢打击别人,以此来衬托自己的优越感,这种社交关系其实非常糟糕。

所以在孩子刚刚学习建立同伴关系时,家长就要明确告诉孩子远离打击他们的人,去和其他孩子玩耍,避免孩子成长在阴影之下。

不论是怎样的人际关系,都是需要先从孩子的性格出发,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然后才是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处事方法,这样每个孩子都可以快速顺利的度过社交敏感期,获得基本的社交方法和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