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永和周邦彦:都是北宋乐坛顶流明星,业内关注度为啥冰火两重天

 123xyz123 2022-06-06 发布于湖南

周邦彦比柳永小73岁,他们代表了北宋的两个时代。在各自的时代里,他们都是当时流行乐坛炙手可热的人物,他们填的词,歌妓争着唱,市民愿意听。

按理说,这种在民间风行的人物和作品,应该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但有意思的是,北宋的文人士大夫们好像只看到了柳永,都自动过滤了周邦彦......

在民间——都是才子词人,各自风靡一时

  •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柳永一生并不得意,五次科举,四次名落孙山,原因嘛,据说就是宋仁宗不满意他为歌女创作靡靡之音,甚至批了'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这句狠话。都被皇帝拉黑了,仕途可见无望。

虽然官场失意,但柳永还有情场。自称'奉旨填词'的柳永,一生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妓们写词作曲。

柳永又精通音律,他把当时流行的市井新声进行改制,'择声律谐美者用之',再配上浅近俚俗的歌词,立刻成了柔美动人的作品。

于是,柳永这个人和他的词,都成了歌妓们的最爱,因为一个歌妓是否当红,不仅要看色艺,还要看能否成为最新流行曲目的首唱人。

宋人的笔记就形容说:'妓者爱其(柳永)有词名,能移宫换羽;一经品题,身价十倍。妓者多以金物资给之。'(《醉翁谈录》)

柳永也不负众望,他不像其他写'艳词'的词人那样遮遮掩掩,而是大胆地根据市场需求,为流行曲调撰写浅俗歌词,比如:

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定风波》)

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忆帝京》)

时人形容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柳)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避暑录话》)

辞曲相配,锦上添花,歌妓传唱,风行民间,一名从西夏归宋的官员甚至说:'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避暑录话》)

在没有专门商业区的聚落时代,货物常常是在水井旁边买卖的,后来聚落发展为城市,有了街道和商铺,井仍然存在,甚至成为市中心,'市井'之名就是这么来的。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就是说:凡是人烟稠密的地方,就有人唱柳永的词。

要知道,这说的可是在西夏,柳永词已经传出国门了。

在市民当中,柳永的粉丝也众多。北宋有个叫刘季高的官员,有一次在公共场所谈论起柳永词,诋毁柳永低俗,旁边一老者听见了,默然而起,拿着纸笔跪在刘季高面前,直接回怼:'您认为柳词不好,那您能自己写一篇给我看看吗?'刘季高无以应答。(《宋代词学资料汇编》)

一个柳词的普通听众,因不满别人对柳词的诋毁,站出来为他辩护,这可是妥妥的'忠粉'啊。

柳永为歌妓代言,写'俗词艳曲',当然为自命清高的雅士所不容。他进士及第那年,吏部迟迟不授官,柳永就到政府投诉,宰相晏殊说:'这位才俊,是写小曲的吧?'柳永答:'就像相公您也写歌词一样。'晏殊又说:'老夫歌词里可没有'针线闲拈伴伊坐’。'(《画墁录》)

晏殊对柳永也是有偏见的,但从这事儿里我们也发现,晏殊必是听过柳永的《定风波》,而且不只一次,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才能张口就背出'针线闲拈伴伊坐',倒是反面印证了柳词的盛行。

文章图片4
  • “邦彦能文章......乐府盛行于世”

周邦彦和柳永,有三点很相似:

周邦彦也常光顾京城的秦楼楚馆,与歌妓打成一片,他和名妓李师师之间的绯闻,就是这么传出来的。据说有一次,李师师在宋徽宗面前唱了周邦彦的词,弄得宋徽宗吃醋,第二天就把周邦彦贬出了京城。

周邦彦也是音乐才子,精通音律,《宋史·文苑传》说:'邦彦好音乐,能自度曲,制乐府长短句,词韵清蔚,传于世。'宋徽宗年间,周邦彦提举'大晟府',成为官方音乐机构的官员,就是因为出众的音乐才能。

周邦彦的恋情词,或者叫'艳词',也喜欢用民间流行的俚词俗语,比如:

试说与何妨。又恐伊、寻消问息,瘦减容光。

(《意难忘》)

我爱深如你,我心在,个人心里。便相看,老却春风,莫无些欢意。

(《万里春》)

文章图片5

《新水浒》剧照——李师师

市井新声、俚词俗语,把柳永和周邦彦的词,与民间大众紧密地联系了起来。

再加上协律柔美,周邦彦的词经歌妓传唱,在民间风行。北宋哲宗年间,周邦彦曾任溧水(今属江苏)县令;八十多年后,一个叫强焕的人到溧水任职,发现当地仍流行着周邦彦的词,强焕记载:'暇日从容式燕嘉宾,歌者在上,果以公之词为首唱,夫然后知邑人爱其词,乃所以不忘其政也。'(《题周美成词》)

如果说溧水人仍喜爱周邦彦词,是因为感念他当年的政绩,那么下面两条记载,可能更有说服力——

'美成以词行,当时皆称之。'

(南宋·张端义《贵耳集》)

'邦彦能文章,妙解音律,名其堂曰顾曲,乐府盛行于世。'

(南宋·潜说友《咸淳归安志》)

南宋末年词人张炎,还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沈海娇,杭妓也。忽于京都见之,把酒相劳苦。犹能歌周清真《意难忘》《台城路》二曲,因嘱余记其事。'(《国香·序》)

时代更迭,沧海桑田,这个叫沈海娇的歌妓仍能演唱周邦彦的《意难忘》、《台城路》,张炎还特意将此事记录,确实印证了'盛行于世'、'当时皆称之'的评价。

在业内——一个备受瞩目,一个备受冷落

针对宋词的理论批评,也就是各种词评、词论,其实是到南宋才逐渐丰富起来,在北宋时还不发达。

北宋的词评、词论,主要就集中在两处:一是'苏门文人集团',即苏轼和他的弟子、门人;二是女词人李清照的文章《词论》。

而在北宋民间同样风行于世的柳、周词,在这些业内人士的词评、词论里,却是一'热'一'冷',分别明显。

文章图片7

先说说柳永词的'热'。

苏轼本人,对柳永词就给予了很大的关注。他曾说:'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微以气格为病。'(《避暑录话》)对柳永的一些'艳词'持否定态度,认为气格不高。

但这并非苏轼对柳永词的全部看法。对柳永'艳词'以外的其它词作,比如写羁旅行役的《八声甘州》,苏轼就赞不绝口,说道:'如《八声甘州》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侯鲭录》)

而且,苏轼一直把柳永当作一个对手、参照标准来看待,柳永词风靡民间的成就,让苏轼产生了想要超越的想法——

苏轼曾对幕僚发问:'我词与柳词何如?'幕僚回答:'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吹剑续录》)

在写给好友的信里,苏轼也说过:'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与鲜于子骏书》)

苏轼写词,处处以柳永词为对照,想异于他、超越他。苏轼能开创出豪放词风,可能正得益于此。

文章图片8

《苏东坡》剧照

'苏门六君子'之一的陈师道,也对柳永词发表过看法,他说:'天下咏之,遂传禁中。仁宗颇好其词,每对酒,必使侍从歌之再三。'(《后山诗话》)这仁宗皇帝因不满柳永写'靡靡之音'而断了他的仕途,可私下里,其实也喜欢柳永词呢。

北宋最有成就的论词文章,是李清照的《词论》。对于柳永词,《词论》说:'始有柳屯田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李清照肯定柳永在音律上的成就,但对'词语尘下'这点,也是不能接受的。

北宋士人对柳永词的品评,还注意到了他描写太平盛世气象的词作。比如《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将杭州的风景优美、都市繁华,描绘得淋漓尽致。

文章图片9

北宋文学家范镇这样评价《望海潮》:'仁宗四十二年太平,镇在翰苑十余载,不能出一语咏歌,乃于耆卿词见之。'(《方舆胜览》)

北宋词人黄裳也说:'予观柳氏乐章,喜其能道嘉佑中太平气象,如观杜甫诗,典雅文华,无所不有。'(《书乐章集后》)

无论是贬、是褒,总之,北宋士人对柳永词的关注度是极高的,热衷于品评。

比较之下,北宋士人对周邦彦的词,就显得过于冷落了。如今我们能看到的关于周邦彦词的品评,大多来自于南宋,在北宋能找到的,只有来自陈师道的一则评语:'美成笺奏杂著俱善,惜为词掩。'(《古今词话》)

李清照比周邦彦小27岁,肯定是知道周邦彦词风行于民间的。可是在《词论》里,李清照几乎论及了所有北宋词坛大家,独独抛却了周邦彦,只字未提。

在北宋士人那里,周邦彦'遇冷'。

找原因——“自然感发”和“思索安排”的对比

柳永和周邦彦在北宋士人那里获得的待遇,为何如此不同?叶嘉莹先生在《唐宋词名家论稿》中说的一段话,或许可以作为参考——

'在周氏(周邦彦)之前之诸作者,虽然在形式、内容、意境、风格各方面,也可能曾使词之演进产生过某些转变,然而在本质上他们却仍然都有着一点相似之处,那就是他们都以自然直接的感发之力量为作品中之主要质素。而周邦彦《清真词》的出现,特别是一些他的长调慢词,则使得词之写作在本质上有了一种转变,那就是一种以思索安排为写作之动力的新的质素的出现......而写作之质素既然有了转变,因之评赏之途径与标准遂亦不得不随之而有所转变。'

简单总结这段话,就是:周邦彦之前的词人,写词都靠'自然感发';到了周邦彦这里,变成了'思索安排'。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写作方式。

柳永的《雨霖铃》,是典型的'自然感发'。当时,柳永和恋人在长亭话别,'寒蝉凄切'、'骤雨初歇'的凄清中,船夫已在催他启程,两人只能'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上路后,一个人孤独寂寞,便又感叹'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整首词,是柳永即景生情而作,情感在送别时自然而发,没有安排、没有明确目的,只为了表现当时当刻的情绪。这样的词,不事雕琢,拥有自然美,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文章图片12

周邦彦的写作风格与此不同,他追求的恰恰是一种人工美,重视章法,也就是词的整体结构,也重视语言的锤炼。

拿他著名的《兰陵王·柳》来说,这首词三叠三换头,第一节由眼前之景引出屡屡折柳送客的往事,点名送别主题;第二节起笔宕开,追思旧游,再接上昨夜别宴场景;第三节以两个短句起头,在急促的节奏中涌出一腔哀怨,随后节奏放慢,描绘送别友人之后,自己徘徊不忍的情形,用'泪暗滴'收束全篇。

整首词,结构曲折回环、层层渲染,语言也工巧精致。比如'拂水飘绵'这四个字,明显是经过锤炼的,用来描绘柳丝随风飞舞的形态。

周邦彦《兰陵王·柳》——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所以,追求人工美的周邦彦词,在北宋士人那里不受重视、不被理解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这和他们的审美经验是不一致的。

其实,当时民间传唱周邦彦词,主要也是爱他的音乐美,未必都读懂了歌辞的文学意义。

周邦彦带来的这种写词的新趋势,对后来南宋的很多词人产生了极大影响,形成了'格律词派',这也造成了南宋词与北宋词迥然相异的品质。所以南宋时,对周邦彦词的品评和赞赏,自然多了起来。

周邦彦词在北宋士人那里'遇冷',可能也有另一个原因。周邦彦是一个有明确政治倾向的人,他赞许王安石的新政,自然和苏门文人所代表的'旧党'有了疏离和隔膜。而当时的文坛,由苏门文人掌控,不知道是不是政治上的隔膜,造成了他在士大夫中名声不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