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经典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


我们来交流第二大板块:打造最美的诵读声音。
情声和谐,诚挚而不造作。这是评委们判断好诵读声音的标准。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个去年的获得一等奖的一个作品。播放《密码》。
好,我们来看看这一部分,我们要交流的内容。如何打造最美的声音,从两个方面跟大家交流。第一个方面,朗诵技巧;第二个方面文本的解读。
先来看第一个方面:朗诵技巧。
讲到朗诵技巧,咱们新闻传媒专业的同学应该很清楚,对吧。哪位同学来简单说说看。
好的,谢谢。是的,朗诵作为一门艺术,肯定是需要技巧的,这是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形成的技能。比如,最常见诵读的技巧:停连、重音、语气、节奏。
这其中的每一项技能的知识都需要讲好几天的,这里只能带着大家浮光落影简单说一说了。
我们先说说“停连”。什么是停连,指的是朗读或诵读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它是区别句意能让听众理解诵读内容的基础。
停连的类型很多,概括出一下10种常见停连类型:区分性类型、呼应性类型、并列性类型、分合性类型、强调性类型、判断性类型、转换性类型、生理性类型、回味性类型、灵活性类型。
接着来说说“重音”。何为重音?对重要的词或者词组,运用轻重对比的手段加以强调,给予突出。对于这些被强调、突出的词或者词组,我们称之为重音。
从停连和重音的定义可以看出,停连,解决了作品内容构成的分合;重音,要解决的是作品内容词语关系的主次。
重音的类型,或者说重音的位置有一下十种:并列性重音、对比性重音、呼应性重音、递进性重音、转折性重音、强调性重音、比喻性重音、拟声性重音、肯定性重音、反义性重音。

再来说说“语气”。在一定的具体思想感情支配下具体语句的声音形式。作品是由最基本的句子组成,不管什么样的句子,都包含着情感,比如我们把句子分为四种基本类型,考的就是语气。就朗诵的语句来说,既有内在的思想感情的色彩和份量,也有外在的高低你、强弱、快慢、虚实的声音形式。综合这两方面,就是语气。
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张表格来看一看语气的轻重缓急,给声音带来的变化,表达的情感以及给听众带来的感觉。
我们最后再来看看“节奏”。
在诵读中,我们了解了停连、重音和语气的朗读技巧之后,还有一个节奏问题,必须注意在诵读中运用。
何为节奏,节奏是由一定的思想感情的波澜起伏所造成的,在诵读全篇作品过程中,所显示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节奏。
我们来看看节奏的类型,一共分为五种,分别是:轻快型、凝重型、低沉型、高亢型、舒缓型、紧张型。
节奏在一片作品里,是不断转换的,那转换的方法是什么呢?我们一般分为这样三类:
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欲快先慢,欲慢先快;欲轻先重,欲重先轻。
我们来看一看,听一听,这些诵读技巧在参赛作品中的体现吧。

这四种基本技巧,停连、重音、语气,再到节奏,从停连的序列性,到重音的明确性,再到语气的思想性、具体性,最后的节奏的回环性。构成了一个以思想感情为基础的和声。
朗诵界有一种语气中心论点说法,以语气为中心,充分发挥其他三个技巧的作用,共同作用下,形成诵读的无线张力,触发听众的心弦。
给大家推荐几本书,多看、多练、多揣摩,你一定能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妙声音的。
对了,这里还要说说,语言的互动性。于谁互动呢,当然是观众,还包括同伴、角色间的互动。
下面说说“文本解读”,其实这应该放在前面讲,它应该是朗读、诵读的第一步。
这里也只能是简单说说。我觉得要做到“三个层次”。
第一层:熟悉作品-“相认相知”——扫除障碍读熟练
第二层:理解作品-“相知相交”——体会情感熟能诵
第三层:感受作品—“深知深交”——悟道深处情自流
最后强调一点:声音的自然,大道至简。
评委最看重的事:情声和谐,诚挚而不造作。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