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次希波战争2:领导不好当

 时震球 2022-06-05 发布于江苏

第一次希波战争四年后,自尊心因为马拉松失利被砸得粉碎的大流士一世,在郁郁寡欢、心力交瘁中含恨而终,可以说是死不瞑目(像极了当年的尼赫鲁)。

继位的是薛西斯一世。

(薛西斯一世接见群臣)

如果说大流士是波斯的秦始皇,那么这位就是波斯的隋炀帝。

比起前几任皇帝的传奇人生,薛西斯一生就没那么波澜壮阔了。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他,从小到大是我们熟悉的贵族公子的套路:生于深宫之内、长于妇人之手。继位的时候刚刚年过30,史书形容他是一位当时数一数二的美男子,温文尔雅、器宇轩昂,举手投足间带着东方神秘主义的贵族气质,英俊的相貌、高贵的家世,继位的家当是当时世界第一帝国,这要搁在今天,绝对是地表最强XX后。

但也是这位美男子,在位20年,成为了波斯帝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而转折的关键点就是第二次希波战争。这场战争,薛西斯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动员了全国各族人民开展的人民战争。希罗多德在《历史》中花了大量笔墨,把薛西斯这支共计几百万人的海陆大军详细罗列出来,气势可谓遮天蔽日,排山倒海,以至于沿途的希腊人看到这只军队后,纷纷投降,直接失去了抵抗的勇气,可见这支军队给沿途的希腊人带去了何种震感。

但是这场规模浩大的战争却以波斯的惨败收场。波斯帝国从此彻底退出了希腊文明区,波斯在其他地区的扩张也渐渐停了下来。晚年的薛西斯纵情酒色,懈怠朝政,导致波斯帝国内乱,最终薛西斯本人在宫廷政变中被杀,之后波斯帝国的国运开始一路往下,直到被亚历山大大帝吞并。

所以后世人们评价薛西斯的话,免不了都是一顿贬义词大集合。特别是在他发动第二次希波战争期间,给薛西斯贴上的标签是傲慢狂妄。最为典型的一个举动就是波斯的大军在经过赫勒斯滂海峡(今天的达达尼尔海峡)的时候,海上的风浪太大,把正在架桥的部队吹得怀疑人生。薛西斯大怒,令人用鞭子抽打海水,很多中国人也把他和中国南北朝时期前秦雄主苻坚相提比论,由此得出结论薛西斯是个不可理喻、愚蠢自大的君主这种人失败是必然的,国家在这种人的治理下面,不灭亡简直岂有此理。

 (薛西斯抽打赫勒斯滂海)

我个人觉得,这种评价太苍白。

因为这是知道了结果去匹配的理由,这样的解释不免泛道德化,结论太廉价了。如果你认为他只是一个狂妄自大的人的话,那你并没有把他放在他当时的所处的环境去通盘考虑他的处境。我们应当设身处地去体会他当时的心情和心境。我们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得失,应当悬置道德判断,去还原这个人当时面临的种种限制,对一件事情的思考想要有所洞察,不能一味迎合道德认知去判断,而是要以同理心去分析和揣摩。

有了这样的认知,我倒是从薛西斯行为中,看出了点不一样的东西:

第二次希波战争是薛西斯的一场政治赌博。

(古波斯文物)

必须说清楚的是,接下来的所有的观点,是我个人的看法。我姑妄言之,您姑且听之。

薛西斯为何要赌博?他究竟是在赌什么?又是什么因素在推动他去赌博?

要看清楚这里面的道理,那我们还得跟另外四件事情合起来观察,才能看得更清楚,这四件事情全部收录在了希罗多德的《历史》当中。

第1件事情:继位之争。前面提到,大流士为了坐稳王位,在登基之初迎娶了居鲁士家族的6位女性波斯帝国5:大流士时代。在这些女性中就有西斯的生母、居鲁士大帝的女儿阿托撒公主。但是,大流士在娶这些女性之前已经有了一位妻子,而这位妻子也给大流士生了几个孩子,其中第一个孩子就是一位男性,名叫阿塔巴赞涅斯。这就引发了在大流士生前,对于谁有资格继承王位,在波斯宫廷内部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我们都知道全世界不管什么文化背景或者宗教信仰,只要是定居或者农耕的文明,对于继承人基本都采用长子继承制。波斯也不例外。

但是由于大流士的特殊的经历,到了薛西斯这里却出现了一个两难问题:如果严格按照长子继承制,那显然应该是大流士前妻所生的阿塔巴赞涅斯继承王位,但是这位继承人的血统的合法性明显不够;但是如果立薛西斯为王,那就违反长子继承制度,朝中也有很多人不服,于是在究竟立谁为王的问题上,波斯朝野曾经有过争议,最后阿托撒公主凭借深厚的人脉根基和血统的优势,击败了阿塔巴赞涅斯,薛西斯在老妈强势扶助下,勉强承继大统。

第2件事情:开战之争。在继位后,薛西斯花了几年时间平定了境内的各大叛乱,国家的局势总算控制住了。这时薛西斯就琢磨着再次对希腊开战。他曾经召集群臣开了一次会,把这件事拿出来讨论。薛西斯本人力主开战,支持他的人以他的堂弟马多尼乌斯为首,他们这一派人主张的理由是为先王大流士报仇,同时获得更多土地、财富和奴隶。而反对的人以薛西斯的叔父、先王大流士的亲弟弟阿塔班努斯为首,主张的理由是波斯人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希腊的这些人,绝不是看上去这么柔弱或者不堪一击,一旦他们团结起来将会是非常可怕的力量,马拉松的失败就是最好的教训。两派意见争执不下,最后薛西斯用了一个我们前面反复提到过的鬼把戏才算力排众议,劝服了朝堂的所有人同意开战。估计大家应该也能想得到:托梦。薛西斯借口有神仙托梦给他,命令他替天行道出兵雪耻。故弄玄虚一番才勉强将反对的意见压了下去,开始备战出兵。

第三件事情:行军杀人事件。薛西斯行军途中到达了吕底亚,当地有一个超级富豪,向薛西斯献上了大笔的金钱犒劳三军,并且愿意让自己的5个儿子一起出征。薛西斯很高兴,非但没有要他的军费,反而还赏赐了他一大笔钱。但是等到了渡海的时候,突然天上出现了日食,整个波斯军心受到了巨大的打击,流言蜚语开始多了起来。这个大富翁也受到了影响,于是他去恳求薛西斯能不能让他最小的一个儿子,不要随军出战。这个要求其实非常合理,因为万一其他4个儿子都战死了,好歹他们家还有一点血脉可以继承祖宗香火,这个在中西方都是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汤姆.汉克斯曾经演过的一部著名的电影《拯救大兵瑞恩》说的就是这个事情。但是薛西斯听到了这个请求突然大发雷霆,非但没同意,反而做了一个非常残忍的决定:你越是要留下一个儿子,我越是要杀掉一个儿子。他把这个大富翁的长子当即处死,并且把尸体劈成两半放在大军行进的道路的两边,让大军所有人都能看到忤逆帝国元首的下场。这个时候的薛西斯,成了一头野兽,完全没有了当年富贵公子的那种温文尔雅。

第4件事情:开战前的对话。渡过了赫勒斯滂海峡之后,薛西斯站在海边的悬崖上,他叫来了随军出征的、被斯巴达废除的前国王的德玛拉图斯,两个人在悬崖边面向爱琴海,有过一番对话,薛西斯询问德玛拉图斯,波斯即将面对的斯巴达人和雅典人,究竟是一群什么人?波斯人面对他们能否获得胜利?德玛拉图斯的回答很直接,他认为波斯人将遇到极为顽强的抵抗,甚至有战败的风险。希腊人没有看上去那么弱不禁风,特别是斯巴达人,一个打三个绝对没问题。薛西斯这次到没有过度的反应,只是认为德玛拉图斯言过其实了,他说我们波斯有如此多的军队和战船,气势逼人,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死希腊人,你德玛拉图斯是不是因为自己是斯巴达人就说人家厉害?你不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还是要客观公正面对现实。而德玛拉图斯接下来的回答得极其精彩:

“陛下的部队是因为恐惧您的威严而作战,但是希腊人是因为法律规定保家卫国是公民应尽义务而走上战场,战争对于希腊人是责任和荣誉,而在波斯人这里确实负担和威胁。”

这段话,在我看来是最能深刻阐述希腊城邦精神气质的一句话,是希腊文明留给人类的精神遗产中最核心价值观。薛西斯听了之后没有再说话,双方不欢而散。

(斯巴达重装步兵)

现在,四个故事说完了,我们把这几件事情串在一起看看,能琢磨出点什么呢?

第一个故事我们很容易看出,薛西斯继位之初权力是不稳固的,至少在王位的继承上,他是有竞争对手的。

第二个故事我们发现,反对薛西斯的势力非常强大。他的支持者基本都是他提拔上来的年轻新贵,而反对的人都是大流士留下的勋贵老臣,这种对立的格局就让薛西斯这个满腔热血的新王非常难受,而他的执政手脚也与此放不开。

第三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薛西斯的情绪相当不稳定,甚至到了精神失常的地步;战争的紧张气氛已经让他的精神状态极度扭曲,重大的压力下面,尊贵的王者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

第四个故事可以看出,整个对话过程双方没有在一个频道上共振,对战争的走向的分歧显而易见。薛西斯给人的感觉是他不需要别人对于战争怎么打建言献策,而是更需要别人肯定与表态,只不过德玛拉图斯的回答没让薛西斯满意而已。

那么这四件事情,和他动员这么多人征伐小小的希腊、用鞭子抽打海水有什么关联吗?

我个人的看法是:焦虑。

薛西斯是波斯帝国第四代领导人。除了第二代领导人冈比西斯是个混不吝之外,第一代领导人是公认的、牛得无以复加的居鲁士大帝,第三代领导人是光芒万丈的大流士,前任的光辉业绩既让他心潮澎湃、也倍感压力。现在他薛西斯接过了这个位子,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他。普通人都看到的是他风光无限、威风凛凛的外表,可如果换位思考,如果你年纪轻轻就坐上了那万众瞩的位置,会不会心生一份恐惧与怯懦?当你知道成千上万的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拿着你的一言一行与你的前几任相比,你的内心,除了骄傲之外,会不会有一点点的焦灼与心虚?

其实不光是薛西斯,这恐怕是所有的新上任的领导都会遇到的问题:根基不稳,威望不足,但又急需打开局面,怎么办?

这个时候,薛西斯发现,他的牛逼老爸大流士一生唯一的污点,就是希腊。如果我薛西斯能够征服希腊,这是个一举三得的好事情:

第一,如果我打赢了,证明我是天选之子,那么我继承波斯王位就是天命所归,我的权力就是上天赐予的,谁都不能和我竞争;

第二,可以让那帮老臣闭嘴。如果我打赢了,证明我具备强大的领导力,我可以带领这个国家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一场胜利可以让那帮倚老卖老的前朝大臣们无话可说;

第三,如果我能够征服希腊,不就能够用实际行动证明我比我的父亲、那位将自己名字刻在的贝希斯顿铭文上面的万王之王要更加的出色、更加伟大、更加值得人们追随和崇拜吗?

算盘打得真精啊!

就便是薛西斯当时的内心戏码。他急需积累声望、巩固权力,而出征希腊看上去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如果从这一个角度切入去看的话,那么薛西斯一意孤行出兵希腊就有了另一种说法,那就是:他这是在进行一场政治豪赌,赌注就是他的执政生涯。

换成老百姓听得懂的话来说就是:刷存在感!

如果体会到薛西斯的这点赌博心理,那么,他在行军途中的反常表现就可以解释了:

他之所以鞭打海水,不是狂妄,而是内心的焦灼。他不允许哪怕人力不能控制的因素带给他一丝丝不确定性,因为他太需要胜利了,鞭打海水不过就是内心焦虑的发泄而已;

他之所以要杀人分尸,不是残忍,而是彷徨。他不可能不受到日食不祥的打击,他的内心不可能不出现动摇和彷徨,但是事已至此,他不能退缩,否则等待他的将是人民的嘲笑和朝堂的失控,他必须硬着头皮走下去。此时他的内心承受着何种煎熬不难想象。他的内心已经疲惫不堪,任何一点风吹草动勾起的波澜都能让他情绪崩溃,杀人,不过就是一种心理防御的外在体现罢了,他采用的方式越变态,他的内心就越焦灼。

至于他在悬崖边与德玛拉图斯的对话,虚弱的本质就更明显了。他根本就是在开战之前拼命给自己找心理安慰。他和德玛拉图斯的对话,我第一次读下来的感觉简直就和我儿子缠着我要买玩具的场景一模一样:想要啥不明说,而是旁敲侧击、拐弯抹角,千方百计引诱或你说出他想要听的结果,如果不同意,那就换个方法死缠烂打,总之一定要你表态支持才行。用这种思维去套薛西斯与德玛拉图斯的对话就豁然开朗了:简单来说就:“求求你,表扬我。”

你可能会错愕,不至于吧,堂堂波斯帝国最高领袖,何至于如此幼稚?

恐怕这不是幼稚,而是焦虑造成的。

自己皇位不稳、朝堂老臣掣肘,这些不利因素能不能化解掉就看这一锤子买卖了。如今开战在即,虽然波斯军队气势如虹排山倒海,但是十年前的马拉松战场上波斯将士的哀嚎音犹在耳,渡海又遇到日食,不心虚是不可能的。这时的他压力太大,特别希望找人排解心中的苦闷,哪怕别人哄哄他也好。所以薛西与德玛拉图斯说话避重就轻,含含糊糊,他内心其实一直希望德玛拉图斯能说出波斯获胜的话,但是没能如愿。这些扭扭捏捏的反常举动,不过就是在开打前给自己的行为找合理化借口的外在表现罢了。

心虚,或者自卑,不是想甩到就能甩得掉的。

而之所以心虚,还是因为这场远征本质上是薛西斯一意孤行的结果,是薛西斯为了坐稳皇位而押上了整个执政生涯的政治赌博。想通了这点,我们就能看懂为什么他为了出兵,能玩仙人托梦这种低级鬼把戏,因为他急于证明自己;也能够理解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希腊,他可以动员全国所有力量,因为他必须确保胜利,不惜用力过猛;同样也能解释为什么在出征途中他表现得既暴躁又婆妈,因为心中的压力已经折磨得他精神失常。如果你说他是外强中干、色厉内荏,这些评价不然没错,但是没有温度。我觉得应当秉持一种同情和悲悯,从他极端又矛盾的行为里,去体味他骑虎难下的无助和悲凉。

他实在是太需要、太需要、太需要这场胜利了!

(影视作品中的薛西斯)

然而他还是败了,败得如此刻骨铭心。

面对失败,我们无须怀疑薛西斯内心的痛苦,需要审视的是薛西斯面对失败的表现是什么?我们看到在接下来的执政时间里,他开始纵情酒色(甚至乱伦)、疏于朝政、宠幸宦官、喜怒无常,妥妥的一个昏君的形象。可是大家感觉到什么没有,这些极端的表现与他战败之间,似乎总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那么这种关系是什么呢?

逃避。

政治豪赌的失败,搭上的可不仅是他的面子,他的执政的信心与权威,也随着战争的失败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只有通过声色犬马的物质发泄,才能稍稍缓解和掩盖他内心的伤痛。只有联合宦官与小人,他才能有抓手去对付朝堂中反对他的势力,他的权力才能稳固;也只有喜怒无常滥杀无辜,才能将内心的伤口稍微愈合一点,从别人的哀嚎中找到一点点安慰。

看到这里,薛西斯与中国的隋炀帝就有了共同点:年轻时充满干劲,遇到挫折一蹶不振。两个人前半生都是因为战争失败体验了一把从云端跌到谷底的滋味,后半生只能通过逃避现实来发泄苦和缓解。这是一个越希望、越失望、越失望、越逃避的人生悲剧。

薛西斯面对质疑时有恐惧和焦虑、有渴望证明自己的冲动,也有对权力的贪恋,而当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就能让一个本质不坏的年轻人选择了一条畸形的赌博之路,因为这看上去是一条一本万利的捷径,很少有人能不动心。

领导也是人啊。

从薛西斯的心路历程,我们可以想见,古今中外所有的带头大哥,不管你是领导一个国家还是带领一个小团队,绝大多数都是表面风光,内心何尝不是充满着孤独、焦虑与彷徨?当这种心火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重压之下就会导致进退失据甚至精神扭曲。如果你的内心不够强大,承受不了这种焦虑带来的压力和恐惧,那么你的决策极有可能是错误的,行为一定是变形的,而最后遭殃的一定是老百姓。

领导不好当。

再次声明,以上观点是我一家之言。

就在这样的逻辑驱使下,薛西斯终于一意孤行地发动了对希腊的远征,政治豪赌的骰子一旦投出,就如同打开的潘多拉魔盒,个人将不能再左右局势的发展,而是会被裹挟到不可阻挡的战争洪流中去。我们分析完他的处境与心理,接下来我们就看看他是如何一步步被这种战争的逻辑带向了惨败的深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