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疆帕米尔高原八天游——第五天之锡提亚迷城、宗朗灵泉

 极简的娜娜姐 2022-06-04 发布于新疆

       “锡提亚”位于喀什地区叶城县的东部,现在已经有五十多万人口。维吾尔族占93%,其他民族有十几个。叶城是叶尔羌的简称,因叶尔羌河而闻名。虽然与昆仑山脉和塔克拉玛干沙漠相邻,但因为有叶尔羌河的滋润,所以这块地方历史以来就适合人类生活,现在主要有核桃、石榴、玉石、歌舞等主产物。近些年在脱贫攻坚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牧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锡提亚迷城”旅游景区也应运而生,我们今天要参观的就是“锡提亚迷城”。

    “锡提亚”在突厥语中是“不灭的悬崖”,这里在一千多年前曾经是一座城,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原因?“城”没有了,成了一片废墟和断垣残壁,史书上几乎没有记载,所以一切都只是个谜,只是所说的一切都是考古学家的推测。

   现在作为旅游景点的“锡提亚迷城”是2012年考古学家根据古城的残垣断壁,用生土复原的,城门的几个字由余秋雨先生题字。现在“古城”已经初具规模,除了一些“驿站”、商店、各种娱乐设施,还有“客房”“民宿”。据说民宿的价格还不便宜,旺季一间土胚房要接近300元/晚,现在是淡季,而且是疫情期间,根本没有游客,房价还要280元/晚。这个价格在叶城这种地方应该是挺贵的,真不知道什么人会来这里居住?不过这座复原的城现在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是作为新藏线的起点和大本营,是国道219线的起点。所有想通过新疆进入西藏阿里的人,无论是自驾还是骑车,甚至徒步都会在这里集中、补给、打卡、领取“证书”,所以现在是“天路零公里,昆仑第一城”。也许房价贵跟这个有关系,想进新藏线的人都必须在此住宿。我觉得这个意义远比“迷城”的故事更加有意义,也不枉费花那么多钱去复原一座千年前没有任何记载,谁也不知道它长什么样的古城。

     根据景区导游介绍,“谜城”之所以“谜”是因为有三大不解之谜:第一:废墟里有一具古干尸,骨骼长度2.2米,测算生前应该有2.5米,姚明身高才2.26米,那具古尸要高出25厘米,到底是什么人?而且干尸的容貌既不像汉人,也不像波斯人,到底是什么人?第二:废墟完全是一片平原,没有高低起伏,哪来的“悬崖”?第三:出土了许多的骷髅骨和钱币,看不出是什么年代?哪个国家的钱币?这三个“谜”就成了“叶城之谜”。

   《冰山上的来客》里面有两句对白:“新娘子是什么地方人?”“远啦,叶城!”“朋友,从哪里来?”“ 叶城!”影片中的对白台词,两次提到叶城。影片讲的是帕米尔高原的守疆战士的故事,那么从叶城到红其拉普等口岸在没有良好交通的时代确实是挺遥远的,但同时也说明叶城这个地方在近代还是比较富庶的,也是适合人类生活的地方。在景区外面有很大一片非常平整的土地,农民们正在铺设滴水管道和种植格桑花,询问农民们为什么是种格桑花?他们说是为了旅游景区的配套。我感觉很无语,不理解为什么在水资源如此贫乏的南疆,为了打造旅游景区要牺牲如此大面积的耕地来种植格桑花?再不济种点向日葵之类的也还有点收获呀!真不懂。

    我们按照景区导游的讲解跟着走一圈就出来了,感觉新建的“古城”实在没什么好看的。回酒店后查阅网上资料,大致是这么回事。

    考古学家认为这座城始建于11世纪末,距今大约一千年,是喀喇汗王朝时期的可汗城。城中出土的阿拉伯文无孔钱即当时所遗留,因此推断在北宋时期这里非常兴旺,是叶尔羌河一带规模最大的城池。1218年在成吉思汗西征时,因为这里是富庶之地,所以城里的居民有所抵抗而被成吉思汗的大军所屠城,城池被烧毁。之后这里就被沙漠覆盖,一直成为没有人烟的地方。

    十九世纪末期,中国被西方列强入侵。1900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来到了中国西域这块广袤而人烟稀少的神秘地方,以考古探险的名义,沿途掠夺中国的古文明遗产,包括各种古钱币、古文卷、古佛像……,并寻找发现,挖掘了楼兰、尼雅等古城的遗址。之后把在西域大地发现的大量宝藏带回自己的国家,把对西域文明发源史的研究据为己有。

   1929年7月14日,中国著名的考古学家黄文弼来此考察时发现这里“街市遗址、尚可辨识,死人骨骸遍地横陈”,“时见火药,木炭遗渣”,“旁有一塔,为现鄂人李君修建以埋葬枯骨者”,他还在此收集到喀喇汗王朝铸造的有阿拉伯文字的无孔青铜钱币“提英”和北宋制钱各种“通宝”。

    1958年,“大跃进”中大部分古城遗址被开垦,建为公社园艺场,仅留下较高处约20亩左右的一片。

    1984年7月,普查地名的工作人员曾前往考察。

    目前只能推测锡提亚古城遗址为唐宋时期,确切的年代所属有待考证,所以现在称为迷城。

    近年在遗址周边,当地农民在垦荒劳作中时能挖掘出各种大小不一的陶罐、钱币、铜制品和古饰品。

      现该县仍有一件高约18公分的铜尊,造型精美,颇具研究价值。 

     直到2012年为了发展旅游事业花重金对古城进行重建并作为新藏公路的起点和营地。








宗朗灵泉:

    “宗朗灵泉”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了。在沙漠戈壁上有这么一处昼夜不断的泉水流淌千年,确实是人间奇迹。现在是叶城县除“锡提亚迷城”外打造的另一个旅游景区。2012年由上海投入600万元援建资金,用于旅游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所有旅行团都必须打卡的地方。

    我们的大巴车只能停在景区外面的停车场,然后徒步进入景区,大约走一公里多进入景区大门。天气炎热,在烈日下徒步还是挺辛苦的。今天刚好是端午节假期,当地人来这里祈福的特别多,所以景区比其他地方的景区要热闹很多。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每个人都穿着华丽的民族服装。尤其许多年纪大的老女人,穿着铺满珠片的,金光闪闪的鲜红色或鲜黄色连衣裙,头戴大红色的绸缎丝巾,真挺显眼。这种服装在汉人居住的地方应该是舞台上的歌手偶尔会穿,路人绝对不可能穿,算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吧。不过我是一个非常尊重少数民族风情的人,丝毫没有觉得奇怪,反倒是欣赏她们的虔诚,为她们点赞。    

    介绍说:宗朗灵泉位于叶城县宗郎乡东南6公里处的乌鲁克乌斯塘河河谷,北起宗郎水库,南至宗郎泉水厂,南北长约12公里,东西平均宽1.5公里,总面积约18平方公里。灵泉四周是近万亩的天然草场,林木茂密,绿草如茵,小河流淌。

     确实我们无论在大巴车上还是徒步中都能看到道路两旁郁郁葱葱的杂草树木,有的地方杂草和芦苇荡有两三米高,青翠茂盛,一望无际,连绵不断。按照一平方公里等于1500亩地计算,18平方公里应该是27000亩地。我沿途非常认真地观察,可惜的是在荒漠戈壁中有这么大面积饱含水源的肥沃土地却没有任何的农业和畜牧业,连一只牛羊或者一颗果树都没有,更不要说有农业,就这样任由杂草丛生,真不理解!难道只因旅游需要?难道新疆人民不需要自己种植粮食?这两年疫情原因,旅游几乎中断,他们就不需要利用土地资源?难道各省市的对口支援只是打造各种旅游景区?建设各种古城?真的不懂!只是心疼!

     景区最吸引人的是在一处陡峭的崖壁中间,有几百米宽的地方泉水顺着崖壁淅沥而下,水线很平,水顺坡而下聚成了水池,池水清幽如碧,泉水注入直径约10米的圆形水池,形成一汪灵秀,当地人称之为“宗朗灵泉”,信奉它为神泉、圣泉。认为喝了此水可长寿、避邪,还可求子、疗伤,可谓有求必应,因此该泉水赋予更多的意义就是祈福。至于为什么会在悬崖的中间出现这样永不停歇的泉水?而悬崖的上半部却是非常干燥和疏松的崖壁,这些疏松的崖壁也不会脱落,到底是为什么?水是怎样来的?我几乎查遍了网上资料,似乎完全查不到任何能够说的清楚怎么回事的资料,导游也是一问三不知。不知道科学家们能不能帮忙解惑?

    介绍说:崖壁上曾有车轮大的两个草体汉字——灵泉,还挂有用汉文写的“泽及边吏”木匾和“有求必应”的红色绸幛,但我们没有看到这些大字。悬崖下有四株距今约800年的古柳盘根错节,似虬龙卧地,柳树与杨树比肩生长。我们看到的是很多古老的树木和弯弯曲曲的老树干。

    整个行程对我这个理科思维的人充满太多的为什么?期望能有人帮我解惑。哈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