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古诗词里的竹子,韵味悠长、翰墨飘香

 谁家庭院木樨香 2022-06-05 发布于山东

未出土时已有节,到凌云处总虚心。说的便是竹子。我虽然生在北方,却对竹子情有独钟。小时候的院子,正对着大门是一丛翠绿的修竹,在白色的影壁衬托下,格外引人注目。

有一年,调皮的竹笋从厨房的砖缝里冒出来,一直快长到屋顶,也没舍得把它们砍掉。不知不觉间,小院子成了竹子的乐园。西边墙角与石榴树相伴,南边葡萄架下,也不甘寂寞,一夜之间长出小小的竹笋,眨眼间便长高了。

不知不觉,2021年的夏天又到了。如今,我只能从诗词里寻找竹子的身影,体会竹韵生香,回味少年时光里的竹影生风。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初夏时节,梅子金黄杏子肥。不知道谁家院子里的梅子熟了,靠近窗户的几根树枝,被压得低下头。远处的小鸟闻香而来,享用天然美食。几颗熟透的梅子散落一地,也无人问津。墙角冒出的竹笋,不知不觉中已长成一片竹林。

雨丝连绵不断,难道是惋惜春天?想要把这春光留住?谁也没有注意到,夏天,迈着轻盈的脚步,早已来到我们身边。

夏天的竹子,是一年中最生命力最强的时候。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酷爱竹子,每到一所住处,看到院子里没有竹子,便会马上令人栽种。有人忍不住问他,不过是暂住几日,何必这么麻烦?沉思许久,王徽之用手轻轻一指竹子说:何可一日无此君!

从此之后,不可一日无竹,便成为诗家最爱。很多诗词都有借鉴、引用。酷热的炎夏,幽幽竹林,无风而自凉。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这是杨万里笔下的夏日清凉,也是竹林给我们的最美意境。

《红楼梦》里,林黛玉最爱竹子,选了潇湘馆居住。连连林妹妹的舅舅都感叹:心仪又难得的好书房,莫属潇湘馆。月夜读书、竹林偷闲,人生最惬意的事,莫过如此。

院内,青苔铺路,掩映着几丛翠绿;窗前,竹枝摇曳,引发诗意无限。初春,初生的竹笋,清脆鲜嫩,是最鲜美的菜肴。夏至,处处浓荫,来此避暑纳凉。秋天,树木萧条,院内青葱依然。冬来,白雪飘飘,自有生机无限。

竹子的风骨,历来被文人推崇,被画家喜爱。历史上有名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以及阮咸,因为常在竹林相聚,听嵇康抚琴,谈古论今。因此被称为竹林七贤。

竹子的气节令人心生敬意,竹林之交的友情更让人动容。嵇康因为遭到钟会嫉恨被司马昭判死罪。临死前,嵇康最后弹奏广陵散,风起树摇,百鸟飞来,徘徊不忍离去,天地为之动容。嵇康把自己唯一的儿子托付给山涛,那是怎样一种信任?他对儿子说:巨源在,汝不孤矣。巨源,便是山涛。

《诗经》里的竹子是谦谦君子。你看,蜿蜒流淌的淇水之畔,绿竹猗猗、绿竹青青、绿竹如箦。用气质高洁的竹子赞誉君子,最合适不过了。

竹子四季常青,是江南园林最别致的风景。曲桥回廊,偶遇一丛修竹。月下窗前,伸展修长的枝叶。竹林深处、小径通幽。都是最美的风景。

竹子孤高,从不以美色魅惑世人,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这是郑板桥笔下的竹子。岁寒霜雪苦,含彩独青青。是陈子昂对竹子的赞誉。

被称为田园诗开拓者的孟浩然,寄情山水,淡泊名利。他笔下的竹子,精彩绝伦,散发出独特的气质,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心灵澄澈。

唐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孟浩然对山水情有独钟,他的诗词风格清新淡然,有一股浓郁的自然之风。诗中有林间的青草香,亦有流淌的山泉。他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了创作的灵感。他笔下的月色、山林,诗意盎然,又不失生活情趣。

隐居的诗人总有相似之处。林逋喜欢泛舟西湖,如果家中有客来访,他的书童便会放飞仙鹤。林逋远远看到家中的仙鹤款款飞来,便不急不缓地摇动船桨,调转方向,回家。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每天都忙得晕头转向。

每当想起梅妻鹤子的林逋,每天悠闲自在地生活,都忍不住心生羡慕。而孟浩然居住的环境,更令人向往。西湖虽美,无奈游人众多,多了一分喧嚣,少了一点幽静。

鹿门山紧邻襄阳城,泛舟水面,只有三十里的路程。距离风光秀丽的涧南园,走水路,也不过二十里。历史上被光武帝封侯的习郁,也喜欢风景如画的鹿门山,修建鹿门庙、私家园林。盛唐时代,国力大强。没有战事的纷扰,诗人才有闲情逸致享受田园风光。

隐居山中的孟浩然,每日拥抱大自然,要么在船上小憩,枕着波涛、美梦萦绕。要么在窗前独坐,月色安抚心灵。西山的太阳缓缓落下,月亮从池塘的水面升起,悄无声息。诗人散落头发,想在夏夜寻找一处清凉的所在。

何须刻意寻找?诗人的住所,就有天然的空调。只需开一扇窗,安静地躺在床上,便能享受夏日的清凉。微风徐徐吹来,窗外的竹叶被吹得沙沙作响。荷花的香气扑面而来,听到几声清脆的响声,难道是露水滑落竹叶的声音?

诗人被这夜景陶醉,睡意全无。竹叶摇风,荷香宜人。这时候如果用古琴弹奏一曲,岂不更妙?诗人环顾四周,空无一人。没有知音欣赏的音乐,还有什么意义?打消弹琴念头的诗人,更加思念老朋友,往事一件件浮上心头,彻夜不眠。

孟浩然这首诗,情景交融,看似轻描淡写的笔墨,却意境深远,异常温馨。诗的开头,以渐渐西落的太阳和缓缓升起的月亮引出夏夜山中美景以及对老朋友的怀念。

白居易的诗朴素易懂,擅于叙事。孟浩然的诗朴素清新,长于写景。孟浩然的诗词,从小处着手,对细节刻画得入木三分,却又衔接自然,无一点赘述。寻常生活,随便几笔,反而更加生动。

炎热的夏夜,诗人沐浴后,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短短几十个字,诗人便把时间、地点交代清楚了。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是全诗的精华,也是广为流传的名句。从嗅觉入手的荷风送香,从听觉入手的竹露滴清,让整首诗更具立体感。同样喜欢多角度写诗的苏轼,也总能出其不意,创作出不同凡响的名作。

诗人沐浴更衣,只差焚香,便可弹琴了。只可惜没有知音,让诗人没有了兴致。恨无知音赏,很自然地引出下句对朋友的怀念。诗的最后,充满浪漫主义,在怀念中沉睡的诗人,竟然在梦里见到了老朋友。这里的写法,如花留余香,琴留余音,让人回味。

竹子因为其修长挺拔的外形,梅花因为它独立寒冬的傲骨,成为诗人文字、画家笔下的最爱。米芾的外甥,金代书画家、文学家王庭筠,曾有名句: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竹子和梅花的风骨跃然纸上,生动贴切。

工于绘画,擅长诗词的王庭筠观察细致,落笔有声。他用一个瘦字,形象地写出竹子的特色,看似纤瘦,实则卓尔不群。入诗无需华丽的语言,自有天然的风韵。清瘦的竹影给人写诗的灵感,梅花的香气伴人入眠,给人温暖。原诗如下: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从这首诗,可见文人诗画的特点。诗中有画,写一首诗,给读者呈现一幅美妙的国画。擅长文人画的苏轼,尤其擅长墨竹。苏轼画竹,与众不同,挥毫泼墨,如舞动衣袖,神采飞扬。苏轼画墨竹,一挥而就,拔地而起。曾有人问他,为什么竹子不分节?苏轼笑着说,竹生时,何尝分节,逐级而生?

仕途失意的苏轼爱竹子,他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清高不媚俗的竹子,与东坡居士的气质相得益彰。

公元1073年的春天,苏轼在杭州任职通判。有一天,他和慧觉和尚游览寂照寺,发现寺内有一去处,一丛丛绿竹或在墙角,或在亭边,或点缀窗前,静谧优雅,与别处风景大不同,更有竹径通幽,一条小路向远处延伸,让人生出无限遐思。

苏轼 〔宋代〕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这首诗,开篇就引出议论,让人深思。这里引用了王徽之爱竹子的典故,突出竹子清高的气节,既是对慧觉和尚的赞誉,也从侧面写出诗人的气节。

全诗层层递进,慢慢揭晓答案,读来饶有趣味。一日三餐可以粗茶淡饭没有肉,但是居住的环境却不能没有竹子。如果说,不吃肉人会变瘦,那么没有竹子,人会变俗。人瘦了还能变肥,变得俗气,无药可医。

诗的最后一句,耐人寻味。诗人引用典故,委婉地说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争名逐利、一心求财,就不可能有竹子那样的清高气节。若想保持自己的初心不改,就得放弃尘世间的牵绊。

扬州鹤的运用,是一个典故,用在诗中,让整首诗更加形象。有的人想当扬州刺史,一心想多收敛钱财,有的人一心修仙,期待有朝一日驾鹤而去,成为神仙。有的人太贪心,又想有钱,又想成仙。这样的人,神仙也会嫌弃吧?

这首诗富含哲理,语言简练精辟,被很多人喜欢,并引用借鉴到自己的诗词创作中。

江南园林中,竹子是不可或缺的点缀。在读书人心里,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足矣。神话传说中,凤凰以梧桐栖身,以竹米为食。虽然庭院栽的几竿修竹,不能成林,引不来凤凰,却能医治俗病,让世人变得清雅。

竹子淡然无求的气质,竹林的清幽静谧,真的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心境。清代诗人、画家郑板桥,独爱竹子。他画竹、写竹,而他本人也和竹子一样,清廉刚正。

竹石

郑燮 〔清代〕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托物言志,借竹子的坚韧不拔,表达诗人内心不屈从的意志。从岩缝中顽强生长的竹子,历经风雨,仍然顽强地长大。

诗的开头,咬定青山不放松,形象地刻画了竹子的坚强。郑板桥画竹子,纤细的竹竿挺拔直立,竹叶苍劲有力,有一种傲视天下的气势。诗中的风,指代现实生活的以贪官污吏为代表的的势力。

郑板桥所处的社会环境,让他很难兼济天下,因为他举步维艰、困难重重。他唯一能做到的,便是独善其身。竹子的化身,便是刚正不阿、毫无畏惧的诗人自己。

竹子能有多隐忍?它们用四年的时间在地下默默生长,系盘根错节的竹根延伸到四面八方。到第五年的时候,竹子以惊人的速度生长,仅仅六周时间,它们便长成一片竹林。它们用四年的时间,冒出地面,长到3厘米。第五年,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它们长到15米。

白居易说,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才须待七年期。竹子何尝不是这样?这世界上,哪有一蹴而就的成功?竹子根本不是普通的草本植物,却用自己的坚韧,鼓励我们,告诉我们,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

可爱的竹子,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莫着急,因为收获和耕耘,从来不在同一个季节。而最能代表中华民族气节的,也是竹子。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千百年来,竹子互相扶持,繁衍生息,恰如顽强的中国人民、生生不息。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断层、代代延续的民族。千百年来,一代代中国人前仆后继,走过历史的风霜雪雨,走过枪林弹雨的洗礼,从封建王朝走到新时代,更改的是朝代,不变的是中国人的气节。无论你走到世界的哪个角落,都会记得自己是炎黄子孙,那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春花烂漫,夏日浓荫。秋风送爽,草衰树叶黄,冬日萧条雪花飘。大自然风云变幻,给了我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致,也让我们体会到执着如一的竹韵生香。

像竹子一样,学会等待吧。

春天百花盛开,你可能忽略了它。夏天荷香四溢、绿树苍翠,你看不到它。秋天,枫叶染红山林,枝头菊花让人醉,你想不到它。冬天来了,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