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其顿崛起2:希腊版的“商鞅变法”

 时震球 2022-06-05 发布于江苏

现在,腓力正式正式成为了马其顿最高领导人,首先要做的就是开启改革。
在底比斯生活的那几年,腓力亲眼所见底比斯何等牛逼,在羡慕嫉妒恨的同时,对底比斯的这一套制度,他发自内心点赞。既然现在拥有了说一不二的至尊权力,腓力最朴素的愿望就是将记忆中那个繁荣强大的底比斯搬到马其顿来。
这就是著名的“腓力二世改革”.
上一篇我们说过,马其顿的历史和中国秦帝国历史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因此今天介绍的“腓力二世改革”也可以说成是“马其顿版本的商鞅变法”。两者的核心内容也都差不多:以军事改革为核心的变法策略。
对于秦国崛起我们很熟悉,是通过一次变法,主导变法的是秦国的秦孝公嬴渠梁,操盘手是商鞅(卫鞅)。在著名的《过秦论》中,作者贾谊对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逻辑分析得十分中肯:“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大概的意思是说,从秦始皇开始向上追溯六代,他们共同努力开创了秦帝国威震华夏,统一四海,确实功勋卓著。那么换句话说,秦国统一天下不是秦始皇一个人工作的成果,而是几代人接力完成的传奇。而这个传奇的总设计师,也是所谓的“奋六世之余烈”的第一位,就是秦孝公嬴渠梁。就在国君任内推动了大名鼎鼎的“商鞅变法”,实现了秦国的“大国崛起”,奠定了日后秦国扫灭山东六国的基础。
带着这个思路去套马其顿,腓力二世所扮演的角色,就是“马其顿的秦孝公。”他改革主要发力的方向是三个:政治、经济、军事,其中军事改革是核心。
先来看政治。
腓力的政治改革,关键词就一个: 中央集权。
对于这一点,腓力是有非常痛的领悟的。大家往回翻翻,腓力究竟是怎么去底比斯当人质的、又是怎么当上马其顿国王的,不就是因为马其顿一帮贵族狗咬狗内讧造成的吗?(马其顿崛起1:一个被低估的人),现在腓力上台了,这种窝里斗的事情决不能再发生,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内部根子上动手: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央。
但这句话说起来轻巧,执行起来困难重重。别的不说,地方这些贵族几百年来“土皇帝”思维早就已经深入骨髓,从来没听说过要把权力交给中央的,他们的脑子里就没有中央地方的概念,你去和他们推销这套上下级理论,别说反对,他们都没办法理解你在说些什么。这就相当于一个被散养惯了的孩子,突然有一天要进行军事化管理,这个时候你和他都会非常难受。
也就是说,如果腓力想要一步到位把地方的权力全都收上来,那基本等于洗洗睡的意思。但是地方权力不能不管,这可如何是好?
腓力给出的答案是:抓关键。
既然我没法完全控制地方势力,那么我就把最关键的权力收上来,剩下的就当给地方贵族发福利了。
那么什么是马其顿最关键的一环呢?
贵族,或者叫做精英阶层。
地方贵族凭什么这么横,不就是手上有兵吗?如果能够想办法削弱他们的权力,你就是借他个胆子,他都不可能和你中央犟嘴。腓力很清楚这一点,但是怎样才能收拾把贵族收拾服帖,这很有讲究,直接来硬的那肯定行不通,要是把这帮贵族逼急了,就会直接造反,到时候局面就全乱了。
一定要用迂回的战术才行。
马其顿普遍崇尚武力。全体成年男子都有参军打仗的义务,其中所有贵族家的孩子生下来就是为打仗而培养的。这些贵族家的孩子只有在军队里服役、历练,而且必须要有了军功才有在帝国上层立足的资本,不然你就没资格继承家里的荣誉和财富。前面的斯巴达是这么搞的,后面讲到罗马也是这个套路,军国主义国家都这么干。
那么也就是说,甭管你是不是和中央一条心,只要你还是马其顿人,你家儿子、孙子必须遵守马其顿的规矩,必须到军队里去混个资历才谈得上有未来、有前途。
基于这一点,腓力发明了一个天才的想法:伙伴骑兵制度。
腓力宣布,在马其顿中央成立一支骑兵部队,腓力把这支部队称作“伙伴骑兵”,顾名思义,参加这支部队的人员都是腓力的伙伴,也就是说对于这种部队的成员,腓力没把他们当奴才看,而是当朋友。
这可是至高无上的荣耀,那么什么样的人有资格做腓力的朋友呢?
无疑是血统高贵、战功赫赫的人。
那这么一来,只有那些贵族家出来的子弟才有资格加入“伙伴骑兵”,这支骑兵部队直接归腓力领导,负责腓力的安全,同时执行腓力安排的军事任务,这相当于腓力组建了一支“御林军”。换句话说,只要参加了这支骑兵部队,就有机会在腓力这个最高领导人身边工作,这意味着什么,大家都懂的。
大家想想,腓力这么一搞,会在马其顿内部产生怎样的反应?
首先贵族们肯定是不敢轻举妄动了,开玩笑,宝贝儿子在人手上捏着,不听话第一个掉脑袋的就是他们,谁敢轻易造次?腓力对于那些不听话的刺头确实心狠手辣,谁敢挑事就灭谁,而且要么不干,干了就是直接让对方断子绝孙的那种。但同时,腓力的“伙伴骑兵制度”又为马其顿贵族提供了一条黄金上升通道:只要你们好好干,该封赏的大力封赏,该提拔的大力提拔。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拉一派、打一派”的套路吗?这套路虽然很俗,但是管用。在这种恩威并施下,马其顿贵族基本都没了造反的心思。因为一方面,不听话铁定挨削,另一方面,和腓力合作看上去也没啥坏处。要知道贵族为什么要造反,不就是为了权力、财富、地位这些东西吗?现在如果自家孩子能通过合情、合理、合法的渠道获得这些东西,鬼才愿意造反呢?贵族毕竟也是人,造反毕竟是掉脑袋的勾当,如果能够有个确定的、光明的、安稳的未来,造个屁反!
这样一搞,腓力将马其顿局势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和他作对的声音越来越小,他的领导地位也就稳了。
高,实在是高。
说完了政治上的整合,接下来我们说说腓力在经济上的动作。
腓力在经济上的改革的做法和政治上的思路是一样的:抓关键。
现代经济结构过于复杂,一个国家最重要的经济抓手是什么,连我这个在金融部门工作的人也很难说清楚,但是在几千年的人类世界,这个答案并不复杂:土地。
马其顿是个半开化的部落国家,主要经济形态是农耕和打猎,农业的占比更高一点。由于马其顿之前太落后,没什么像样的经济管理手段,所以农业产出的效率很低。而且由于管理不到位,马其顿的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富人和贵族趁机占有了大量的土地,而穷人则是王小二过年,富的撑死,穷的饿死,如果不加以改革,这必然是马其顿内部稳定的定时炸弹。
现在腓力要盘活国内经济,土地问题是重中之重。腓力把他在底比斯学到的那套现成搬了过来,在马其顿国内建立起一套管理制度,抑制土地兼并。对国内的土地进行了全国范围丈量和普查,核定了马其顿公民数量,接着制定分配原则,最后将这些土地一次性分配给国内普通农民。
由于马其顿土地十分广袤,相比于人口总量来说,土地供应是十分充沛的,再加上这么多年来也,马其顿不断对外扩张,土地整体上是充裕的,这对于腓力这种“发红包”的土改方式有了很大的操作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农民能够得到的土地越来越多,而贵族阶层也没有受到很严重的损失,两边相安无事,这样改革实施的难度就被大大降低了,应该说这是腓力的幸运,也是马其顿的国运。
围绕土地改革,腓力还给马其顿经济附加了一个外挂:货币改革。
这还是要感谢他的运气。
马其顿推行货币改革有一个其他城邦没有的优势:银矿。马其顿背靠北方广袤的色雷斯地区,你别看这块蛮荒烟瘴、鸟不拉屎,它所谓资源多得不得了。前面我们反复说,雅典就是依靠着这里的木材建立起了称霸天下的海军,而除了森林资源,这里的矿产资源也是要多少有多少,腓力控制的的地盘上就有不少白银矿,腓力顺势推出了马其顿银币。
(马其顿银币)
货币在流通过程中,它的币值是不是稳定直接关系到经济运行的好坏,这是个生死攸关的问题。因为币值而崩溃造成的灾难,从古至今史不绝书。古时候的货币是金属货币,币值稳定的要素相对简单:成色。说白了就是铜币的含铜量、银币的含银量、金币的含金量是不是能够保持稳定。成色足,那么币值就能抗击物价波动,成色不足,就一定会产生黑市这种扰乱市场的地下组织。
而马其顿由于有丰富的银矿,这就让这就让腓力推出货币不仅有了资源,还有了底气。腓力打造了一大批银币投向市场,用今天的话讲叫做为市场“注入流动性”,整个马其顿的经济被盘活了。更加重要的是,这些银币成色充足,不仅可以稳定物价,也让投机倒把的生意失去了套利空间,没了套利空间,市场也就恢复了秩序,市场稳定了,人心也就没那么恐慌了,社会自然也就平和了很多,而社会和谐了,那么接下去深度改革就有了可能。
这一切能够实现,取决于腓力的远见卓识,而他能够有这份见识,和他年轻时候的坎坷经历分不开。大家试想,如果腓力走了一条传统马其顿贵族的上升线路,没有在底比斯的经历,他又怎么可能会看到马其顿的根本问题所在,又怎么可能给出这么“一剑封喉”的解决方案呢?
我始终有一个想法,年轻就是资本。人趁着年轻,还是要多出去闯闯和看看,为自己的见识、格局打下点基础,你这一辈子将受益无穷。
这个经验,我是这么告诫自己的,也是这么教育自家孩子的。
说回腓力改革。做完上面两项,接下来要就触及到了腓力改革的深水区:军事改革。
军事是马其顿改革核心中的核心,这也是为什么他能成为希腊版的“商鞅变法”的原因: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腓力军事改革的主要成果,集中体现在一个叫做“马其顿方阵”的玩意儿上。
许多人乍一看“马其顿方阵”,会想当然认为这个全新的方阵就是以往希腊重装步兵的变种,你要这么想就是被字面意思误导了。“马其顿方阵”是腓力对当时流行战术做出的重大创新,不仅对传统重装步兵的装备和人员做了升级,而且对战争整体战术思维做了重大调整,让马其顿的军队的战斗力上了好几个台阶,可以说,马其顿方阵是腓力极为成功的军事创新。
腓力的创新,专业术语说叫做:重视多兵种配合的协同作战体系。
翻译成人话说是:改进步兵方阵、组建骑兵方阵、重视远程优势。
一个个来看。
一直以来,希腊世界的主力兵种都是重装步兵。我们前面也多次介绍过这类兵种的特点:周身黄铜包括,武器以长矛和短剑为主,盾牌是木制外壳包一层铜皮,一般比较大,可以用来防护身体大部分不受伤害。
腓力通过对战争的观察,对这一传统做了改进。他改革的核心理念是:牺牲一部分防御,大大增强攻击性。
希腊人从没听说过“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这句话。但是腓力对战争的理解显然是高度认可这句话的。他认为两军对峙,大量消灭对手就是最好的防御措施,一味增加防守会拖累军队的整体作战水平。所以腓力对传统重装步兵改革,在盾牌、长矛和阵型上都做了修改。
首先是长矛。在腓力手上,马其顿人的长矛,变成了货真价实的“长”矛。
一般的希腊重装步兵的长矛在3米左右,腓力一下子增加到了7米,比原来的长度翻了倍还拐了个弯儿。改进后的长矛,光矛头就接近1米,这样的长矛横在两军阵前,光看着就吓人。
这种长矛,有一个专门的名称“萨莉亚长枪”(Saria),由于太长,不方便携带,这种萨利亚长枪需要组装完成的。平时可以被拆成两段携带,作战的时候,士兵将两段长枪通过接口组装起来,就形成了长达7米的超级长枪。
(萨莉亚长枪)
腓力给马其顿的重装步兵方阵全部配备了这种萨利亚长枪。同时他将每一个步兵方阵的人数扩展了一倍,由原来的2000人扩展到了4000人。并且腓力把这4000人两两之间的排列空隙压缩到了最小,前排与后排之间的站位更加密集。作战的时候,前7排士兵将萨莉亚长枪向前挺进,后面的人将长枪高高举起随时准备补位,整个方阵远远看上去就像一只刺猬一样,后来的史书也称马其顿重装兵团为“刺猬”,如果你要是有密集恐惧症,看到了这只刺猬会直接吓瘫。
(马其顿方阵“刺猬”军团)
刺猬军团最大的优势是两点,一个是进攻的优势很明显。由于萨利亚长枪太长,前7排士兵可以同时将矛头对准敌方,这样形成的杀伤力更加密集和凶悍。兵团向前推进的时候,因为萨莉亚长枪的长度优势, 不仅可以更早刺伤对方,而且由于长枪的数量优势,一旦刺伤对方,后续的杀伤力只会越来越大,越来越难以招架。作战结果往往是,马其顿已经刺穿了对方好几排的步兵,而对方的长矛还没摸到马其顿的第一排士兵,双方肉搏作战的时候,马其顿的长枪优势简直就是bug。
第二个优势是抗冲击能力十分强悍。由于兵团规模比敌方大了整整一倍,而且站位十分密集,马其顿方阵感觉就是一块密不通风的钢板。马其顿军队一旦开动起来就像铁塔一样难以撼动,普通步兵方阵根本不可能在这么密集的阵型中撕开口子,就算加上骑兵、战车配合,也很难占到马其顿人便宜。因为力量太大,所以战斗往往是马其顿人一路平推,所有阻力都显得很脆、很不经打。
但是,腓力的刺猬战术必然带来一个问题:士兵的负担加重了。这个不难理解,7米的长矛,重量一定不轻,操控起来也必然耗费更多的体力。因此腓力对马其顿方阵又做了一项改革,他把步兵方阵的盾牌统一改成了小号型,并且把外边包裹的铜皮也给去掉了。同时,对于方阵士兵的盔甲,也减少了黄铜的覆盖范围,仅保留头盔、胸甲等必要的防护措施。
防御减弱了,难道腓力就不怕伤亡吗?
当然怕,所以腓力在重装步兵的周围,又布置了其他的兵种:骑兵和轻步兵。
腓力设置的骑兵军团就是我们上面提到过“伙伴骑兵”。由于这些人全部都是由贵族组成,这些人从小接受军事训练,所以这支骑兵军团军事素养十分过硬。由他们组成的骑兵在机动性和冲击力上为重装步兵方阵提供掩护。同时腓力还设置了轻装步兵军团,这个军团里所有的人不像重装步兵军团那样拥有萨莉亚长枪,但是他们配备了弓箭、投石器和其他一些远程武器,这些人的存在弥补了马其顿长枪军团防御脆弱的短板,有他们在,就能为长枪军队推进提供掩护。在作战的时候,骑兵军团和轻步兵军团在速度和距离上为重装步兵推进提供保障和争取时间,确保长枪方阵安全到达肉搏位置,接下来依托长枪军团的攻击优势,马其顿人就能基本掌控战争走向,胜利就没跑了。
这就是“马其顿军方阵”全部秘密。
看到这里,我们应该对腓力的“马其顿方阵”有了结论:它是古希腊战争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创新。
它不是单一的方阵,而是一堆方阵的组合,它也不是单一兵种协同,而是多兵种协同作战的混合编队,这些在以往的希腊战争场面中都是没有的。虽然重装步兵还是核心,但是它的核心地位是来自于战法的创新,并且采用了大兵团、密集排列的方式战斗,兼顾了进攻与防御,而辅助兵团主要担任远程攻击和突击的任务,并且还兼顾了机动性和防御性,如此一来,军队的各个重要属性获得到了平衡。相比于单一兵种,马其顿方阵攻击性更加立体,作战效率更高,在速度、力量、杀伤、防御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创新和提升。
至此,腓力的军事改革也基本说完了。
从腓力23岁登基开始,这套改革前后一共三年时间。经过这么一番动作,马其顿从上到下焕然一新。但是腓力清楚,改革成效如何,还是要到实战中去检验,特别对于“马其顿方阵”,他也想看看战力究竟如何,三年卧薪尝胆,也到了该验收的时候。
腓力打算拿伊利里亚人试试刀。
这个伊利里亚前面没怎么提过,为啥腓力看上了他们呢?
伊利里亚人是马其顿人的邻居,当时还处于部落酋长的发展阶段,这一点和腓力上台前的马其顿一样,但是和马其顿不一样的是,伊利里亚这帮老兄比马其顿人更加野蛮。
马其顿人虽然好勇斗狠,但人家好歹还讲一点武德,男耕女织这些基本道德秩序还是遵守的。伊利里亚人从来不吃这一套,他们的生存之道就一个字:抢。而赶上伊利里亚的地理位置很不错,坐落在希腊主流世界和北方资源产地的中间,还背靠大海,爱琴海主要航线都要经过伊利里亚的海域,这就为伊利里亚的抢劫事业打开了方便之门。而由于明抢来钱太快,当时伊利里亚从十八的到八十的,只要没残废,男女老少不是在当强盗就是在当海盗,相应的种地打猎这么苦的活儿,没人愿意干。
这帮人和马其顿做邻居,你想想会发生什么?伊利里亚人动不动就上马其顿“化缘”,换谁都受不了。而且我们前面讲到的腓力的二哥,就是被伊利里亚人上门化缘的时候搞死的,腓力早就想收拾这个泼皮无赖,现在正好要检验改革成果,那么于公于私,这货都是最合适的练手目标。
公元前356年,腓力挥师杀进伊利里亚,双方展开了大会战。腓力指挥新鲜出炉的马其顿方阵一战下来,大获全胜。
伊利里亚散兵游勇一样军队面对战术严密、分工细致、纪律严明马其顿的马其顿大军,相当于低维打高维,没有任何优势。伊利里亚一战下来,死伤6000人,几乎全国主要青壮年被屠了个干净,被俘的人全部被卖成奴隶,这个以“野蛮强悍”闻名的部落被一波带走,而腓力一方,连死带伤也就十来个人。
事实证明,马其顿方阵的实战效果不是好,是真TM好。
或者说,以军事为核心的改革,在实战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那么接下来,腓力的野心,终于有了施展的机会,而整个希腊世界即将在他的铁蹄下颤栗。
一旦人要是走运了,好事刹都刹不住。大胜伊利里亚同一年,从马其顿首都佩拉传来了一个好消息:王后奥林匹娅斯给腓力生了个大胖小子,26岁的腓力当爹了。
双喜临门,高兴坏了的腓力马上给这个长子起了个典型马其顿贵族名字。
20年后,这个名字将让震彻整个亚欧非大陆。
这个长子,就是亚历山大大帝。
所以现在,希腊历史最后的一块拼图也到期了,接下来几十年,全体希腊世界,以及希腊世界周边的欧亚非地区,将在这对父子面前,瑟瑟发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