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艺术关键词100(系列)控制论

 高观点笃者 2022-06-06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当代艺术关键词系列每日一更,直至100个关键词更新完毕,旨在让大众更好解读当代艺术。同时不定期插入艺术新资讯、艺术评论、艺术家访谈。

073 ·控制论(Cybernetics)

简单说

美国数学家诺伯特·维纳(NorbertWiener)在《控制论: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中提出的科学理论。

图片

这个理论常被误解是经由外科手术等扩张身体功能之意,但正如同著作副标和它自动控制学的别名所示,其实是指综合了生理学、机械工学、通讯工学等的崭新学问

源自

这个概念的语源是希腊文「κυβερνητηζ」,意指「技能」、「掌舵」,之后再经过十九世纪法国科学家安培(André-MarieAmpère)提倡政治学控制法的控制论等历史变迁,进而登场。

维纳是从小展露杰出才智的天才,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以通讯工学的观点研究高射炮等,然后进而将安培提倡的控制论应用在科技上。

维纳认为生物为了顺应环境所运用的各种技术和控制法,应该也能应用在机械上

他的想法主要是根据资讯反馈的自动控制,核心见解就是认为必须统合下述三项系统:

  1. 调整部(管理机器的系统)

  2. 操纵部(人类操纵机械发生误差时的修正系统

  3. 统治部(内含指导人类的团体功能的系统)

顺带一提,在维纳提倡的控制论的同一时期,还有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的「资讯理论」,以及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提出的程式内藏型数位电子计算机

世界第一台电脑「ENIAC」的开发也是在这个时期。

这些理论同时期出现,正好说明控制论是今日电脑科技、资讯科学的出发点

维纳的想法中,有点容易令人感觉到是在礼赞科技,所以在提倡之后立刻遭到诸多批判

海德格(Heidegger)根据人文主义立场的批判就是代表

但后来,经过约半个世纪,当科技长足进步,资讯环境剧烈转变的状况呈现在世人眼前,就能够了解维纳的先见之明

现在需要探讨的不是控制论的是非,而是所具有的现代性意义。

从艺术观点思考时,尤其令人深觉玩味的是虚拟实景和人工智慧(AI)的问题。

虚拟实境(注1)是1980年代开发的技术,透过触动人类的视觉、听觉、触觉等,让人工打造而成的不存在的世界,可被认知为酷似现实的情景

图片

参与实验者装置头戴式显示器、数据手套、数据服等,将身体动作回传到点电脑图学上动画的技术已经实用化,运用在虚度互动艺术中。

人工智慧则是拥有和人类相同程度智能的电脑,或是能够达成这种目的的技术体系总称

图片

现在主要根据两个方向进行研究,一是专家系统,即是透过对大量已知资讯的统计分析,建立行动原理

一是计算智能,即是让系统根据后天学习的累积提高认知能力

最新的媒体艺术引进了不少这项领域的研究成果,不过,毫无疑问的是,它的源流绝对来自控制论。

注1:虚拟实境(又称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乃是运用计算机仿真科技产生一个三度空间的虚拟世界,可以提供使用者如同真实世界中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的模拟,使用者可以和这个空间的事物进行互动,可以随自己的意志移动,并具有融入感与参与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