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收藏的两本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珠算课本,封面设计古香古色

 紫霞照我 2022-06-06 发布于陕西

记得上小学时有一门珠算课,上学时会看课程表,到有珠算课时,就带着算盘来到学校。也有的同学,上学时算盘与书包一样,天天背着,同学们会在算盘的一侧用小刀刻上班级姓名,还有的贴一块写着班级姓名白胶布。


上课时,老师会在黑板上挂上一个特制的大算盘,算盘珠儿能定位,拨到哪儿不会往下滑动。老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们用算盘模仿着一步步练习。教室里会听到打算盘噼里啪啦的声音。课本内容有算盘的认识,珠算加减乘除法等。


早在上世纪初,初小高小均学珠算。我收藏两本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珠算课本,封面设计古香古色,《最新简明珠算课本》是康德三年即1936年安东诚文信书局发行,封面为一童子单腿跪地双手托举茶盘奉茶,两名老者正准备下围棋。序由杭州聚秀学堂算学教习万里鹏识。课本名称下写有附飞归,飞归是珠算中两位数除法的一种简捷的运算方法,将归除合并,作成口诀,归后不用商除,以简化运算程序。


另一本名为《最新全图小学简明珠算课本》,康德八年即是1941年奉夫德和义书局发行,封面是两名男子身穿长袍,一位老师手拿课本,再给另一名学生讲授课文。序由吴淞复旦学堂算学教习王如璋谨识。课本均为上图下文样式,第一页上面有算盘全式,学算指法图案,下面分别有大数表、小数表内容。


大数表,也就是我们学过的大数记法,这本珠算课本是按照元朝朱世杰所著《算学启蒙》中计数单位方法,依次为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后面是十亿、百亿、千亿、万亿、十万亿、百万亿、千万亿、兆、京、土亥、秭、壤、沟、涧、正、载、极、恒河沙、阿僧底、那由他、不可思议、无量数。


小数表为钱分厘毫丝忽微纤沙尘埃渺漠。还有诸物轻重表,钱钞名数表,中外数目表等,之后为珠算学习内容。


民国时期,小学算术以笔算为主,珠算为辅,小学一、二年级只教笔算,到四年级才兼教珠算,后改成在小学里学习笔算的同时学习珠算,珠算课配有专门珠算课本。


新中国成立后,小学和商业、财经专门学校都开设有珠算课程,使得珠算得到了较好的传承与发展。但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们逐渐放弃了传统的算盘。算盘作为曾经的一种计算工具,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从2001年起,珠算内容正式从小学课本中取消。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