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宵夜,花如海灯如昼,几家欢笑几家愁,更有相思无尽头

 谁家庭院木樨香 2022-06-05 发布于山东

在古代,深居闺中的女子白天尚且不能出门,更不要说晚上了。但是,也有特例。《史记·乐书》记载:“汉家祀太乙,以昏时祠到明。”汉代长安城内,有专人负责宵禁,晚上不准随便外出。唯独到了元宵节,皇上特许开禁,前后各一日,百姓可以外出观灯。

自唐代以来,就有了元宵节观灯闹夜的民间风俗。辛苦一年的人们,到了元宵节的夜晚,万人空巷。从豪门贵族到寻常百姓,都不约而同地走出家门,一个个精心打扮一番,都想把最好的自己展现在众人面前。

唐代诗人张祜用一首诗记录了当时的盛况: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京城内万盏灯同时点亮,把元宵夜映衬得如同白昼。几百人舞动裙摆、伸展衣袖,舞姿翩翩,如天上的仙女下凡。歌声彻夜不停,欢笑声此起彼伏,丝竹悦耳直冲云霄,连天上的神仙也会羡慕吧。

大街上,行人盛装打扮,花灯随处可见,顽皮的儿童追逐嬉闹,而此时,衣着朴素的读书人会做什么呢?是在灯下苦读?还是来感受这欢快的气氛?元代诗人元好问告诉我们:沌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原来,温文尔雅的诗人也会在元宵节的夜晚赏灯猜谜,自娱自乐。上元灯节最诗意,相思浪漫诗中觅。据说,元宵节,思念妻子的欧阳修,写下一首词,把刻骨铭心的思念写得浪漫唯美。他在词中写道: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宋代〕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火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的人,泪湿春衫袖。

词中,诗人假借女子的口吻,把物是人非的感伤写得感人肺腑。去年的上元夜,女子与心上人甜蜜约会。花市灯火如昼,渲染了元宵夜的热闹气氛。月上柳梢头,则用月夜烘托唯美的爱情,让恋人之间的约会显得更有意境。

这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女子眼中,眼前的一切都是浪漫唯美的,连空气里的花香都格外醉人。因为她的心上人陪在身边,此刻的她最幸福。

从上片的温馨甜蜜到下片的感伤遗憾,过渡自然,读来让人感叹。今年的元宵夜,月色如昨灯依旧,只是再也不见了去年的少年,女子异常伤感,眼泪止不住落下来,打湿衣袖。还有一种说法,这首词并不是欧阳修所作,而是出自女词人朱淑真之手。

不过对于读者来说,好诗不问出处,欣赏就可以了。今非昔比的凄凉,若不是亲身经历,谁又能深切体会?古人如此,我们也一样。就像歌词中唱的那样,后来, 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

诗人没有告诉我们女子的心上人为何失约?他们日后是否还能再见?是不是女子做了什么事情让少年伤心离去?诗词里的意犹未尽如同绘画里的留白,给人无限遐想。词中的女子,也许已经学会如何去爱,可是爱人却早已消失在人海。天涯何处是归期?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心中无限伤感,化成一句感叹: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晚年的李清照,独居江南。失去亲人、异乡漂泊的她,四顾凄凉,万分感慨。元宵节,她提笔写下自己的感受:

永遇乐·落日熔金

李清照 〔宋代〕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词的上片,诗人从落日熔金的傍晚写起,以彩霞满天的好天气烘托自己凄凉的处境,夕阳无限好,只是已黄昏。此时的才女,已是风烛残年,回首往事,怎不感伤?

江南春来早,染柳烟浓是最美的意境。是谁在吹奏《梅花落》?幽怨的笛声让人潸然泪下。春意知几许的反问,说明春天还是那么遥远,元宵节的好天气过后,是否又会风雨不停?半生漂泊、身世坎坷的才女,不禁悲从中来,因此谢绝了好友的相约,不肯踏上香车宝马,更无心思观灯赏月。

试想,亲身经历了北宋灭亡的李清照,哪里有心情在国破家亡的时候贪欢享乐?由此,很自然地引出下片对往事的回忆。

词的下片,诗人回忆当年在汴京过元宵佳节的盛况。根据史书记载,北宋时期,从腊月初一到正月十六,一直都是灯火通明。“家家灯火,处处管弦”,诗人至今记忆犹新。年轻时的李清照也曾和闺中伙伴相约,盛装打扮: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幸福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汴京的日子,难以忘怀。如今,诗人早已面容憔悴,连头发被风吹乱都懒得整理,晚上更是懒得出门。怕见夜间出去,何尝是真的不想出去?只是历经沧桑的人,处在欢声笑语中,只会更加伤感,不如安静在一旁、独自疗伤。

词的最后,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是无奈,伤感,更是难以描述的凄凉。

明代诗人、画家唐寅,苦中作乐,他笔下的元宵节,接地气、有欢笑。他在诗中说: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他劝慰人们珍惜当下,开心就好: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欧阳修在二十四岁那年中进士,后来,他既得伯乐赏识,又有好友相伴,二十八岁的他意气风发,记录了汴京元宵的盛况。

玉带花 欧阳修 〔宋代〕

青春何处风光好?帝里偏爱元夕。万重缯彩,构一屏峰岭,半空金碧。宝捐银钰,耀绛幕、龙虎腾掷。沙堤远,雕轮绣毂,争走五王宅。
雍容熙熙昼,会乐府神姬,海洞仙客。拽香摇翠,执手行歌,锦街天陌。月淡寒轻,渐向晓、漏声寂寂。当年少,狂心未已,不醉怎归得!

词的上片,诗人说汴京的元宵节,是春天最美的景色。当年的汴京有多繁华呢?万重缯彩,构一屏峰岭,半空金碧。这样的场景,即使在今天看来也足以让人震撼了。用千万重五彩缤纷的丝绸搭建起一座彩楼,直入云霄、金碧辉煌。

如此富丽堂皇的彩楼,有什么装点呢?宝檠银钰,耀绛幕、龙虎腾掷。姿态各异、生动逼真的彩灯把彩楼映衬得光彩夺目。路上的马车,在京城的街道上络绎不绝,在豪门贵族的府邸之间往来奔走。

词的下片,则生动地描写了元宵夜赏灯人群的盛况。彻夜灯明的夜晚,被人们当作白天,尽情欢乐。美貌如天仙的女子载歌载舞,人们一个个衣装鲜丽,执手行歌,流动的人潮如同·潮水般涌动。这样的热闹场面比外国的狂欢节还要震撼。

词的最后,诗人以月淡寒轻,渐向晓,漏声寂寂衬托昨晚的喧嚣热闹。当年少,狂心未已,不醉怎归得!生动地刻画了此刻风光无限的诗人,是怎样开心的状态。

几家欢喜几家愁。想家的蒋捷,在元宵夜忍不住感叹: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他只能在梦里重温早些年的情景,盼着自己能用吴笺银粉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

如今的元宵节,一如既往地品尝美味汤圆,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先人给我们留下的最好礼物: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上元灯节最诗意,相思浪漫诗中觅。今天的我们,别忘了多读诗词,体会那些远去的诗情画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