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话旧京~王府井和西单

 俗文化研究院 2022-10-18 发布于河北

这是北京两个重要的商业区,不光热闹,还历史悠久。有多悠久呢?那么我说说,你听听,在想当初……

王府井打明朝起就是一个商业街区。明朝这里就有锡蜡胡同(现在的锡拉胡同),麻绳胡同,烧酒胡同(现在的韶九胡同),金鱼胡同,干鱼胡同,翠花胡同,取灯胡同,从这些胡同名就可以看出这里当年有多热闹。另外,王府井大街北口,叫八面槽,其名称也是由明朝来的。明初时期,这里有个御马草料场,,就是现在的大草场胡同和小草场胡同,草场有个大马槽,马从四面八方都能吃到草,所以,人们就管这条街叫八面槽了。

到了清朝,这里就正式叫王府井大街了。王府井大街的兴旺是从清末开始的,这和它临近东交民巷(原来叫东江米巷)。王府井大街商业区跟其他的商业区不一样,他起初是靠卖洋货起家的,因此他的商店到所卖的货物都具有洋式特点。从清末到民国初期,亨得利钟表店,大明眼镜店,外国洋行,西服店相继开业,洋货从这里开始进入北京市场。同时,这里也出现了一个新的市场,东安市场。

最早,这里只不过是八旗兵的一个训练马场,清中期以后,由于八旗兵训练懈怠,这里成了空地地逐成了市场,因为靠近东安门,所以叫东安市场。

东安市场面积不大,仅仅占地三十亩,但是货物却琳琅满目。原因就是,他不是一家统一经营,他是由多家商铺各卖各的,因此货品多样。东安市场东街北面有杂技场,东安市场的北门有吉祥戏院,吉祥戏院还开创了一个北京之最,北京最早是不允许在内城演戏开戏院的,在内城开戏院,吉祥戏院是第一家。开业之初,也是轰动一时,也给王府井带来了繁荣。

西单市场也是,在明清时期,它周围就有馓子胡同(过来觉得馓子与散资谐音,不吉利,后改名槐里胡同了),茶叶胡同,细米胡同,缸瓦市,羊皮市胡同,大小酱坊胡同。但是,虽然如此,一直没有形成商业区。西单商业区的形成晚于王府井大街,据说西单商场是当时的黑龙江省督军投资兴建的,旧西单商场位于东堂子胡同和馓子胡同之间。为什么说旧西单商场呢,因为西单商场后来着过一把火,又重建过一次,我们在前文中提过。

最早的西单商场只是临街有一个个铺面,临街铺面后面,是一片空地,真正的西单市场是这里,商品品种多,风味小吃多,关键是说书的,唱曲儿的,说相声的都有,这才是吸引人的东西。由此,西单商场一开业就是热闹非凡。

这大概就是西单和王府井的由来和繁华的起因。您还想知道老北京的什么事,您就关注我接着往下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