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解读——企业真正缺少的是“会思考的人”,现实却很残酷

 易说学问 2022-10-07 发布于河南

深度解读——企业真正缺少的是“会思考的人”,现实却很残酷

老板脸红脖子粗地正拍桌子大骂,一群高管们在下边儿瑟瑟发抖!

原因是:企业运营出现了一个问题,没有找到具体做错事的“替罪羊”,只能对着一群人大骂!

问题出现后

一群高管被骂后,马上“自查自省”,出台一套套制度来应对新出现的问题。

今儿出现一个问题,老板骂一顿后,出一套规章制度。明儿发现一个漏洞,再来一套新的规章制度。

如果没被老板发现,那可能会出现另一盛况:一个会议接一个会议,一群人天天开会,想通过会议来解决问题,会议的结果往往又是出台新的制度。

俗话说:“办法总比困难多!”

只要制度出的快,出的多,会议开得多,总有一天,问题就会解决!

但是,估计很多人最后发现:“按下葫芦起了瓢”,新问题还是层出不穷!为什么?

是新出台的制度不好吗?

显然不是,针对一个问题出台一套制度,当然能解决掉这个问题。

这种解决办法最终会形成什么结果呢?

老企业中会更明显:公司里,永远有你看不完的一套套制度、一套套的流程。

甚至,制度与制度之间还有冲突。

如果那些制度你全部照做了,工作效率没了,甚至干不成活儿。

如果你不遵守,今天因为这儿被罚,明天又会因为那儿被罚了,怎么做都不对!

每个人都过得谨小慎微,工作也尽职尽职,最终还是做不成事儿!

最后,公司制度流程出台了一大箩筐,问题还是一大堆。

最终形成了两种状态:

1.当工作无法参照制度时,制度就成了摆设,和没有制度一样,还是靠“人治”。

2.大家都严格按制度走,效率极低,啥活儿也干不好。

病根儿在哪儿?

造成制度“冗余”或“没用”的原因在哪儿?

直接原因看似制度流程不合理,于是很多企业一直在不停地优化制度,一年一优化,甚至一季度一优化,也天天培训学习,但收效甚微。

真实原因是他们没有找到“病根儿”!

根本上,是公司里缺少了“会思考”的人。

没有人对新制度进行“思考”,也没有时间思考,“被老板大骂”后,都着急应付,忙于出台解决措施。

注意用词:新的制度缺少的是“思考”,不是“评审”,因为新制度出台前,都会有一群人来评审。

不过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已!

一个集团公司,从上到下都变成了应付新问题的“服务型”人才,没有人思考。

唯一会思考的,只剩下老板一个人。

当所有问题,都需要老板一个人思考时,那么,他还能够解决好哪怕一个小问题吗?

需要思考什么?一个误区!

估计很多人会问:光说思考,该思考哪类问题呢?你怎么知道我们没有思考呢?

很简单,一切从价值驱动来看,每项制度、每个流程、每个表单、每个动作,是不是都有价值?

在人们的认知中:做任何事,最重要的是“目标”,于是目标就成了一切的核心。

但实际上,目标反而是不需要过分思考的,因为分解目标的活儿,基本上每位员工都能做。

很多企业天天忙着制定年度目标、季度目标、月度目标,周计划、日计划,天天在制定计划、考核计划,光这些就累得够呛。

而实际上,这些都是舍本逐末。

这是在“拿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该思考什么?

该思考:业务流程的效果和效率。

这是一切运营管理的核心,所有的制度设计、企业文化建设都应该围绕这个。

业务流程:达成目标的必经的程序,是业务驱动流,千万不要当成了“签批流”。

效果:就是要出好结果,以及好到何种程度。

效率:用最少的付出(时间、人力、物力)换取最大的回报。

无论是从战略层次、战术层次,无论是运营者,还是管理者,都可以从业务流程和两个指标出发。

它可以覆盖到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人才引进、采购、生产制造、销售、文化建设等等。

实务中,企业里的制度90%都是可以扔掉的,唯独以“价值驱动”的业务流程不可或缺。

大小的业务都可以设计出来合适的业务流程(也可以说成作业),然后,量化投入和产出指标,用原料(人、财、物)和成果(产品、服务、评估表、报告等)来驱动流程。

用前一个业务流来驱动后一个业务流,将所有的管理精力都聚集在“业务流设计”的合理性上。

既避免了制度不分大小事的“无权重”问题,也降低了“人治”的缺陷。

为什么会思考的人,难以在企业生存?

思考者,思考的重点就在于业务流程运行的效果和效率,始终关注和分析“无效”的业务设计,并敢于提出合理的建议。

但这样的思考者,能在企业中生存吗?很难!原因很多,简单说几个吧!

1.老板是权威

一个企业中,老板是最权威,也是最成功的人,所以,在他的认知中,自己远远比那些做业务的人更有眼光,更正确,大多时间是听不进别人的管理意见的。

甚至会严厉要求:你们提建议要有操作性的,不要提那些看起来很好,但无法执行的建议。

这类看似合理的要求,就能杀死一多半“思考的成果”。

很多时候,在企业里,“老板”与“真理”是划等号的,其它人只须执行就行,是没必要也不需要提建议,当然也就不需要思考。

2.管理者“和稀泥”

管理者才最应该的思考者,因为他们懂业务、懂管理、蹦一蹦也能看到企业战略。

但是,在实务中,他们既对老板解释不清基层业务,又对基层员工解释不通老板的“雄心壮志”,只能夹在中间和稀泥。

同时,既要担心老板的指责,又要担心下边人取代他,疲于玩弄权术。

3.基层员工没发言权

忙于重复而简单的工作,没机会接触全局业务,有点见解也会被直接领导当成刺头,或被认为想挑战领导的权威。

4.没有试错的机会

就算你思考了,也有很好的建议,无论你是管理者还是小员工,多半是被人拒绝的。

偶尔被接受,多半的结果是:你提出的新想法,就得由你来做。

(1)不出错的情况下,新的业务流程需要不停地试用、修订和改进,也需要很多人的配合,一来时间长,成绩来得慢;二来就算出成果,成绩也不是提建议的人,而是业务流程中的人。

(2)如果出错了,企业也会付出大量人力、物业,责任多半会落到提出建议的人身上。

当成本与收益不对等时,很多人没动力去提建议,也就不愿意去思考了。

时间久了,除了老板,所有人都已经“丧失”了思考的能力。

污浊的土壤

培养会思考的人,需要有良好的土壤和长期的坚持,而现实总是让人无奈。

(1)老板的思考。在战略决策时不多思考,头脑一热就决策;大多的思考都浪费在小事儿上,同时压抑着不让下边人思考。

(2)管理层的思考。他们在努力思考着怎么钻营,怎么玩弄权术,一边讨好上级,一边踩着手下。

(3)基层的思考。天天忙着重复的,无效率的工作,埋怨和无奈充斥着整个脑袋。

这样的土壤,真的很难出“思考者”。

试问下:如果你是“思考型”人才,在企业中,你有机会提出你的见解吗?

请多多关注转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