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华大学教授肖鹰为插图辩护:不能听任审丑过敏症

 夷陵书馆 2022-06-06 发布于重庆

老实说,我不想写这类人的稿子,为什么?因为这些人的言论,实在是污染人的眼睛。但又不能不写,为的是让更多人看到他们丑陋的嘴脸。另一位教授,义务教育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回应插图事件,洗白完插图又为曹文轩洗白,已经层层把关?。

无独有偶,早在5月27日深夜11点,清华大学教授肖鹰,公开为毒教材辩护。

为此,他写了一篇长文,题目是:《人教社教材设计,不能听任审丑过敏症》。

在文章中,他直言不讳地说:我不认为这本教材的配图“很丑”,更不认为这些图画会给小学生的学习和教育产生不良效果。在一个开放创新的时代,我们在教材设计上不能采用一种“审丑过敏症”。

作为清华大学的美学系教授,肖鹰不能说对美学不专业。然而他对美的概念,我不敢苟同,而且我认为他在混淆概念,人教版小学数学插图的问题,并不能简单是美与丑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低俗和违法。

如果设计师吴勇,仅仅是画功不行,画得丑点,最多只是批评,但不至于有这么大的批判。这套数学插图存在着丑化中国小学生的形象,倒画国旗、地图缺失、男童隐私部位暴露等诸多问题,可不仅仅只是美不美,丑不丑的问题,而是已经走在了违法的道路上。

这位美学系教授总结了这些配图有两个特点:一是采用夸张的卡通风格,二是郑重表现儿童的天真、稚气。 讲真的,全国人民都没有看出这些配图,是有儿童的天真和稚气,这位清华教授的观察力,还真是不一般。

他还指出,美丑是相对的,是变化的,不能用所谓的经典版本作为标准衡量今天的教材设计。否则,恪守陈规,何谈创新? 恁心而论,如果他最后这句话用在其他地方,我会赞成,但他用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插图一事上,简直是侮辱了创新二字。

最后两段他列出了他的观点,不赞成网友对教材插图的指责,更不赞成人教社在舆情的压力下更换插图。用他的话说,就是这些图已经很好了,没有必要为了迎合普通大众进行整改。该文发出后,收获一片骂声,截止到发稿时,这条微博已经被删除,这篇文章,依然在微信公众号展示。

湖北大学教授刘川鄂发声力挺,他说:”如果不懂绘画,最好不要急着瞎起哄,那么多专家、家长和学生,那么长时间都没看出丑化和污蔑,一有人举报,就赶紧检讨,赶紧撤稿……。美学教授肖鹰的观点请参考“。

言下之意,既表达了对网友对插图事件穷追猛打的不悦,也表达了对人教社发文整改的不满。网友说几句你就说要整改了,显得没有了风骨。

为什么这么说呢?他说了,那么多专家那么长时间没发现有丑化和污蔑。嗯,听明白了,专家没说有,就是没有。 不得不说,这个圈子还真是强大。相互声援,大有英雄惜英雄的意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